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的功能探析

2011-08-15 00:51徐愫芬
枣庄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校训师生

徐愫芬

(枣庄学院 教务处,山东 枣庄 277160)

校训作为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本身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学校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决定了大学校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

一、大学校训对于大学自身的功能

(一)教育激励功能

大学校训能够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塑造师生的人格和品质。校训往往设置在学校最为醒目的地方,使每一个师生经常性的看到它,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脉冲,对师生优良品格、高尚情操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训如同“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师生的心田,陶冶他们的心灵,久而久之,逐渐受其感染,慢慢内化为师生内在的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自觉地衡量自己的行为,依据这一价值尺度来及时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这便是大学校训的教育功能。

(二)规范约束功能

大学校训的规范约束功能,主要是指大学校训对学校每个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它以精神导向的方式,将学校师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表现规范到社会和学校所期望的方面来,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约束效应。大学校训的规范约束功能,不同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它不带有强制性,是一种软约束。大学校训中包涵的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等经过时间的洗礼,使学校师生产生心理共鸣,成为约定俗成的评价是非曲直、真假美丑、调节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标准。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以“职责、荣誉、国家”作为校训,使广大学员从进入军校的第一天起就必须明白和铭记这六个字的深刻涵义:必须履行作为军人的职责,必须为国家争取荣誉,维护国家的利益。

(三)凝聚团结功能

大学校训的的凝聚团结功能,是指优秀的大学校训具有很大的感染作用,本身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自身就是一个号角,促使全校师生员工认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其包涵的价值观被该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之后,校训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个方面把全校师生员工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广大师生员工同心协力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进。优秀的大学校训可以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力量团结在一起,激发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奋发进取的情感,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和意识到自己在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是主体,在文化素质提高的过程中也是主体,并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宣传导向功能

优秀的大学校训能够展示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传统,是大学展示给社会和历史的一张“文化名片”,起到树立形象的

二、大学校训对于社会的功能

大学作为社会思想文化的堡垒,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社会的风气或道德价值取向。梅贻琦曾经指出:“大学俨然为一方教化之重镇,……一地之有一大学,犹一校之有教师也,学生以教师为表率,地方则以学府为表率,……始而为学校环境以内少数人之所独有者,终将为一地方所共有,而成为一种风气。”[1](P77~78)

(一)辐射功能

大学是传播精神文化的场所,其文化层次和“品位”较周围地区一般相对要高,学校坐落于一定区域之内,“学校文化场”会对“周围文化场”形成一定的辐射。这种作用一方面通过学校整体的文化影响力表现出来,大学校训作为校园文化鲜明的一部分能够以居高临下之势,使历史的文化和现实的文化展现在校园内外,展现在整个社会大文化系统的敏感部位,以及那些直接或间接地与大学发生关联的组织或个体面前,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和教育每个有意无意地参与或关心校园文化建设的群体或个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表现出来。高等学校是大学生高度集中而且流动性很大的文化场所,大学校训不仅对大学生个体自身素质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他们会把校训所包涵的精神、价值取向、理念等带到自己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场合。也就是说,吸收了校训精神的大学生必然会通过自己的言行自觉或潜意识地把这种优秀的校训精神传播于社会,从而使大学校训体现出对社会的辐射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概括了北京师范大学对全体师生的期望和要求,集中地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理想,同时,由于它恰当地表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教师教育理念,因此也成为新时期中国教师教育普遍追求的目标。

(二)引领功能

大学精神实质上是一种人文和科学精神,是对人类未来崇高理想的价值追求。当前,大学已经日益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策源地,简练深邃的大学校训为倡导这种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向人们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如主体意识、竞争观念、法制观念、效益观念等,这些是反映时代要求的新观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重实惠轻奉献、重功利轻名节、只关心“个人利益”而漠视社会公益等,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的现实价值总是多元的,而且具有短期性、易变性等特点,但大学的价值观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具有摆脱短期功利狭隘性的特质。因此,它可以借助于大学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制衡社会负价值的影响,担当引导主流价值的形成和推广的责任。大学校训是大学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的集中表述,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年轻一代成长发展的期望,通过对学校师生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周边社区的辐射作用,将先进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推广到社会,从而充实和丰富社会文化,引领社会进步。

[1]梅贻琦.大学一解[A].杨东平编.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2]施达轩.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师范大学校训精神[N].光明日报,2005-05-24.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校训师生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关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