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2011-08-15 00:49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所满岩
中国商论 2011年20期
关键词:中韩关系中韩韩国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所 满岩

2008年中韩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令中韩两国的关系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再加上2010年是韩国“中国访问年”,人们有理由相信中韩关系将在2010年将一如既往地向前发展。然而,2010年3月26日发生的“天安舰事件”给近年来颇为顺畅的中韩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2010年,中韩关系呈现出了“政冷经热”的现象。

1 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

韩国“天安”号沉没事件发生之后,随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访华、安理会有关制裁朝鲜的外交战、韩国要求美国航母进入黄海和韩美联合军演等事件,致使2008年初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中韩关系陷入最尴尬的境地。尽管两国官方没有取消过什么政治日程,也没有发生过公开舌战,但是政府间的沉默僵持却相当令人忧虑。

李明博政府似乎认为,中国政府的不满反而有利于韩国推行亲美政策,有利于顺理成章地促成韩美日三国军事合作。也就是说,这验证了李明博政府强化韩美同盟必要性的主张。天安舰事件的直接后果是韩美同盟的进一步巩固以及韩美军演的持续不断进行。由于韩美军演的升级,更由于美军航母进入毗邻中国的黄海海域,中国的抗议与军演的步伐不断加大,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地区时刻笼罩着战争的阴云,朝韩关系和中美关系、中韩关系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2010年11月22日,发生在西海争议海域的朝韩炮战,终于让双方撕破脸皮,大打出手。

在天安舰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中韩双方都没有将对方视为足以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从本质上说,“天安”号事件凸显了中韩之间缺乏战略互信,也缺乏构筑战略互信的机制。韩国没能理解中国的安全关切和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苦心,进而自身的立场和伸张也未能获得对方的理解。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或迈向战略合作伙伴的中韩两国,未能进行充分的事前沟通,自然也就缺乏事前的战略协调,导致双方碰头而没有退路,进而需要艰苦地收拾事后的残局。 而韩国主流媒体也不担心中韩政治关系变冷,倒是担心它会波及中韩贸易,进一步说是担心韩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遇挫,忧虑中国人可能抵制韩国货。

中韩关系毕竟不同于中日关系,即便发生如此重大的政治纠葛,双方依然还是表现出明显的克制态度。“天安”舰事件发生之后,两国政府领导人依然在各种场合频频出现,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2010年4月,韩国总统李明博赴华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并与胡锦涛主席进行坦诚友好的交谈。2010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济州岛举行的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访韩期间,温总理同李明博总统举行会谈,会见韩国国会议长金炯旿、总理郑云灿,并与韩国经济界人士举行座谈。2010年6月,胡锦涛主席在加拿大多伦多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会见韩国总统李明博。2010年11月G20首尔峰会期间,韩国总统李明博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25分钟的会谈。通过一系列的高层会议,双方明确表示要继续推进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 经济贸易持续升温

如果用荆棘密布来形容中韩政治关系的话,那么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可谓一马平川。据韩国《中央日报》2010年12月27日消息,“天安舰事件”和“朝韩炮击事件”使中韩两国关系一度恶化,但根据最近中国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韩两国的贸易规模首次突破了2000亿美元。

中韩建交后,中韩双边贸易额以年均25%的速度迅猛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从进出口总额来说,2008年达到1861亿美元,2009年为1562亿美元(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10年前6个月,双方的进出口总额为979亿美元,增长44%,预计全年将突破1900亿美元。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与此同时,中国也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来自中国海关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韩累计对华投资项目50477个,实际投资金额达446.1亿美元。专家们就指出,“据了解,中韩两国1992年建交,2008年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贸易、投资、能源、物流、金融等方面已经并将进一步展开更为积极的合作。18年间,中韩双边贸易额的年均增速达到了近30%,这是世界贸易史上不多见的速度。”

2010年对于韩国经济复苏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韩国驻华大使馆相关人员表示:“如果中国将通过香港进口的原产地是韩国的物品也进行统计,就会比韩国方面统计的结果多出100亿美元。韩国方面的统计也显示明年上半期就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所以韩中两国贸易的急速增长是不可否认的。”另外,韩国外交界消息灵通人士指出:“韩国对外出口中,中国占的比重超过了25%(2009年基准),因此今后应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培育在外交安保上的战略性信赖。”据韩国《朝鲜日报》11月23日报道,韩国产业研究院(KIET)22日发表题为《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趋势和启示》的报告指出,2010年上半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04万亿韩元(约4500亿美元),比2008年上半年增长4.2%,增长部分中的52%缘于对中国的净出口(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增长。受中国家电、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拉动,韩国现代起亚汽车2009年在华销量达81万辆,在外国汽车厂商排名中跃居第二位。三星、LG等家电企业的赢利也受到明显拉动。这一系列数据,表明韩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优异,同时也证明韩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正在不断增加,中国的经济崛起为韩国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引擎。

