信息时代协同教育探析

2011-08-28 08:40张娜
中小学电教 2011年6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协同家庭

☆张娜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一、信息时代的协同教育国内外发展现状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几种最重要的教育方式。而在学校教育阶段,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共同实现协调、补充和合作,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网络与通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美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已构建了支持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教育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开辟了“家校合一、以人为本”的新环境。

我国历来对学校和家庭的协同教育都非常重视,如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使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与表现,从而家长与学校可以协调、同步,对学生进行有针性的、有效的教育。另外,在社会或社区中所设的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等教育场所,这些场所开设的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采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搭建起来的家校信息互联平台,能非常方便地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信息需求,促进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社区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教育网络资源,既能为社区人员提供终生教育服务,也能为学校教师与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相互补充提高教育效果。

近十年来,国内对于协同教育的技术支撑平台也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2002年,中央电教馆“‘家校直通车’研究和应用”正式立项为“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04年4月,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协办的首届“家校互动信息化平台”应用研讨会在无锡市举行,研讨会就如何利用信息化家校互联平台提高学生成绩及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等进行了探讨。2006年开始,我国许多研究专家明确提出要将“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延伸移动数据方式,构建信息互动与协同教育资源整合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提升为协同教育的研究重点。由华南师范大学李运林教授主持、深圳阳光通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申报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研究》课题立项为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自该研究课题开展以来,许多研究者相继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该课题组设计、深圳市阳光通教育技术研究中心负责开发制作的“阳光通协同教育平台”是其中的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该平台已在“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研究”的各实验学校中应用。从2006年9月起,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湖南等省市(区)各实验学校分别依托该平台开展了各子课题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湖南怀化市怀铁二中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协同教育’课题研究”带动了怀铁二中其他课题的研究;对该校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实践影响;推动了怀铁二中办学环境的建设以及带给了怀铁二中丰富的教育教学研究经验(李占平)。基于该平台,国内其他试验学校也相继获得并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

从以上现状分析中得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仍然是一项较新的研究课题。伴随协同教育支持技术的逐渐成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育将有望成为未来信息化教育的主流。对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展开更多更全面、系统的研究,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将是我们值得展开研究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二、信息时代协同教育新理念

基于以上网络协同教育平台设计的目标、原则,功能实现及系统设计的分析,笔者总结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的教育核心理念。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教育的模式、方法、策略、理念等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而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滋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和理念,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时代的现代化教育为宗旨的。信息时代协同教育体现的新型服务理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信息技术形成教育合力,优化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

首先,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家庭或社区单方面能够胜任的,必须三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良好教育环境,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最佳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是以先进的协同教育理论为指导,为广大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立的一个功能强大、高效实用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互动、协同教育的基础技术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在新形势下和新的育人环境下,目标一致、功效显著的协同教育体系,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体系。

其次,利用这个网络新生的载体,构建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教育网络的管理模式,能使学校教育工作优化,从而促进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网络化。

第三,从事学校教育的校长与教师在设计实施一套学校教育的方案时,运用网络协同教育平台便于取得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克服来自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与干扰,加强来自家庭、社会的正面教育的配合,从而提高整体教育的质量与效果,也就是通过协同教育平台提高教育整体的质量与效果。

2.运用信息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向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陈至立同志说过,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的教育手段,“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稳步提高的重要途径。

协同教育网络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以往学校、家庭、社区三大教育系统相互割裂、缺乏配合的弊端,扫除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盲区,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孩子的知识教育、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能够得以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服务于特殊教育,解决教育难题,缩小教育不平等差距

华南师范大学李运林教授主持、深圳阳光通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申报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列表中,还明确列出以下两个子课题“特殊家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学生’的协同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以其自身独特的开放性、优越性,可以服务于传统教育不能服务的特殊教育群体,例如:解决残障家庭子女的教育困难问题、对问题学生的特殊教育和辅导、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困难问题等等。不仅覆盖了特殊性,扫除了一些教育盲区,而且还解决了教育不平等的难题,使得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特殊学习者的心理教育等问题有了初步的实行和改善的措施,逐渐缩小了教育不平等的差距,使教育公平的实现指日可待。

