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敬
(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书面表达占25分,(甚至在07年的山东卷作文都占到了30分),然而得分率却只有 50%略多一点,几年来都是如此。其实,高考的书面表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大约120-150个单词的书面材料”。若改用汉语表达,大概与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相当。既然要求不高,但得分率为何如此之低呢?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写作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或只作零星的写作训练,没有系统性。另外,训练次数严重不够,检查措施一点不力。根据某中学学生的调查发现,在高一时有的老师布置过一两次,有的老师一次也没布置写;在高二时,有的老师布置五、六次,有的布置十多次,但几乎都没有检查或批改,实际上大部分学生一次也没有写。由于训练的方式方法不当,忽略了写作教学的规律,特别是绝大部分老师过早地把写作题与高考“挂钩”,对行文限制过死,很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新课标指出: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技能本身,而且还可以巩固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又因为写作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所以对那些语言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写作更加适合。再说,写作时多用单独学习方式,这正好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
可以说每所学校的教务处都规定了语文教师每学期布置和批改学生作文的次数,但规定高中英语教师要布置和批改英语作文次数的学校,可能会寥寥无几了。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学生通过“说”的输出量与汉语相比,英语就少得相当可怜。因此,通过写来增加输出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学校对英语教师应当布置和必须批改的次数与质量作出硬性规定并做好督促检查就显得非常必要。
学校、教研组可以考虑办一个校级的英语报纸或刊物,专登学生英语日记、作文或作品。同时,设立校内英语新闻广播,播放学生采写的英语新闻。还可利用中西方节日开展英语征文竞赛、书信竞赛等。
根据大纲或课标对各年级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习俗和社会交际的实际需要,写出本学年或本学期的写作教学计划,包括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具体措施、每周安排(体裁、可能的内容或主题、批改方式)等,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作适当的修改或调整。
写作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学会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再到复合句;先写正确句子、逐步过渡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去写有中心的文章;由不限定时间到限定时间,由限定时间长到限定时间短,由限定字数少到多;先采取控制性写作(controlled writing)、再到引导性写作(guided writing)、最后才到自由写作(free writing),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平时多读多背那些有典型文体特征的好文章或段落。还要多背一些优美句子、谚语、俗语等,写起文章来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Where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