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康
1.(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2011年大纲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1.答案:A。解析:B.并列词语搭配不当,应为“提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介词错误,“经过”应改为“通过”;主谓搭配不当,“80%”后应加“的患者”。D.结构混乱,应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答案:B。 解析:A.宾语残缺,“淳朴自然”后应加“的特点”。 C.“进行自我调护”与“应对失眠”搭配不当,应将“应对失眠”改为“失眠者”。D.句式杂糅,可把“应着力于”改为“在”,或者去掉“就要抓紧抓好”。
从全国两套试卷可以看出,考查病句仍采用单项选择题这一题型。要准确无误地对之作出选择,考生必须掌握辨别与认识病句的一些方法和最基本的答题技巧。把这些方法和技巧概括起来,就是“十看”:
一看相关成分能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等。例如: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通过压缩句子便可发现:“针对”与“攀升”不搭配;状语“针对”的中心语“形势”残缺。
二看句中并列成分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例如: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句中并列主语中 “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假”、“坚持”不搭配。再如:采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首情歌和少量民歌。“情歌”与“民歌”互有包容,二者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三看句中选择性判断词语,是否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例如: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谓语部分只有一面:“是根本任务”,而主语部分却说了两面:“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四看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的句子表意是否明确。例如: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否认”、“不”与反问语气构成三重否定,使意思反了。
五看代词指代句所指代的内容是否明确。例如:之华同志去世前,满心希望我能写一篇有关秋白同志文学活动的文章,就像他写《序言》一样。句中“他”是指“之华”还是指“秋白”,不明确。
六看句中的数字、倍数说明是否前后矛盾或重复,是否有歧义等。例如: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人员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至少”与“以上”矛盾。再如:这两年,不少名牌家电的价格和前几年相比,几乎下降了一倍。“下降”与“一倍”不搭配。因为“倍”仅表示增加。
七看句中判断动词“是”能否与主语或宾语搭配。例如:东端有两座石碑,一座是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一座是”与“四个大字”搭配不当。再如: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高风亮节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高风亮节”与“榜样”不搭配。
八看句中的介词或连词是否用得恰当。例如: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句中第二个介词“在”使用不当,应改为“从”。再如:几名委员因受贿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做了详细报道。 “关于”应改为“对于”或“对”。
九看分句顺序是否正确,关联词语是否恰当,分句关系是否符合逻辑。这是对复句而言的。例如:一个人有错误不加改正,如果是很小的错误,也可能会酿成大害。该句是让步关系的假设复句,“如果”应改为“即使”。再如:《围城》写了那么多的人,就是因为作者和他描写的对象长期相处,深深理解了他们的一切。句子的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
十看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例如: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老师在办公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再如:参加这次登山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途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句中“万一”与“若”重复,属赘余。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B.能算计的人大约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到痛苦的时间和深度,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
C.天上掉馅饼,不是圈套而是陷阱。面对轻易就可到手的利润,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要等到上当时才后悔。
D.成熟的智慧,在于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享受家庭、生活文化与大自然的乐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B.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之路。
C.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教育理想能否得以实现,关键就在于培养一大批有思想有探索精神的教师。
D.深化网络型基础产业的改革,必须建立起市场竞争,打破垄断,全面提高网络型基础产业的运行效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夏洛蒂·勃朗特并没有把简·爱刻画成一个美丽多情、温柔娇弱的天使,而是一个渴望自由平等、勇敢地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作斗争的女性。
B.“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优美而凄婉的传奇爱情故事,流传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很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妇孺皆知。
C.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尤其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D.新型激光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精确制导、定向爆破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许多血管瘤患者解除了“心腹之患”。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顾问王留柱介绍,河南被掳往日本的劳工有4100多人,现在仍在世的不足100多人。
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从而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研究表明,公共交通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出行方式,票价是他们是否选择这种交通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C.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订阅报纸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D.用语不妥帖,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费解。
1.D (A.缺宾语,“解决”缺宾语“问题”。 B.不合逻辑,去掉“大约”。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而是”改为“就是”。 )
2.A (B.成分残缺,“未来发展”前应加上“走向”。C.两面对一面,应在“在于”后加“能否”。 D.宾语残缺,“竞争”后应加“机制”。)
3.D (A.成分残缺,应在“而是”后添加上谓语“刻画成”。B.成分赘余,可删去“老少”。 C.“改善”与“偏见”搭配不当,可改为“改变”。)
4.A (“不足”与“多”自相矛盾。)
5.D (语序不当,应为“费解甚至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