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2011-08-15 00:49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常永翔
中国商论 2011年20期
关键词:云台山山西区域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 常永翔

区域旅游合作是目前旅游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现象。就国内而言,一般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合作,主要基于旅游业是一项联动效应明显的产业,以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目标,众多经济区域把旅游业作为地区的主要发展产业,实行联合开发线路,联合营销,统一管理,实现合作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地区间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扩大影响,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尽管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数量可观,也不乏亮点,但仍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失,从而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良性发展,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看法。

1 区域旅游合作的几个基本问题

1.1 区域旅游合作的范围

区域旅游合作既包括区域内的旅游合作,也包括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区域内旅游合作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照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旅游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往往打破行政区域),实行联合营销,统一管理,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这种以地缘为载体,产品为纽带,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互补性强,加强区域合作,可形成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大发展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送、利益共赢的目标。

1.2 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

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是指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体或事物的主要部分。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主体,企业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二主体,这是因为区域旅游合作往往需要打破行政盘藩篱,克服体制障碍,所以第一主体必须是政府,只有政府才有权力逾越行政界限。企业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二主体,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最重要的主体,企业合作往往基于某种利益考虑,是市场主导开发的新模式,通过市场整合资源,促进旅游区域联协合作,以寻求产业效益最大化。

1.3 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途径和模式

1.3.1 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区域旅游合作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理论界一般有如下观点:其一,区域共生效益、互补效益、整体效益是构成区域旅游合作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二,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提高区域整体实力,实现全局共赢,资源共享,也可获得成本优势,同时形成市场互换,保证较为稳定的客源,这对于提高区域抗风险能力,营造大旅游空间,也可克服某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散,按行政区域组成形成的不经济、不现实,以至线路时间太长影响客流;其三,区域旅游合作可打破传统旅游企业小弱散差的格局,作大、作强、作实,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增强区域的旅游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2 途径和模式

区域旅游合作应在开发共享资源的基础上,有机整合区域产业链,实现区域内部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旅游,政府之间、企业之间和民间团体之间合作渠道及多方位合作,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共享、旅游环境改善、旅游设施投资、包价旅游线路联营、旅游产品的联合营销、旅游商品的共同开发和旅游区域的统一管理等。从企业方面讲要提高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必须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纵向区域旅游集团;或者横向一体化的旅游企业集团,以资源整合为龙头,打造旅游产业板块,整合旅游企业生产力,克服小、弱、散、差的弊端。

1.4 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区域旅游合作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搭便车现象等,都会使合作结果不如人所愿,即不总是1+1>2,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1)区域旅游合作主体力量上不均衡导致利益分配上的不均衡,影响了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即如果参与主体一方的旅游业发展强于另一方,势必造成弱势参与者的不利,表现为客源流向集中于强势区域,形成事实上的利益不均,影响双方合作。

(2)政府对涉及区域旅游合作的自然倾向于保护自身利益,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等原因,其决策也可能出现失误,在判断区域旅游合作的利弊得失方面,往往过分关注本地旅游综合收入与旅游企业直接利益,对合作所产生的间接收益重视不够。

(3)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机制来配置相关资源和要素,导致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经济的长期发展,加之旅游业自身的综合性、敏感性和脆弱性,就更加使得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协调、不适应。

2 山西旅游区域合作的得与失

根据上述旅游区域合作的几个基本问题,山西针对自身实际情况,由政府牵头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山西区域旅游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山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省份之一,山西有着特殊的地形,四山锁闭,素有表里河山之称,境内众多的大山又将山西自然分成几个不同的区域,使得山西旅游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又由于高山阻隔、交通影响使山西省内资源很难形成一条线路,一个产品系列,这种基于地缘的差异又使山西各地文化产生了巨大差异,造成晋文化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中部的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又是从北部边疆通过我国中原腹地的天然“走廊”,这又使晋文化自古就是一个天然的开放系统,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山西自古以来就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以华夏文化为本,多元融会、渗透、凝结而逐渐形成一个文化系统,呈现出融合中的创新、厚重中的质朴和继承中的保守。旅游以文化为魂,自然旅游也就形成了三大文化品牌,即晋北古建宗教文化、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晋南的黄河根祖文化。近年来,山西旅游开发逐渐转化山水等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出现了大批诸如历山、五老峰、太行山大峡谷、凤凰欢乐谷等景区,以及沿黄河进行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呈现多样化格局,在原有三大品牌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太行山水、黄河文明、红色精典游等。加之近几年山西开始注重产品营销,推出“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的整体形象口号,2009年针对“生态旅游年”又提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主题口号,山西省旅游收入取得了较快增长,然而,只要深入研究一下山西的产品就会发现,其实常规线路也就是五台山、大同、平遥、乔家大院,只是不同组合而已,地域上仅仅包括了晋北、晋中部分地区而已。绝大多数文化厚重,资源独特的景点由于地理位置而进入不了游客的视野。山西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遗存为什么不能被游客全部接受呢?道理很简单,景点分散。因此,山西旅游要想真正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过渡,必须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与周边有地缘关系的地区进行区域旅游合作,进行联合开发,联合营销。

