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王新玲 段德尧
(济南市中医医院 济南 250012)
足跟骨骨刺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又是治疗学上的疑难病。既往常用局部封闭或行跟骨骨刺切除术治疗。封闭由于没有从根本上去除病因,所以疗效欠佳,易复发;手术创伤较大,患者往往不易接受。我们根据朱汉章教授有关骨质增生形成的理论,运用小针刀疗法并配合外用肌舒喷剂治疗26例跟骨骨刺病人,取得了可喜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26例病人中,男9例,女17例;年龄45~72岁,病程3个月~5年。左侧14例,右侧9例,双侧3例。本组病例均无明显的外伤史,但均有趾腱膜劳损史(长期运动及长期开车司机)为积累性损伤。严重者疼痛反复为晨起时站立行走困难,慢慢行走后症状渐渐减轻,有7例出现跛行。检查:按压跟骨底部患者疼痛明显,部分触及骨性隆起,21例X线片示,患者足跟结节处有明显鸡嘴样骨刺。
患者俯卧治疗床上,患肢踝关节下垫一个枕头,使足跟略朝上方,便于施术。铺上无菌洞巾,用龙胆紫定点(痛点),常规消毒,医者戴无菌手套,先行痛点局部麻醉(2%利多卡因3mL,加醋酸确炎舒松5mL)。医者一手握住患足,拇指按在疼点上,另一手持针刀,刀口线与足纵轴平行,快速刺入疼点,针达骨刺骨面,做横向、纵向切开剥离,特别是在趾腱膜与骨刺附着点做充分切割,在骨面上做充分剥离,感觉针刀下方略1cm2的范围无阻力,整个施术在20s左右,然后出针,敷创可贴,按揉1~2min。
12h后,敷用肌舒喷剂,1天3次,每次30min。方法:将肌舒喷剂药液倒入纱布方中,药液不外溢为度,垫在足跟处,下放一层保鲜膜,膜下放一个45℃左右的热水袋,5~7d即可。
26例,一次治愈者23例,2次治愈者3例。(因双侧患者需要2次治疗)足跟部疼痛消失,无压痛,正常起居生活。随访6个月~6年,无1例复发。
(1)柳德米拉(俄罗斯人),女,60岁,身高1.65m,体胖,喜穿高跟鞋跳舞,2005年6月在莫斯科长寿世界就诊。(笔者2004至2008年授济南市卫生局推荐及俄罗斯长寿世界的邀请,赴俄罗斯长寿世界从事针灸推拿工作近5年。)经体检及X线片示,患者左侧确诊为跟骨骨刺,第2d行针刀治疗,治疗方法严格按照朱汉章教授制定的四步法(定点、定向、加压、刺入施行内手法松解)前4d疼痛渐轻,但有局部肿胀,一周后症状消失,至今电话联系无复发。
(2)郝勇,男,47岁,司机,1.80m。2010年4月就诊于济南市中医医院推拿科。患者自述长期开车,足跟疼痛一年余。近期症状加重,晨起不活动几分钟不能行走、开车。经查体及做X线片确诊为左侧跟骨骨刺。因患者对此治疗方法有顾虑,拖至一周后在家人陪同下才又来治疗。当即进行小针刀治疗,手法同上,12h后外用肌舒喷剂,5d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生活,至今未复发。
跟骨结节是拇展肌、趾屈肌、小指展肌及趾腱膜的附着点,起维持足弓的作用。随着对该病的不断深入研究,认为跟骨骨刺不是引起疼痛的原因。当跟骨结节出现退行性变时,跟骨结节跖面前方的骨刺被包围在趾腱膜起点内,向外垂直生长的骨刺使腱膜与跟骨结节附着点处承受包括自身体重重量在内的压力而产生疼痛。其病理早起的变化为慢性纤维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继而形成骨质增生-骨刺,并引起局部腱膜等软组织紧张、挛缩,应力增加,出现一系列以足跟痛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小针刀疗法是将局部变性挛缩的腱膜部分切断,松解粘连,打开结节,减轻局部应力,调整内动态平衡,改善局部供血,从而达到镇痛作用;外用肌舒喷剂是在我院临床应用多年的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的。本方的成分有:血竭、生川乌、独活、灵仙、细辛、乳香、没药、红花、蟾酥、马钱子、冰片等等。用50%乙醇浸渍,过滤,通过渗漉法制备。治疗各类软组织损伤有很好的止痛、消炎、消肿(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化瘀通络)作用。此喷剂04年被评为山东省科技三等奖。
经26例患者的治疗分析,小针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足跟痛(即解除腱膜与跟骨刺的应力过大,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的关键是:(1)定点要准确,即X线片所示与手触痛点相结合;(2)手持针刀,刀口线与足纵轴平行,进针要轻巧、速度快,直达骨面;(3)然后旋转针刀90°,向骨刺方向探刺移动,直至腱膜与骨刺附着处进行切割松解,此方法操作简单,痛苦小、疗程短,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