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诗文注释之疑点

2011-08-15 00:49刘萍
中学语文 2011年27期
关键词:古汉语义项字典

刘萍

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古诗文注释之疑点

刘萍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虽经反复修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古诗文的注释部分,进行了细致的考量,对其中存在的几个疑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材 人教版 古诗文 注释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自2001年6月发行第1版以来,虽经修订,笔者仍发现诸多不解之处,现列举一二,还请读者指点迷津不吝赐教。

《木兰诗》(第65页)中“策勋十二转”中的“转”字教材作如下注释:“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从注释看来,“转”字为量词,但是《力王古汉语字典》中对“转”的注释是“读zhuǎn,量词,表示行为动作的次数”并举此例为证。另外在《学生古汉语词典》对“转”的注释是“读zhuàn,量词,旋绕一圈为一转”,那直译“转”字,是译为“级”、“次”还是“圈”呢?

《桃花源记》(第167页)中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中的两个“志”字含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在原文中“处处志之”的“志”先出现,教材未作注释,“寻向所志”的“志”后出现,课本上对“寻向所志”整句解释是“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2007年5月第2版的《教师用书》第176页对“处处志之”的译文是“处处都做了记号”。从以上译文看,两处“志”的含义应该都是“做标记”,是动词,但是根据《力王古汉语字典》来看,“志”字有志向、记载、旗帜、痣四个意思,并没有“做标记”的意思,倒是“志”的同源字“识”有此意向:“‘识(識)’的第二个义项是‘记住’,例如‘默而识之’(《论语·述而》),引申为‘加上标记’,又为‘标记、标志’,例如‘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汉书·王莽传》),这一意义后来多作 ‘誌’”,而关于“职、識、帜、志”《力王古汉语字典》第984页是这样说明的:“职、識、帜三字双声叠韵,志,古之部,与三字为阴入对转,双声,都有‘记’、‘标志’的意思。《说文》‘耳’部:‘职,记微也。’桂馥《义证》:‘……今人不知識为帜之正文,职为識之本字矣。’《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郑玄注:‘志,古文識;識,记也。’《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何晏《集解》引孔曰:‘广学而厚識也。’”由此看来“职”是“識”的本字,“識、职、志”三个字均有“记、标志”的意思,只不过有此义项的“志”被写做“誌”,有经过简化,让人难以追本溯源而已。故对两个“志”字解释为“‘志’通‘职’,原为‘标记’,在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做标记’”更清楚明白。

《桃花源记》(第167页)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无论”的教材是这样注释的:“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从注释看来这里的“无论”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古今异义,翻译这类词时一般需要对两个字分别解释,那么“无”是“不要、不”,“论”是“说”,“无论”在这里的含义就该是“不要说或不必说”,不同于现代汉语中“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条件连词”。但是教材上注释中“不要说”和“(更)不必说”之间似乎应为顿号的标点符号用成逗号,很易让学生误以为“无论”的完整意思是“不要说,(更)不必说”,且前、后半句缺一不可,甚至以为“无论”是递进关系。

《隆中对》(第198页)中 “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中“食”的读音和意思,教材未做注释,但在教材第198页课文后的“研讨与联系(二)”中问及“箪”的读音和含义,《教师用书》(2008年5月第1次印刷)第246页给出的参考答案是“箪,名词用作动词,用竹筐装着。”由此可知后面的“食”应该是名词,是“吃的东西、食物”的意思,应读作“shí”,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第246页明确给出“箪食壶浆”中“食”字读“sì”,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中华成语大辞典》第182页也有相同的表述。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中华成语大辞典》表述中“食”有“给……吃”、“供养”的意思,是动词,那么“箪”的用法还象《教师用书》上给出的“名词活用做动词”吗?可能更应该是“名词做状语”,那么“食”字读“sì”,解释为“动词,给……吃”更合理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158页)中“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空”到底是读“kōng”、“kòng”,做何解释?教材对“空乏”的解释是“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这个解释似乎不够明确,笔者猜测可能是说“空”和“乏”都是“缺乏”,在本句中指在资财方面缺乏。教材注释的后半部分又强调在这里是动词,因而“空”就应该解释为“使……缺乏、使……空乏”。《王力古汉语字典》第855页举《论语·先进》中“回也其庶乎,屡空”这一例子时说“空”字旧读“kòng”。《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214页在分列第6个义项时说:“kòng(控)贫穷。《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以上是否说明“空”应读“kòng”,意思是“缺乏、空乏、贫穷”,在此活用为“使……缺乏、使……空乏、使……贫穷”?

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古汉语义项字典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字典的由来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大头熊的字典
正版字典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