此外,中国赴韩国游客的不断增长也带动了韩国商贸与旅游等产业的强劲增长。韩国观光公社9月28日表示,截至8月底的入境中国人达到126万人次,同比增长44.6%,按照这一趋势,2010年中国赴韩游客将突破200万人次。据韩联社11月22日报道,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当天表示,该机构针对向中国顾客销售旅游商品的296家旅游厂商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9.7%的受访厂商认为中国游客比其他国家游客出手阔气,中国在韩国经济复苏过程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不能由此得出韩国依赖中国而中国可以不需要韩国的结论。从经贸关系的互惠互利性来说,中韩经贸关系的快速增长,不仅符合韩国的利益,同时也符合中国的利益,适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中韩两国之所以在经贸领域发展迅速,根本的原因在于两国都秉持着“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韩国可以从中国得到亟需的廉价劳动力、原料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也可以从韩国获得大量的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双边经贸合作稳步、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有理由相信,由于经济的互补性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即便受到政治变局与民间情绪的困扰,但中韩之间的经贸关系依然将长期稳步地发展。

3 提升中韩经贸合作关系必须要增强政治互信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是惟一保持以美国为主导的一方,是坚持冷战思维和强化军事同盟体系的地区,也是潜藏着重大危机的地区。在这种不正常的地区安全结构中,中国与韩国的友好合作无疑是一股暖流和积极的因素,成为东北亚地区两支重要的和平力量。在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和反对日本右翼势力复活军国主义的图谋方面,中韩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责任和使命。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定,政治、经济合作全面发展。不久前,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韩国,双方进一步加深信任,扩展合作领域。相信今后中韩两国会更有成效地合作,成为东北亚安全稳定的积极力量。

然而近期中韩之间的政治摩擦不断,最重要的原因是双方对“战略合作”的理解有所不同,双方都希望半岛无核化,有共同利益切合点。但这是一个长期深入的工作过程,由于美国没履行承诺和采取的双重标准,使半岛无核化不断产生反复。而韩国更看重半岛无核化问题的短期效应,期望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我国更着重于东北亚地区的长期稳定与共同发展。因此使相互信任方面产生了很多误解。需要深入的交流才能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中韩政治关系的波谲云诡提醒着我们必须注意:(1)中韩双方增进友好、深化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符合中韩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是中韩关系的主流。(2)由于历史、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原因,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相当脆弱,双方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信任,两国互信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两国都需秉持着“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3)中韩之间的政治摩擦不断,最重要的原因是双方对“战略合作”的理解有所不同,韩国更看重半岛无核化问题并期望中国发挥相应的作用,而中国更着重于东北亚地区的长期稳定与共同发展,韩国关注的是短期利益,而中国的眼光无疑更长远更具深意,“英雄豪阔宽宏量”,期望韩国能够理性冷静地分析判断中国的“善意”。

4 提升中韩战略伙伴关系要增强新型战略产业的经济合作

中韩经济合作正从互补关系逐步走向竞争关系,面对后危机时期,中韩经济未来的合作方向将转为新兴战略产业,包括低碳产业、新能源以及汽车产业等。未来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中韩合作的方向将直指新一代产业,像在原材料、汽车,新材料产业方面,都可以探索一些有益的合作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汇储备不断积累,以及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中国一部分产业尤其是低端产业必然面临往外转出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韩之间在金融业和服务业上的合作也会进一步加强。从这些层面来看,中韩两国合作的空间会很大,可以探讨的问题也会很多。

特别要加强在开发和生产风能、生物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方面的科技和商业合作。中韩两国在发展这些替代能源的技术合作领域有着共同的诉求和互补的合作基础,通过合作可将各自的优势集中发挥。由于中韩两国在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能源技术运用方面已经各自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可从这些具体产业合作上起步。2008年首次“中韩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技合作论坛”达成了六点共识:(1)合作遵循互惠互利、保护知识产权、整合资源和技术创新等原则;(2)建议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作为中日韩政府间科技合作的优先领域,呼吁政府为相关领域的合作创建基础条件;(3)给予优惠政策,推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的科技合作,鼓励建立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基地;(4)两国要联合推动产学研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上的合作;(5)持续关注能源问题,开展包括论坛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集中展示该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6)推进两国间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人士和政府官员间的互访和交流。这六点共识应当落到实处。另外,还应通过接受培训、派遣专家、支持技术开发等手段,在地区范围内大力普及煤炭的清洁利用、生产和安全技术。

[1]詹德斌.谨防中韩重蹈政冷经热覆辙[EB/OL].南方网,2010-08-26.

[2]中韩“政冷经热”两国贸易额首破2千亿美元[EB/OL].环球网,2010-12-27.

[3]朝鲜日报盘点2010:中韩关系的新挑战与新机遇[EB/OL].联合早报网,2010-12-13.

[4]李际均.中韩合作与东北亚安全[R].东北亚安全形势与中韩研讨会报告,2007,4.

猜你喜欢
中韩关系中韩韩国
中韩30年 新挑战与新机遇——第十届中国论坛侧记
中韩关系,行稳致远——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及《金桥》创刊20周年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2022,愿中韩关系“虎虎生威”——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金敬翰新年贺词
中韩关系,行稳而致远
中韩关系: 能否迎来“第二个春天”?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郑东燕(韩国)作品选登
2019中韩著名教授陶瓷双人展宁钢(中国)作品选登
中韩因“脱北者”隔空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