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而不散 收放自如——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复习课

2011-10-10 00:51仲勇
中小学电教 2011年6期
关键词:学案要点作业

☆仲勇

(海安县立发中学,江苏海安 226611)

一、问题提出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减负增效,出台了一系列提高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措施,目的在于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基于这样的目标,我校信息组老师群策群力,努力尝试并探索新的信息技术各类课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接下来,笔者以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操作型复习课为例,介绍下我们的做法,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二、创意思路

我们把操作型复习课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分后,总结了如下实施模型(如图1)。

图1

三、实施程序

接下来,笔者以一节高二的信息技术操作型复习课“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为例,针对操作型复习课的各个环节要点进行简要的说明。

(一)课前铺垫,明确复习要点

所谓课前铺垫就是课前下发预习学案,让学生在课前需要明确本节内容的操作要点,并能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进行操作步骤的回忆再现,同时还要了解本节课自己的学习任务。

预习学案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明确操作要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及相关要求确立复习目标,并结合考点分布让学生分析理解复习目标,领悟操作中的重点与考点,增强自主操作过程中的针对性。

2.操作回忆再现

先让学生采取尝试回忆,来填写及分析导学案中重要操作的步骤,这样才能检测出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明确自己需要进一步复习的内容(如图2)。

图2

3.自主检测

设计相关的训练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一定要注重基础,且提供答案,通过学生的自考自批,发现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图3)。

图3

(二)课内探索,自主巩固探究

课内探究即给出本节内容完成后的效果样张,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进行下面的自主学习。作品中的任务设计要考虑严密,既要明确操作的具体任务同时也需注意要有梯度,前后任务之间要有衔接和关联,尽可能多地涉及到本节复习课的所有操作要点。操作型复习课尽可能安排在计算机室上课。

1.分组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任务的难易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力求通过组内、组间的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分组时要关注到男女生搭配比例、操作能力的高低。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感受、启发、点拨,同时解答学生的质疑。

2.实时操作帮助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对于重要操作步骤可提供演示动画,小组内和小组间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应提供及时的帮助,另外还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排头兵的作用。该过程要贯穿学生的整个操作过程之中,要让学生遇到问题就能得到实时的帮助和解决(如图4)。

图4

3.作业点评反馈

教师可鼓励各个小组推荐代表介绍他们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方法与技巧,同时有针对性地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业拿出来进行剖析,分析容易出错的原因,鼓励他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业。

4.交流归纳提升

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地归纳,同时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解题思想,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提升他们能力的目的。

本环节要尤其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体现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尽力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帮助他们理解消化课堂学习内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完成复习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再设计一些练习来促进他们对已掌握知识的消化。没有做好的学生无需做。

(三)课后提升,整理提炼表达

1.整理操作要领

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操作要领的把握和收获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要求他们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进行整理,这样可以进行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消化,也能为将来的复习迎考提供帮助(如图5)。

图5

2.互助在线答疑

可充分利用校园网的BBS平台、家校互通信息平台、短信平台等手段,学生可以把课内没有能解决的疑问发布出来,其他同学和老师均可进行在线的答疑解惑。这样就可以使短暂的45分钟课堂无限地得到了延伸(如图6)。

图6

基于以上的设计理念,在日常的复习课特别是高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前100天冲刺阶段,我们坚持运用该模式的课堂进行复习,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复习效果。

四、操作要点

基于本理念下的复习课模式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作为一线年青的信息教师,无论业务能力如何,只要能认真做好课前、课内和课后的各个环节,也能很快上手,操作要点如下。

(一)课前预习很重要

学生先通过回忆再现操作要领,再通过自主练习检测自己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情况。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行下面的学习,教师要注意及时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上课时进行重点解惑。本环节进行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下一个教学环节完成的进度,所以不能忽视。

(二)课内的探索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主体

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注意倾听和收集他们的问题,很多教师不放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认为学生把握不住课堂的重点,学生操作时才发现了一点问题就停下来进行演示和讲解,这都是课堂的大忌。实时的操作帮助对学生来说是必须的,它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分组决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尽可能熟悉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计算机操作情况,并适时地进行动态微调,以保证每个小组内都有“尖子兵”。作业的展示和交流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表演”,让学生去教育学生有时候比老师去教要容易得多,因为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和技巧他们自己更容易接受。教师要在学生总结之后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提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适当布置些额外的作业,让他们时时有事做。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只需他们熟练完成本节课的两道操作题就可以了。

(三)课后的提升也很有必要

教师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也可以帮助他们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提升。互助在线答疑还可以将45分钟之内没有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从长远的角度讲,这些手段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一个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平台。

五、效果评估

其实在试验该模式的复习课之前我们也有不少的顾虑,担心学生一旦被“放手”了,课堂会不会显得很“乱”,学生把握不住课堂的重点、难点,会不会影响整个复习的进度和最终的学业水平测试的过关率,带着这些顾虑,开始时我们只选用两个平行班进行试验,其余的十多个班依然使用传统的讲练结合法进行教学,我们渐渐发现,实验班级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高于其他平行班级,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著高于其他几个班,课堂的气氛也格外的活泼。最终的学业水平测试,这两个班的学生全部顺利通过,当然其余十多个班也仅有2名学生没有合格。

从本学年开始,我们在所有高一、高二班级全面使用该理念进行复习课的教学,经常进行组内的观摩课,及时点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一起讨论如何解决,怎么教会更好,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打磨。提前两周进行备课,讨论复习的内容,几改教案、学案,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进行争辩……令人欣慰的是,本届高二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我校所有考生顺利通过了考试,应该说,学生除了应试的能力得到提升外,其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锻炼。

本文仅从操作型复习课的角度介绍了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一般模式,事实上其它如理论型复习课、新授课、试题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环节的变换,但基本思想是不变的,一定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的课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从而达成信息技术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

猜你喜欢
学案要点作业
健康烹调的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乡愁导学案
书写要点
作业
“比例尺(一)”导学案
2015年报道要点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