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2011-08-15 00:49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李继宏
中国商论 2011年20期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广西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李继宏

1 问题的提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我国沿海西南端,主要包括广西的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区、市)协作等多个区域合作的交会点,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通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该规划指出,要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发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但是,总体而言,广西属于后发地区,与经济发达省区相比,仍然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偏低、产业集聚度不高、经济要素分散等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并对广西经济的发展起引领作用,必须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的机遇,大力发展聚集经济。

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1 新经济地理学

20世纪90年代,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主要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一些区域能够吸引更大份额的经济活动,这就是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模型是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这一模型主要解释了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交互作用是如何导致制造业集中于外部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地区中的发达地区。

2.2 “中心—外围”模型的假设条件

克鲁格曼假设:在一个经济体中存在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存在两个部门,一个是具有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特征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具有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特征的制造业部门。农业部门以农民劳动作为惟一投入,生产同质产品,农民因工资相同而表现出不具有流动性,并且在两个区域均匀分布;制造业以工人劳动作为惟一投入,生产差异化产品,并且工人因两个地区制造业工资的名义值和实际值存在差异而表现出从低工资区域向高工资区域的自由流动性。农业产品的运输没有成本,制造业产品的运输成本则遵循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即假设商品在运输途中会逐渐“融化”,运输成本用“融化”掉的部分来表示。

2.3 “中心—外围”模型的内容

在模型的初始状态,由于两个地区之间运输成本很高、两个地区规模经济相对微弱、制造业商品占有市场份额还比较低,各自的生产均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使得产业的地理集聚受阻。当两个地区之间的运输成本降低到中间水平时,企业将在某一地区形成集聚。因为运输成本处于中间水平的时候,成本前向关联效应和需求后向关联效应最强,由于历史偶然因素使得某一地区的制造业具有初步优势,则这一地区制造业份额越大,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能吸引到的制造业工人越多,从而促使该地区的市场容量进一步变大,由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进入,使得这一地区的制造业优势逐渐扩大成为“中心”。最终通过累积循环机制,制造业由原来的均匀分布逐渐演变成“中心—外围”的产业布局。

3 新经济地理学对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从对新经济地理学有关理论的分析中可以知道,要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的发展,必须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降低物流成本,以产业的集聚促进资本和人口的集聚,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

3.1 充分利用历史偶然因素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某些历史偶然因素会使得某一地区的制造业具有初步优势。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而言,它具备了开展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独特区位优势。在深化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定期在南宁召开、泛珠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为广西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平台。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被国务院批准后,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基地、金桂林大型林浆纸一体化等重大项目落户先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城市,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和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先后获得批准设立。这些有利的历史因素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广西需要紧抓历史机遇,以中国—— 东盟自贸区建成为契机,广泛宣传和落实双边贸易、投资等协议,增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力促进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优势资源逐步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城市集聚,推动广西经济建设快速稳步发展。

3.2 大力降低物流成本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观点,制造业产品在区域间存在“冰山”运输成本,即物流成本。这些运输成本不仅包括地区间运输产品的实际花费,还包括所有与远程交易相关的信息、沟通、监测和关税等成本。克鲁格曼特别重视物流成本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认为物流成本足够低是形成某一地区足够集聚力的必要条件之一。物流成本的变化决定了地区吸引企业进入的分散力和集聚力的相对强弱,从而影响了跨国企业是否会进入该地区。从长期来看,物流条件的改善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是有利的。因此应加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逐步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从而增强投资吸引力,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一是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着力培育物流业市场主体,开展国际区际物流服务。二是加快建设北海、钦州、防城港、东兴和凭祥五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三是扩大物流业的对外开放,逐步建立物流协调和合作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前来广西落户。四是加强与东盟各国及泛珠三角人才交流与合作,重点培养和引进具有战略眼光、熟悉国际物流业务的高级复合人才。五是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物流技术进步,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

3.3 促进产业集聚

克鲁格曼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可能有某种优势,它对另一地区的特定厂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导致这些厂商生产区位的改变。一旦某个区位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那么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产业集聚使得区域制造业份额上升,从而加快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东盟山水相连,按照克鲁格曼的观点,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这种区位优势将更有利于吸引企业进入,从而为区域的产业集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应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积极促进相关产业向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城市集聚,逐步形成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模式,使广西逐步成长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核心经济带。

3.4 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型企业进驻

收益递增和运输成本是形成产业集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中心—外围”模型引入了产生聚集效应的机制:中间产品投入和劳动力流动。从中间产品投入方面看,一种产业若长期集聚在某个区域,吸引有影响力的公司的进入,那么中间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强,原先为这些有影响力的公司提供特定投入和专业化服务的供应商为了维持其供货关系,也会跟随进入,并使该区域逐渐成为地区的生产中心。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作用,这种生产中心规模越来越大,就会吸引更多有效率的供应商。大企业的进驻给区域带来的需求后向关联效应和成本前向关联效应等多重效用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产业聚集的产生。同时,大企业由于追求长期收益而更致力于培养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必须注重引进一批在行业有重大影响力的大企业进驻,着力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其他知名公司的合作,吸纳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在具体的招商引资策略上,一是扩大与港澳台等传统外资来源地的投资合作,扩大引资规模。二是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强化对新马泰和印尼等东盟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招商力度。三是深化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区域国家投资合作。四是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资本实力雄厚的欧美企业的投资。五是积极融入泛珠合作,扩大国内招商力度,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导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内外资转移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要城市。

3.5 加强人口集聚

新经济地理模型重视劳动力的流动对聚集效应的影响,除了中间产品的投入以外,还将劳动力流动引入到产生聚集效应的机制之中。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不仅为产业集中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带来对当地产品的需求,扩大了市场;扩大了的市场又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生产者,可以生产出更多品种的产品。如我国中西部剩余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流动既削弱了东部地区对劳动要素市场的竞争压力,又扩大了东部地区消费市场,从而使产业进一步在东部地区集聚。一般情况下,人均收入越高,区域市场规模越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人口越多的区域,制造业产品市场就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转移,形成人口的集聚,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进一步促进产业的集聚。

4 结语

新经济地理学对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分析中,我们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广西属于后发地区,但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给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只有紧紧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产业和资源向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北部湾主要城市集聚,促进聚集经济的发展,才能更有效地对广西经济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1]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

[2]宋德勇,张文斌.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关爱萍.新经济地理学极其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

[4]郑长德.新经济地理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

[5]王咏丽.物流成本影响跨国企业选址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J].物流技术,2009,(28).

[6]熊远光,张莉莉.新经济地理理论下的工业发展路径分析——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14).

猜你喜欢
北部湾经济区广西
广西贵港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