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武
开展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杨继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及要求,为中学语文教学开创了新的局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激发创新激情;广泛对话,启迪创新思维;深入生活,开发创新潜质;开展课题研究,展示探究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设情景 对话 生活 课题研究 创新精神
探究性学习的提出与实施,打破了几十年来课堂上学生被动服从的静态局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的教与学的框架。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可称得上是一场教与学的革命,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学生的需求,也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与实践意义。下面笔者仅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谈谈浅见。
《新课标》将“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宗旨。语文教学应彰显人性化、生活化,充分尊重人的尊严、人的生命感悟、人的个性需求、人的精神追求,在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中尽可能地扩展人性的基本生存空间。语文学科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是“问题”,教师可通过问题情景创设实现人文教育“随风潜入心,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对培养学生情感,发展想象,启迪创新思维,开发创新能力有独特的好处。
语文学科的问题情景侧重于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感悟,问题情景创设方式具体可分为:课前情景导入;课中激情点染;课后情景回味。
一堂课开始前,教师创设丰富的问题情景,可以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亲切的气氛,使学生身心处于愉悦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如:学习《李逵负荆》一课,我用清代金圣叹的评《水浒》语“一百单八人,人人有其气质,人人有其性情,人人有其形状,人人有其声口”作为问题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再如: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时,我以凤姐的“柔性”与“刚性”为突破口设问,又适时用“红楼十二曲”中的《聪明泪》激趣,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兴趣,通过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就是在不断的认知冲突中才会激发创新思维,产生求知的不竭动力,从而走向文学的殿堂。又如: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可组织学生搜集《祖国颂》、《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等歌唱祖国的歌曲,以“祖国在我心中”为话题组织漫谈讨论课,学生激情昂扬的语言和眼角时时闪现的泪花令人感动,彰显了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
语文学科虽不同于数理学科通过推理、实验、观察、验证、演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学家朱绍禹先生指出:“语文科是语文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要在语文教学中发展思维,增强观察事物的敏感性,增进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源于“对话探究”。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教学中的“对话探究”,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建构“意义”的过程。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对话与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争论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语文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还要有意识加强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如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可指定学生轮流板书每课的预习提纲,每个学生自编预习笔记,形式、内容、容量不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为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可组织课堂辩论,写学习后记等。再如,学生喜欢看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笔者就将课堂教学引入对这个连续剧的评论,学生可以从对历史材料的处理方面来思考,也可以从语言和情节等方面来审视,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中去拓展思维空间。“武则天”与“太平公主”两个人物中透出来的“权欲”与“亲情”的矛盾,“薛绍”与“张易之”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的看法等等。对于这样的“话题”,要精心比较、选择,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的丰富程度来确定自己的思维角度,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当中要有大胆的想像和敢于质疑的精神。“话题”虽是“历史”的,而学生的思维却是现实的。学生完全可以用今天的观念去审视剧中的“历史人物”,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把语文教学的小课堂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大课堂。
新课程体现了教材的生活化、学习的个性化、知识的趣味化。新课程汲取民族文化的滋养,放眼世界文明的深厚积淀,增强课程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为此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能在生活和其它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语文探究性学习效果的检验体现在 “语文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上,学生身上蕴藏着无穷的创新潜质,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参与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和练习,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大胆创造,开发创新潜质,增长才干。如学习对偶及运用时,利用寒假组织学生搜集春联、行业联,在生活中体会运用对偶修辞。学习唐宋诗词,则可利用“古诗新唱”的形式,组织学生听、学唱古诗词,讲中唱,唱中学,从中领悟唐风宋韵的精妙。如品味《虞美人》的如海愁怨,感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旷达豪迈,畅想《满江红》金戈铁马的英雄气度。在语言运用及表达训练中,可以尝试运用情景创设法在典型的语言环境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如组织学生为学校教室、图书馆、餐厅、运动场草拟文明警示语,在学校运动会、文艺比赛、校庆中为校报、校园之声投稿。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学习必然会受到影视文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鉴于此,老师可安排学生观看优秀影视剧并写出剧评,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能力。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开放式、综合性的大语文。包括课内的、课外的和自我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
课内的主要是文本:课本、名诗、名著等。其实课内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可以研究一篇文章,可以研究一本文学文化名著,可以研究一个作家,可以研究一种文学流派,可以研究一种语言现象等等,当然也可以研究语文高考卷涉及的种种语言现象、阅读规律。如:(1)文言文虚词研究;(2)宋朝豪放派词风的研讨;(3)苏轼生平事迹研究;(4)《三国》人物性格探析;(5)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6)《史记》人物列传研究等。
课外的主要是社会:可以是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社会,比如通过收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认识社会,寻找研究社会某一现象的切入口和线索。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直接了解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的种种现象。如:(1)交际中的语言艺术;(2)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3)广告语的修辞分析;(4)民俗文化研究;(5)家乡的美丽传说等。
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只要师生打破固有的角色意识,平等和谐对话,自主合作探究,关注提升生活。不断求新求活,语文探究性学习之花必将芬芳四溢,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如雨后春韭潜滋暗长。
宁夏平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