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斌
(浙江省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 浙江瑞安 325208)
医学研究与药物研发迅速发展的当下,用于消化系统治疗的药物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不合理用药状况出现,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形成,致使治疗效果不理想。现今,如何合理用药,提高消化系统的治疗效果,成为当务之急。下面,对一些不合理用药归纳研究。
(1)止血药应用不合理。以300mg的氨甲苯酸行静脉滴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以维生素K、氨甲苯酸等促凝血类治疗消化道出血。维生素K为肝脏凝血因子的合成所必须。治疗口服抗凝血药过量与低凝血因子Ⅱ的血症。作为抗纤溶药的氨甲苯酸,可竞争性的制约赖氨酸和纤溶酶的结合,关键用在原发性纤维蛋白的溶解亢进、诱发的出血。可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常常凝血酶原系列未见异常,此种状态下,因病人凝血机制正常,不应用此类凝血药。(2)无指征应用抗茵药物。以诺氟沙星、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其病人有腹胀、腹泻等症状发生,所以此类病人处方会有抗菌药物。可是,作为功能性疾病的肠易激综合征,多数病人没有肠道细菌感染,故正常下无需抗菌药物。(3)预防胰腺炎感染应用头孢唑林钠。以头孢唑林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行静脉滴注。其病人若发生感染,将危及生命,因此需常规采取抗菌药物防止感染。肠源性革兰阴性(G-)菌为此类病人易感菌,抗菌药物的选取需考虑药物具较好脂溶性,可以透过血胰的屏障。正常下选取第3代头孢菌素与氟喹诺酮类。若选取对G-杆菌影响不大、无法透过血胰屏障的第1代头孢菌素的头孢唑林钠,不适宜胰腺炎病的治疗。(4)选取利尿药。肝硬腹水行螺内酯片治疗。治疗肝硬化腹水,单纯限钠,无法除低腹水量,需联用利尿药,螺内酯为此类病人常规采用的利尿药。可是高钾血症病人不能使用。作为保钾利尿药的螺内酯,其主要作用于肾脏的、远曲小管与集合管的皮质段和醛甾酮的竞争,促进氯离子(Cl-。)、钠离子(Na+)的排出。因K+排出降低,Na+-K+的交换机制受阻,导致血钾上升,高钾血症疾病不可使用螺内酯。
(1)碳酸氢钠和阿司匹林联用。作为酸性的阿司匹林与碱性的碳酸氢钠两者联用,将形成中和反应降低药效。并且,碳酸氢钠对尿液有碱化作用,会加快阿司匹林的排泄、减少血药的浓度,两者不可联用。(2)多价阳离子药物和喹诺酮类抗茵药联用。铝碳酸镁片和环丙沙星片联用。含铝、铁、钙等多价阳离子的铝碳酸镁片相似的制剂,可减少胃液的酸度、降低喹诺酮类药的吸收。并且多价阳离子能够和喹诺酮类的药螯合,皆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的吸收,因此含铝、铁及钙等多价阳离子药物不可与喹诺酮类药联用。
(1)胃黏膜保护药与抗茵药物联用。蒙脱石散剂与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用。蒙脱石散剂可固定与清除多种病原体及毒素、起到加强与修复消化道其黏膜屏障的作用。临床常把它与抗菌药物相结合用于细菌性腹泻的治疗,及两者混合灌肠、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可是因胃肠道不吸收蒙脱石散剂,口服或灌肠之后将覆盖于肠腔表层产生保护膜,令抗菌药物无法发挥影响。且抗菌药与蒙脱石散同服将被其吸收伴粪便排出。所以口服及灌肠药与蒙脱散联用,将影响药物吸收。务必于蒙脱石散1h前联用其他药物。(2)碳酸氢钠和红霉素肠溶片联用。作为碱性抗生素的红霉素,于胃酸内易被破坏。尽管碳酸氢钠增强了生物的利用度及抗菌活性、减少了胃酸及降低了红霉素的破坏。可是在pH值较高的肠液内、红霉素的肠溶衣材料易溶解,红霉素首先可抗酸然后进入肠道方可溶解发挥影响。红毒素肠溶片与碳酸氢钠联用,肠溶衣将提前溶解,胃酸破坏红霉素降低药效,二者不易联用。(3)铁剂与质子泵抑制药联用。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和琥珀酸亚铁缓释片及阿莫西林胶囊联用。作为质子泵抑制药的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为出血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规用药,可抑制胃酸分泌、控制出血与缓解疼痛及促进溃疡愈合。此症常伴贫血,医生常行铁剂,可铁剂在十二指肠与空肠的近端、以亚铁离子的状态被吸收,提高铁剂溶解的胃酸利于铁的吸收。而奥美拉唑可降低胃酸的分泌,二者不宜联用。
(1)抗茵药物与活茵制剂联用。当诺氟沙星与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用时,因双歧杆菌可抑制及清除肠道致病菌、调节菌群均衡的作用。可是,诺氟沙星为敏感抗菌药,诺氟沙星将抑制及杀死双歧杆菌的活性,降低药效。因病情务必应用抗菌药,双歧杆菌与抗菌药相差2h服用。一些对抗菌药不敏感的的益生菌可同时联用。(2)抑酸药与铋剂联用。奥美拉唑肠溶与胶体果胶铋胶囊联用。奥美拉唑可提高胃内pH值,铋剂若保护溃疡面及充分发挥抗幽门螺杆菌影响,务必与胃酸反应产生铋盐于胃黏膜上沉积,故二者不可联用。必须联用时错开。(3)西咪替丁和硫糖铝联用。西咪替丁片和硫糖铝分散片。在酸性pH<4环境下与胃黏膜蛋白质方可络合的硫糖铝,由氢氧化铝、八硫酸蔗糖组成,可产生黏性凝胶长达6h之久的帖服于上皮细胞与溃疡口,保护胃黏膜、覆盖溃疡。可西咪替丁却令胃内的pH值增加且制约胃酸分泌,正常状况下两药不可联用。
合理用药,为疾病治疗的先决条件。因临床医生受自身知识制约,对药物综合知识难于恰当应用,导致不能合理用药。对此弊端,可通过药师提供专业药学知识、医生与临药师协作进行病人药物治疗的拟定方案,实现科学用药。
[1]贾公孚.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李峰.消化内科用药的合理性研究[J].中华医学,2009(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