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姜成汉
刍议中职贫困生的心理脱贫
江苏 姜成汉
贫困生作为中职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调查本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的表现及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脱贫的具体措施。
贫困生;心理贫困;心理脱贫
贫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因家境贫困而不能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那部分学生。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思想纯朴、生活节俭,但同时又存在着自卑孤僻、多疑多虑、社交恐惧等消极的心理特征。经济上的贫困,使他们在心理上有着较大的压力感和挫折感,在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时,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为此,有必要对这一群体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基于此目的,我们对本校中职类信息工程、艺术设计、经济管理、机电工程、精密模具等五个部的高二年级抽取了共10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展开了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贫困生的“贫困”心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调查发现,有35.6%的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差,平时囊中羞涩,难以与人“潇洒自如”地进行交往,寒酸的外表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有13.7%的学生担心因贫困而遭受他人耻笑,终日忧郁寡欢,压抑自怨,离群索居,自我封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在陌生人面前显得畏缩退却,表现出强烈的自卑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导致了他们脆弱的承受能力,凡事畏惧退缩,社交圈子狭窄,人际关系紧张,从而导致了他们经常体验到事事不如别人的心理痛楚。
调查发现,有17.7%的学生由于平时生活中习惯精打细算,谨小慎微,对一些小事常常斤斤计较,遇事拿得起,放不下,逐步形成了敏感狭隘、优柔寡断的心理。有24.5%的学生感到交往对自己十分重要,渴望与人交往,但却存在这样的顾虑:在当今的社会中,发展人际关系要“票子”,而“囊中羞涩”的他们哪里还有钱去发展、开拓人际关系呢?
调查发现,贫困生的嫉妒心理主要是针对家庭富裕的同学,他们总希望自己没有的别人也不能有,这样才公平合理。于是,他们在许多方面看不惯家庭富裕的学生,有时甚至攻击他们花父母的钱不是真本事,但其实他们内心则希望自己比他们还要富有。贫困生的嫉妒心理如果不及时矫正,任其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说谎、偷窃等不良行为,严重的还会导致幻想型偏执人格障碍的出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4.6%的贫困生感到自己经济条件不如别人,主要是因为自己生不逢时,社会对自己不公平,故而抱怨社会,怨恨周围的一切,自我意向消极,常常自怨自艾,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有时动辄向身边的同学发火,逞凶,有的则幻想报复,发泄心中的不满。对周围的人和事抱有敌对的情绪,不听从老师的教导和家人的规劝,觉得自己生在这样的家庭一辈子只能忍受贫困的折磨,任何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
调查发现,有些贫困生对自己的贫困处境和寒酸外表感到羞愧,但在平时的行为举止上又表现出与现实经济条件不相符的举动,竭力通过“包装”自己来掩饰经济上的贫困。例如,有10.2%的学生宁愿自己平时私下里节衣缩食,而不愿在同学面前公开家庭的困境,放弃向学校申请特困生补助的机会,不能坦然接受老师、同学的资助。另外,还有一部分贫困生,为了掩饰贫困,在同学面前花钱大方,穿着也很时尚光鲜,甚至会做出一副凡事漠不关心、瞧不起别人的高傲姿态。这种一反常态的举止,恰恰暴露了他们心理上的虚弱。
调查中还发现,有些贫困生还存在一种狭隘心理,对别人过分挑剔,这样无形之中就限制了自己的交往圈子。有8.6%的贫困生认为,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来自城镇的学生都油腔滑调,华而不实,虚伪不可靠,不能与他们交往。有11.2%的贫困生觉得,其他贫困生也会像自己一样“小心眼”,与他们交往时要精打细算,不然会吃亏,有时甚至不愿与他们交往。
贫困生表现出来的如此种种的心理“贫困”,其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认知心理、人格发展都和家庭休戚相关。调查显示,贫困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不足1%,学历以初中以下居多,占67.3%以上。许多家长深受没有文化之苦,于是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殊不知父母的过高期望会给贫困生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容易引起贫困生严重的心理冲突。有56.4%学生感到压力很大,看到父母为自己的学费奔波,而常有负疚感,同时单调紧张、寡欲清苦的生活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焦虑感。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也是引起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因素。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来自不完整家庭,调查中发现,贫困生中,单亲家庭占13.2%,父母双亡者占0.7%,家庭的不完整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忧郁孤僻、愤世嫉俗的性格,表现出自卑抑郁等心理特点。在家庭氛围方面,家庭关系不融洽甚至经常吵架的,其孩子出现心理偏差的概率也较普通学生高得多。
调查显示,社会因素具有强烈的辐射作用,对贫困生的心理容易造成一定的困扰。社会因素对贫困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会加剧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由于拜金主义的冲击,社会文化往往在一些学生的心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标准的亚文化,这种冲击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使他们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另一方面,就业形势的严峻,竞争的日趋激烈,使他们对未来感到茫然,对就业前景感到忧虑。“学得好不如有个好爸爸”,现实的状况使贫困生对自己家庭的贫困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觉得自己失去了在未来社会中得以制胜的重要砝码,于是就在慨叹世事不公中消沉度日。
个体的心理素质是影响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内因。许多贫困生自我评价偏低,自我认知的偏差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他们在思索自我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时,难以正确认识,因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中职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存在着各种矛盾:独立与依赖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渴望理解与心理闭锁的矛盾等等,而这些心理矛盾在贫困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激烈。不可否认,一部分的贫困生经过锻炼会变得成熟和坚强起来,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会难以承受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一次次困难和挫折面前,心理会显得脆弱不堪。
针对贫困生在心理方面出现的诸多“贫困”,教育工作者不能坐以待毙,应想方设法探寻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帮助贫困生心理早日脱贫。
作为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贫困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经济的贫困而导致精神上的贫困,因为贫困而丧失了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信心。自古英雄多磨难,贫困生若能把贫困当成一种磨难、一种考验,思想上就会正确对待,行动上就会积极地想办法克服和战胜。贫困从某种程度上也能成为学生激励自己奋进的一种动力,激发学生滋生出超然的力量。因此,摆脱心理“贫困”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贫困,冲破贫困对自己认识的束缚,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使他们变得自信自强。
教师要引导贫困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要做出客观的自我认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的弱点、缺点、失误以及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的消极一面等同于自我评价。“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也绝不是一无是处,不能因为自己经济条件差,或有某些缺点而受挫,便抹杀了自己的长处而自怨自艾。针对贫困生想走向社会但而又害怕不了解复杂的社会而出现的彷徨心态和疑惧心理,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就业指导课使学生从观念上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还可通过调查、恳谈会、小组讨论、发言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和人际交往能力诊断的训练,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指导贫困生进行交往训练,让贫困生掌握交往的准则。通过开设礼仪课、交际课等课程,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学会调解人际冲突的技巧。对影响学生正常交往的羞怯、自卑等不良心理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消除因自卑而导致的社交恐惧心理。
贫困生如果不愿意参加各种活动,离群索居,不但对经济上的贫困无益,往往还会造成精神上的贫困,加剧心理困扰。教师应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扩大他们人际交往的范围,使他们赢得更多人的理解,获得较为充分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大大增强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贫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保持他们的心理健康。
贫困生的心理脱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因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通力合作。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只要能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调整认知、调控情绪和训练行为等方面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让他们在交往和活动中克服不良心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就一定能帮助他们实现心理脱贫。
[1]杜豫燕.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教育革新,2007(12)16-17.
[2]尹登海.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兰明.心理健康的哲学智慧[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