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太原市为例

2011-08-15 00:44:11董红琴王源湲刘志强
中国民政 2011年9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太原市办公

◎ 董红琴 王源湲 刘志强

城市社区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太原市为例

◎ 董红琴 王源湲 刘志强

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这一讲话为基层社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基层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以太原市为例,对近年来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初步调研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性建议。

一、现状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社区管理体制不断理顺。2010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近年来,太原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建设和谐社区的意见》等一系列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文件,对加强社区建设提出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太原市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中介组织或民间服务组织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和谐有力的社区组织体系、共享公平的社区保障和救助体系、利益协调的社区稳定体系、服务便利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温馨有序的社区环境体系五大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2.社区建设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社区建设财政投入机制,把社区办公、党建经费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用房资金投入机制,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太原市为例,一是增加社区办公经费。两次提高了社区办公经费,由过去的每月30元提高到1000元。二是多渠道投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太原市采取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等办法,加大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力度,使全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由改制前平均不足5平米发展到平均100平米左右。各社区普遍建立了阅览室、棋牌室、青少年(老年)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社区办公电话、电视、电脑配备率达100%。三是提高社区干部补贴待遇。自2001年社区改制以来,社区干部补贴由改制前平均125元/月提高到平均810元/月。并从2007年10月始为社区在职干部办理三项保险。

3.社区服务公共平台不断改善。一是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内容。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从具体事情抓起,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开展为老服务、家政服务、代办服务、医疗服务、维修服务、文体服务等项目。二是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从劳动、卫生、治安、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太原市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为社会各界提供社区服务就业岗位1万余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2所。三是创新社区服务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加盟、百姓参与”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营手段,建立了太原市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使社区居民享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快捷服务。

4.社区干部结构得以优化。一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通过公开招聘专职社工人员,使社区人员在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目前,太原市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由过去的68岁降至3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过去的不足20%提高到80%。 二是着力培育社区服务专兼职队伍。招聘各类社区公益岗服务人员,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太原市召开全市动员会,积极推进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已形成了10.2万人的注册志愿者队伍。三是进一步发扬基层民主,扩大直选比例。直接选举比例和户代表选举都有所提高,并尝试了社区居委会不设候选人的海选方式,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建设和谐社区的积极性。

二、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社区管理体制不顺。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就是政府的基层机构,行政化倾向明显,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

2.社区职责不清。1989年颁布的《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要协助政府开展有关工作,但对“协助项目”只作原则规定,实际操作过程中居委会协作的项目包括政府的所有工作。中发办[2000] 23号文件规定,对不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责范围的工作和向社区下放的各种负担,社区居委会有权拒绝。但实际上,对于好多部门下放的工作,社区居委会又难以拒绝。由于没有十分明确的职责范围和保护性措施,社区承担了相当一部分不属于自己的工作。

3.社区基础设施薄弱。社区基础设施包括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场所、社区服务和居民活动的设施。目前太原市全市共有540个社区,办公用房达100平方米以上的有161个,60~100平方米的有172个,60平方米以下的有207个,且绝大多数为临建、借用,产权归属不明确,社区服务和居民活动的设施尤其紧张。

4.社区工作者的人才规格和补贴待遇偏低。目前我国社区普遍存在人才规格标准低,人才进入机制不合理的问题。以太原市为例,在岗的社区干部补贴为正职、社工及专职副书记每人每月840元,副主任810元,委员780元,还达不到目前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每月850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收入和福利。现在从事社区工作的都是一些原来没有工作或企业下岗的人员,他们已经把社区工作当作自己谋生的职业,但其收入来源是市区两级财政拨付的生活补贴,低收入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5.社区办公经费不足。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社区的办公经费主要来源于市、区两级政府的投入,太原市每个社区每月办公经费为1000元。社区的经费开支确实已由政府不断增拨,但是支出项目也在不断增加,致使社区办公经费十分紧张。

三、对策

1.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明确社区自治范围。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种“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区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首先,在观念上要明确社区是自治组织,要还原社区的自治本质。其次,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对社区、政府部门、街道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厘清。社区能不能有效实现自治,关键要破除计划经济时代社区工作行政化色彩,突破口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条块关系。第三,认真研究进一步建立部门委办工作进入社区准入制度,强化落实,规范政府部门对需社区协助的工作要有具体的方案措施及经费保障,并经相关程序审批核准,方可进入社区。进一步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社区工作格局,最终实现“政务居务分离”,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民主自治功能。

2.统筹规划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科学合理的调整划分社区居委会的规模,根据社区居委会实际工作承接能力,按照有利于社区自治、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社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合理调整划定社区。政府应将社区居委会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与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同时对建设资金来源、产权归属和使用管理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连片改造居民区的建设单位必经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将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纳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未按规划要求建设社区居委会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不能通过验收;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没有社区居委会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或不能满足需要的,由政府负责建设,或通过置换、购买等方式,为社区解决办公和服务场所,这也是消除社区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办法。同时,各级政府要重视和支持社区建设,加大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鼓励单位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公共设施,逐步解决公共资源匮乏的现象,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有共享。

3.完善社区居委会经费保障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的公共财政投入,在预算社区办公经费时,可采取按社区服务的人口数量划拨办公经费,如可采取人均2元划拨给各社区办公经费。各级财政每年要增加预算,专项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要研究制定鼓励社区创收的优惠政策,推进社区创收,弥补经费不足问题,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使责、权、利逐步统一起来,既增加社区工作经费又调动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此外,社区建设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的共驻共建是社区工作的基础工程。在社区建设启动阶段政府投资是必需的,然而加强社区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区建设更需要挖掘社会资源,要鼓励驻区单位积极支持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社区成员参与能力的增强机制,使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都有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多途径优化社区人员配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吸引优秀人才,充实社区力量,这是社区走向规范的人才保障。社区干部构成必须走专业化、知识化的社会工作者支撑之路。要对社区居委会组织法进行修订,重新界定社区干部的来源、职位、待遇等。一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补贴待遇,将社区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一起作为三大储备人才,考核其职业技能和资格,由财政部门统一发放补贴,补贴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公务员水平,并购买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二要研究建立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居委会工作,或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社会优秀人才到社区任职;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及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参与社区居委会选举,经过民主选举担任社区居委会成员,进一步优化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三要对社区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使其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董红琴,山西省委党校、王源湲,山西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2010级硕士生、刘志强,太原市小店区营盘街道办事处)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太原市办公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1:02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0:50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0:48
X办公总部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39:24
Base4Work共享办公空间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37:54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太原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及分析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34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