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徐加生
让习作写出生活的厚度
江苏 徐加生
“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教学的勇气》帕克·帕尔默著)“儿童写作”就是一次次儿童精神和生活在教学中“相遇”。我们经常跟学生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这就在引领精神与文字存在的统一。“言为心声”好书好就好在作家对生活存在的精致表达,对社会价值观的独特理解、准确诠释。正是有了存在与精神的交汇,所以就拥有了个性灵魂,所以才成为了经典,才让人百读不厌。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提出的: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一学段),“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第二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等要求充分显示出了习作提升的规律。诚然,我们不能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未来的作家、诗人,但引领学生由浅层表达向具有自己思想闪光的较高层次发展,由有意思的童年生活的自由表达向有目的地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自主表达,在一次次写作过程的体验中孕育出饱满的“文心”来应是我们的责职。满足于学生习作能“有意思”自由表达的观点,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我是不敢苟同的。
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里的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学生的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我们就要多引导学生去观海去赶潮,去赏花去听涛,去耕耘去收获,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只有让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了,生活有意思了,他们才会乐于去表达。因我们九龙山下茶园挺多,出于对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理解与尊重,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我特地组织了一次学生兴趣盎然的采茶实践活动,然后让学生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习作,摘取具有代表性的语段如下:
片断一
今天我们小组的几个同学一块来到白沙茶园。走在路上,我看见有很多的小花,问老师花名,有不少老师也不知道。大约走了十几分钟,我们来到了茶园。
片断二
来到茶园,我们就各找一垄,开始采茶叶,我开始采时一把一把扯,可采茶的人告诉我,那样采的茶叶没人要。可我发现他们也会掺一些大叶子进去。我按他们说的,采起了茶尖,可那样采太慢了,好半天我才采一点,看别人采那么快,我真羡慕。后来老师教我们用两只手采,才快点。
片断三
天越来越热,我感到很难受,可那些采茶人却好像一点也不热,还是采得那么快。
几个片断文通句顺,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了,也似乎有了真情实感,但显见得在修辞、构思、个性、灵魂上都很苍白。作为组织这次实践活动的我,期望值显然没达到。这有意思的活动邂逅了苍白的表达。如何让学生有厚度地表达呢? 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中。
有人说阅读课是学生写作能力成长的基地。的确,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典范文,是听、说、读、写训练的重要依托,是学生写作上的范文经典。教材中由春天写到孩子出行的文章有许多,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滕毓旭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都是极好的典范。学生学后不会将所学融入自己的文章是什么原因呢?反思阅读教学,就是我们习惯性关注了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作者是抓住了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呈现的写作思考。为了给孩子补上这一关注点,我二度指导学生去读一读作家是怎么写的,从心情的表达,语言、动作的呈现方式,再到修辞手法巧妙运用上去研究,然后再去仿一仿,融合到自己的文章里去。经过一番研讨,于是就有了精彩片断:“一路上真是春色满野随便看,朵朵小花让人爱。各种颜色的小野花已次第开放,黄黄的油菜花傲立在和煦的春风中,真是别有一番风光。带着几许兴奋、几许新奇,我们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在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白沙茶园。”向课文借语言,从仿到创,我想这应是我们阅读与写作的接点吧。我们经常听到有学生说,“我喜欢语文课,但不喜欢作文课。”大抵是喜欢课文的情节,而未知情节如何表达这一要点。内容情节固然重要,若忽视了写作点的研究,那到真成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抓住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抓好课文中的写作点,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里联系课文,回归生活,把学习与创造合二为一,为学生提供一定意义上的方法指导。我想这些都是我们教者在语文课堂上不容忽视的。
