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规律的难题
——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关系

2011-08-15 00:51蒋凯丽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客观规律生产力规律

◆蒋凯丽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历史规律的难题
——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关系

◆蒋凯丽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历史规律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一切科学认识中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以实践活动为中介,解决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问题,厘清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客观必然性,人的活动和制约人的活动方式的客观因素。最后,使历史规律内在的贯穿于人的活动之中。

人的活动 历史规律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要想弄清规律问题,就必须弄明白规律问题涉及的一系列的复杂关系问题,如历史过程和自然过程的区别和联系,人的活动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前代人的活动和后代人的活动的关系问题,等等。

一、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关系的内在困境

以往的哲学家对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关系的问题的研究是有局限的。有的注重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有的注重人的实践活动,这样,二者的关系问题存在一个悖论:历史究竟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还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

第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历史是人的活动推动的,由此,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人的活动是由人自己的意志、思想决定的,这就会导致否认历史客观规律;如果历史运动没有客观规律,那历史的科学理论也就没法谈了。

第二,如果我们认为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发展进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决定的,那么历史中的人,人的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消失了,那历史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历史是人的活动创造的和历史是有客观规律的这二者绝对不是互相对立,彼此否定的,而是相互统一的。那么解决二者的焦点是怎么能把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二者联系起来理解,去发现人们自己的活动规律呢?这就要求我们从人的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历史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发展进程说明: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产生的,历史的进步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的,而历史规律,就是蕴含在人的活动之中并无形的对人的活动起作用的必然联系。但是,我们如何去寻找在人的活动中的那种客观必然联系呢?

二、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客观必然联系

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是人的活动创造的。这里是把能进行活动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人当做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明确论述:“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这就是说,人是在创造自己的生活资料活动中才成为人的。人的生活的改变,人的活动方式、人的性质也会随之而改变。所以,人的历史活动也是这样的。马克思说人是双重性的创造者,既是自己的又是历史的创造者,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个人的实践活动是由他自己的意识支配的活动,而历史却不是由人们自己的意识支配的。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其达到的后果同人们最初的目的往往不同,有时甚至相反。这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根源仍然存在于人的活动中。人不能任意选择社会形态,是因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自然,二是社会决定的。人的实践活动必须在各种关系中进行。人们在进行活动中所构成的生产关系,必须同人的实践能力即生产力的状况相适应,而不管人的个人意愿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人们进行物质活动时,就不能不采取如此的社会形式,构成如此的各种社会关系。当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这些客观因素都是不依你的意愿为转移的,不管是你意识也好,不意识也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人的活动来说都是具有客观必然性。所以,在人的活动中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历史的发展规律。

历史的所有变化及其发展都是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所以马克思才说历史不过是人们自己的行动而已,人们在实践中必然跟人发生关系,这样人们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客观联系,历史就是在这种客观联系中被创造和发展的。所以,历史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的。

三、制约人的活动方式的客观因素

上述已论述历史的发展基础归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那么问题又出来了,是什么因素决定人们采取什么样的生产力呢?如果人们按着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生产力,选择自己的活动方式,组成自己想要的社会形态。那么所谓的历史规律就不存在了。如果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活动方式,那么在人的活动背后具有某种力量决定着历史的发展?这样,人的主体性地位也就消失了,历史就不是人们追求自己的目的的活动了。为了克服这一矛盾,就要从实践出发,在人的活动本身中找出决定人的活动方式的因素或力量。

人不能自由的选择自己的活动方式,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这就说明人进行物质活动是有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的,即自然条件和人自身条件。自然条件是人们无法改变的,而对人的活动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自身的条件。那么决定人的自身条件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所以,生产力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单是由于后来的每一代人所得到的生产力都是前一代人已经取得而被他们当做原料来为新生产服务这一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这段话阐明了马克思是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本身中寻找制约人的活动方式的客观条件。

前一代人的成果对于后代人的活动来说,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不管是人们的目的、想法如何?他们的自身活动都必须以这个客观基础为前提,去安排他们自己的活动方式。历史是由人的活动创造的,历史的客观规律性贯穿在人的活动之中,这样历史的基础就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发展的、向前运动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每一代人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这种历史的观念在坚持客观性的同时,还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很好的结合起来了。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出现的各种现象,都是人的活动和历史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国家要推进社会的发展和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就必须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创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指导人们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出正确的选择,使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15-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60.5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57.11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60.23-24.

猜你喜欢
客观规律生产力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如何学好语文
巧解规律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论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的唯物论方法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