2.2 山西区域旅游合作实行政府主导,效果显著

2008年2月28日,在北京召开“9+10”区域旅游合作会议上,梁滨副省长代表山西作了“大旅游”推进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发言,他认为只有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整合旅游资源,实施高品质的旅游区域合作,才能取得共同发展。他强调,政府是京晋旅游合作的主导,是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力量,旅游资源的共享与开发,旅游交通建设,旅游市场促销,旅游信息服务,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都需政府牵头。只有政府主导,才能实现区域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京晋旅游合作的领域涉及旅游规划、共同开发市场和旅游保障等方面。京晋两省市各自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一个旅游协同发展规划,把两省市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融在一起共同开发,统一形成协调发展政策,建立共同的旅游发展项目库。在此规划为纲的前提下,打造无政策障碍、无市场障碍、无交通障碍、无服务障碍的无障碍旅游区。

2008年,山西紧抓奥运旅游契机,提出“奥运北京,大运山西”“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确立了“服务奥运,支持北京,发展自己”的指导思想,与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及华东主要客源市场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区域协作,收到了好的经济效果。

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全国旅游出现了大幅度滑波,三大市场低迷,特别是入境市场尤其明显。山西积极应对金融风暴,全力发展国内旅游,继续开发后奥运旅游市场,全力实施京晋旅游合作协定中的各个项目,加强与北京旅行商、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的合作,抓住京晋高速铁路开通的有利时机,与京、津、冀建立四省市长远合作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统一旅游形象、统一营销,共同启动专项旅游产品,共同向国内外市场宣传推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泉互动,合作共进;借助上海世博平台,把握先机,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合作中作用,与上海密切合作,再度炒热长三角客源市场;省内推出“山西人游山西”为主题的省内旅游活动,加强山西与周边省份区域经济合作,如打破地域界限,大搞流通区域联合,实施资源共享,加强旅游合作,共同打响“黄河金三角”旅游品牌,晋、陕、豫三省的运城、临汾、渭南、三门峡四地旅游局经过协商,一致决定利用四地市地域相连,条件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近的优势,在四地共同推出黄河金三角旅游“一证游”。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2.3 山西区域旅游合作还需解放思想,促进联合开发

山西旅游区域合作不仅仅要解决联合营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无障碍旅游问题,更要针对山西周边省份由于地缘关系形成共有景区的联合开发问题,如黄河壶口瀑布(山西和陕西)、五台山(山西和河北)、太行山峡谷(山西和河南)等等,以河南云台山为例:云台山是近几年河南省焦作市政府精心打造的优秀风景名胜区。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而山西陵川和河南修武有48公里长的边界线,其中大部分以河为界,这条河就是老潭沟河,河中心为两县也即两省的分界线,老潭沟河一分为二,分属晋豫两地。其中,因有314米高的落差,而称为全国第一高的云台山大瀑布“云台天瀑”,实际上是老潭沟河身的一部分,云台山景区最精华的景点有老潭沟(泉瀑峡)、小寨沟(潭瀑峡)、血红沟(红石峡、温盘峪),其中老潭沟属两地共有,血红沟和小寨沟则全部在山西境内,事实上,这座名满天下的云台山其精华景点中的一大半在山西陵川县境内,也就是说,云台山的主脉在山西陵川县境内,人文、历史传说及太行山的雄、奇、险大部分留在了山西,但山西没有好好开发利用,结果“龙头”没有摆起来,“龙尾”却先摆起来了。为此,两省就云台山部分区域的管辖权提出异议,最后国家勘界办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肯定了山西对有争议面积的合法行政权,但也要求保持云台山风景区规划、建设、管理现状,维护云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完整性,景区内的一切开发行为要服从云台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名胜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陵川人在景区内的饭店被迫关门。如此,两省何不联合开发,共同受益?

可见,区域旅游合作不仅仅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更主要是观念问题。必须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域封锁,实行更广泛的经济合作。

区域旅游合作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合作意向多,整合实践少、政府主导多,企业参与少、浅层合作多,深度合作少等问题,这就需政府企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障大区域旅游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区域整合,线路整合和品牌整合等,共同推动国家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1]山西省旅游局.导游基础知识[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9).

[2]梁滨.“大旅游”推动山西旅游产业发展[R].“9+10”区域旅游合作会议,2010-12-6.

猜你喜欢
云台山山西区域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登云台山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河南云台山景区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
分割区域
山西叹五更
云台山景区公路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及落石运动轨迹研究
区域发展篇
云台山旅游区内乡村聚落演变过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