相对于小学生,对于习作内容都是眼前的事,而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能用在自己习作中的又有多少呢?于是字数少了又少,数了又数,笔者认为这首先是瞻前顾后的引导不好。凡事都有因果,就学生参加这次活动而言,说到因:有的说是觉得好玩,有的说想挣点零花钱,还有的想体验生活等等。而参加完这次活动,富有个性的体会当然各不相同:有的想钱难挣,有的想到父母的不易,有的想到自己的学习生活……,而文章有了这些不就显得更完美吗?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习作里要学会瞻前顾后,无论是看一幅剪纸还是一幅画,都应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前伸后展,从而增加文章的厚度。经过一番点拨,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开头:“望着爸爸杯里螺状的根根绿茶,嗅着清香,望着裊裊的雾气,想象着在绿色茶园中采茶人的悠然之乐,我产生了去采茶挣钱买书的想法。”这开头语富有创意。如果说思路、细节是文章的血与肉,那么感悟、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人不能没有灵魂,“行尸走肉”这个词让人胆战心寒,文章也一样。叶圣陶先生说:“遇悲喜而生情,触佳景而生感,本来是人人相同的。”在习作里,我们应鼓励学生就事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具有自己的思想,或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在采茶活动后,有个同学这样写:“在交茶叶时我们每人得到两元钱。望着茶园里那些依然不知歇的采茶人,我忽然觉得茶叶的清香里还应包含有其他一些滋味。
从这以后我再也不要妈妈跟着叫我做作业了,因为我已懂得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知道了做哪一件事都不简单的道理。”这就从心理角度、真实感受中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升华了文章的内涵。把平凡小事写得具有个性思想,把有意思提升到了有意义的高度。
其次在如何“真”上,要富于宽容。好文章好就好在有真情实感,不讲空话、假话。但如何“真”这要研究,我们不能让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永远不写母爱。更不可能让学生每做一文,必须先做一事。“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虽然这是对作家而言,但对学生也同样有启发、指导意义。学生听到的话,看到的事,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如果不加选择,不去创造性地根据主题需要学会舍取,那习作就永远是习作了。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是作文教学的品质,但丰富的想象力、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的能力都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因素。谁能认为鲁迅先生塑造的人物“孔乙己”、“祥林嫂”是假的呢?所以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真实、塑造真实,集合几个妈妈的优点于一个妈妈身上的再创造也是真实;舍弃看到、听到不好的东西,撷取好的、美的这也是一种真实。经我的指点,学生把诸如“可我发现他们也会掺一些大叶子进去”一类的语言去掉了,因为它不符合习作要表达的“真”。
有了内容学生不一定就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细节的描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所以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入下去,从学生乐于关注的故事情节、事件的结果、景物的概貌,逐步引导他们学会去关心事件的起因、过程,景物微小的变化。带他们走出教室使他们对一直熟视无睹的诸如:对树叶的颜色、花儿的形状有新的发现,产生新感觉。不要一说到秋天,就是黄叶飘飘,要弄清楚,地方不同秋天也不同,有的地方深秋时树叶也还有深绿的、青黄的、青中透黄的、黄中泛青的……让学生知道关注不仅是认真地看,还须侧耳倾听,用心去摸一摸触感如何,凝神想一想它为什么要这样,用鼻子闻一闻气味怎样,用牙齿嚼一嚼,甚至用舌头舔一舔味觉怎样,学生如此关注了,文章的细节也就自然会涌向笔端了。其次是表现形式要多样。看好文章我们总会被它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巧妙的修辞手法所折服。对高年级的学生,学会使用合适的修辞是成就亮点不可或缺的,我们在作文指导时要作为要求提出。经过笔者指点于是就有了这些富有巧妙修辞的细节片断:“火辣辣的太阳使我们渐渐失去了来时的兴致,在汗水的包围中我们的手也越动越慢,疲劳中的我们终于体验到‘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的滋味了。”“我们先用一只手采,采得很慢,采到几片赶紧放进袋子里,生怕捏伤了它们。后来妈妈教我们用双手采,慢慢地才有点快起来。开始时我们叽叽喳喳的,不知何时声音慢慢就没有了。”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让学生抓住生活的凸出点,把课文的阅读与生活与习作有机结合,把合适的表现形式,富有新意的构思,巧妙的修辞作为承接与发扬的基点之一,注重在关注与感悟中去创造,我想每个学生都一定会写出富有厚度的好文章来。
[1]刘铁芳.郑平.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人文陶冶[期刊论文]-当代教育论坛2002(12).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小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周庆元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11月.
江苏省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