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任务驱动”提高实习效果

2011-08-15 00:44江苏陶呈君
职业技术 2011年1期
关键词:万用表任务驱动驱动

江苏 陶呈君

运用“任务驱动”提高实习效果

江苏 陶呈君

《电工技能与训练》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及综合实践等多方面能力。

任务驱动;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创新;小组合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电工技能与训练》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重要专业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任务驱动”很适合《电工技能与训练》教学和训练,教师将部分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相关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符合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分析、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归纳和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及综合实践等多方面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1.变内容为“任务”,让学生更易接受

采用“任务驱动”,教和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任务”进行。比如万用表的使用,设计为“用万用表检测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任务,学生在完成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检测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示范完成“用万用表检测电路”部分任务,让学生对万用表使用及电路结构有一个初步印象:哪部分是主电路?哪部分是控制电路?哪部分检测时用万用表的什么档位等等;通过分析,学生对电路的结构、功能、万用表的换档、调零等概念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教师再推出如何根据检测数据判断电路各部分性能的具体分析,如此教师用“任务”引导自学、互学、研究,让学生在各种近乎真实的复杂条件下做出选择,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采用“任务驱动”,教师要求学生完成若干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为了完成任务,会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参与。完成任务时学生遇到问题,可阅读教材、参考书;同学可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可适当给予方法点拨;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操作,“任务”完成后学生很有成功感,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的成功最足以使学生感到满足,是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变等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采用“任务驱动”,学习过程是围绕完成具体任务进行,这个具体任务将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完成任务的过程,即是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综合应用学习内容的过程。通过完成模拟或真实的任务,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电工作为一种现代化社会不可或缺的工种之一。比如教室的吊扇不转、反转等,教师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维修,搞清原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工作等需要,提出实际生活中所希望实现的功能,如改灯一地控制为两地控制,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这样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

对于“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郭芳提出了“创设学习情景——呈现任务——讲解演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的顺序;何克抗提出“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强化练习”;艾奉平提出“任务驱动——师生讨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汇总”的模式。由此可见:①“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对任务情境的创设和小组协作;②任务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指向;③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④任务为学习活动中心;⑤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和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四、运用“任务驱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电工技能与训练》课采用“任务驱动”,其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教师主要是进行方法的引导,学生有更多时间动手摸索,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因而在同次课内,全班同学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会有不同,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和教学知识点的疏漏。为此教师必须精心地分析教学目标,然后将教学目标巧妙蕴涵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同时要加强课堂小结和知识点的回顾,使得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通过总结和回顾,跟上进度,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注重培养“小老师”,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一)设计任务要有“四性”

1.教育性,在“任务”的实施和完成中,要渗透思想教育,比如学生在体验电焊时,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安全生产,授给其安全方法,带电试验时的安全用电措施等,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学习水平。

2.科学性,设计任务不仅要考虑《电工技能与训练》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业水平、接受能力,合理安排,使“任务”是学生可望也可得的,使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3.实用性,学生完成的任务不仅只是书本上的,还可以设计生活实用的电路让学生完成,比如在学习了“双控电路”后,可设计“将实习室的照明灯改造为两地控制”的任务,学生回家可用于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4.开放性,设计的任务应能适当拓展,具有灵活性,比如将“两地控制”改造为“三(多)地控制”,给学生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同时根据个人的能力,用最少的时间,学得最多的实用知识,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

(二)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任务驱动”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是指:一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

“任务驱动”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醒,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要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在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成绩,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和自我欣赏与陶醉,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态,充分挖掘学生主体作用。

(三)组建适当的合作学习小组

应将全班学生构建成每组2~6名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构建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这样的合作学习小组为“任务驱动”教学完成任务作了组织保证。

(四)必要的实践条件

由于《电工技能与训练》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其重点不是“知不知道”而是“会不会干”,所以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多,实践的效果远比听讲、看示范有效得多。教师对知识、操作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理想的教学环境是在一人一套器材的教室或实训室上课,实现人人有“任务”,人人能完成“任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职教中心校)

(编辑 吕智飞)

猜你喜欢
万用表任务驱动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Passage 3 Harvest from learning to repair cars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数字万用表自动检定在电厂中的应用研究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MF14万用表在轨道电路测量中存在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