4.运用网络协同教育平台扩大教育范围,为终生教育服务

人的一生接受各种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胎儿至入学校前的学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家庭教育系统内,接受家庭教育,但家庭必须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大量的社会协同家庭教育;二是从进小学至大学的学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学校教育系统内,接受学校教育,但学校必须加强与家庭联系,实现家庭协同学校教育,学校还要把社会资源请进来,或者将学生带到社会中去实现社会协同学校教育;三是从学校毕业后走向社会工作的学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在社会教育系统内接收社会教育,比如大众传媒的教育和社会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等。至于社会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学校后阶段的学校协同社会教育,近年在世界范围都有飞速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知识总量迅速增长,人类知识翻一番的时间和知识老化的周期都日益缩短,因此,对学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提高学习能力扩大学习容量,缩短掌握知识的过程,必须不断地学习,离开学校后还要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所学的知识。要满足这些要求,三大教育系统必须更多地交叉渗透,采用多种形式的协同教育,使学习者利用更短时间学习更多知识,特别是使学习者在离开学校后还有机会和条件继续学习。为了开展工作后的继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渗透更多了,边界更模糊了,如近年社会组织的自学考试教育,网络学院面向全社会开办的学位教育,社会、学校单独或联合开展的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等等。总之,协同教育为人类终身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更是未来教育的新领域。

三、信息时代的协同教育网络平台的功能实现

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的新型服务理念为网络协同教育平台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网络协同教育平台设计的基本目标、运行模式以及实现功能如下:

1.平台设计的目标

南国农教授指出信息时代的成功协同教育,不能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必须实现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该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新型的协同教育模式,以服务教育为宗旨,以协同教育为主题,探索学校、家庭与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规律,促进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为终身教育开拓新的领域,以实践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平台的运行模式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是以互联网络为主,延伸移动数据业务和PSDN网络。采用WEB方式的B/S结构,可以建立支持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宽带联结的分布式服务器运行模式,在移动数据(短信) 方式上同时支持全国网关的所有GSM/GPRS/CDMA/PHS 移动终端用户。

3.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

依据平台的设计目标,该协同教育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第一,通过网站学习掌握协同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协同教育的理论、方法、策略等指导;第二,通过网站与平台,实现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及查询管理;第三,为老师、家长和学生提供课件、教学案例、多媒体素材等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互动和共建共享,整合可共享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与效果;第四,通过该平台,使家庭、学校以及社区三方面都协调同步地发挥教育合力作用,给学生们建立一个全面、健康的生态化的教育环境,打通素质教育及终身教育的优化通道;第五,利用平台还可建立学生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档案库以及孩子成长过程的档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具体的功能实现基于以下模式:

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功能模式

基于以上协同教育平台的设计目标与原则及实现的主要功能和功能模式,对该平台的系统设计可根据不同的实际对象细化并设计不同的模块单元:例如家校互联模块、家社互联模块、校社互动模块,这三大模块之下,其中又可设置学校社区模块(教师模块);家长社区模块;学生模块;爱心教育模块(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教育等)。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成功的协同教育,不能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必须实现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各种类型的协同教育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协同教育在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范围、实施终身教育中会起到重大作用,协同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必然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信息时代,基于网络平台的协同教育理念的完善和发展还需要广大研究者投入更多的研究。

[1]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5).

[2]李运林.协同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006,12.

[3][6][7]刘繁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

[4]深圳市阳光通教育技术研究中心.阳光协同教育网LOGO.http://www.edusun.cn/index.asp

[5]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9):5-7.

[8]李生兰(2003).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9]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08,(12).

[10]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 ,(3):50-53.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协同家庭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家庭“煮”夫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恋练有词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