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抑郁状态患者的接触与交谈

2011-08-15 00:53:40邱木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8期
关键词:痛苦状态护理人员

邱木红

吉林省通化市海龙精神病医院,吉林通化 135007

当今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人们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良好的心态达到最佳的自我表现形式,以适应当今社会。但是面对生活、学习、社会等方面不断涌现出来的困难和问题,每个人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有的人则会表现出痛苦、无奈、困惑和迷茫,而抑郁症是后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因此,随着抑郁状态患者的增多,在临床上也给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护理好这些抑郁症患者,使他们能够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也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从事精神护理23年,现将与抑郁状患者接触及交谈的几点体会报道如下。

1 与抑郁状患者接触及交谈技巧

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抑郁症患者常对周围莫不关心,始终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世界里,而有效的接触及交谈,是了解和掌握抑郁状态患者的主要途径。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勇于为精神科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具备精神科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医学知识,社会知识,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在工作中要做到仪表端庄大方,说话态度和蔼可亲,举止行为文明礼貌,让患者感到护士的可亲、可敬、可爱,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 了解和掌握患者的一般情况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只有正确的运用接触及交谈的技巧,才能全面了解其特点和需要,并通过合理心理支持和帮助,使患者早日从悲观紧张、恐惧、烦恼和不安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使他们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地配合医疗和护理工作,勇于面对疾病,同疾病做斗争,使自己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熟知患者的抑郁状态症状,其中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治疗和护理要点。掌握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个人特征、生活习惯和发病经过。做到心中有数,既要知道患者属于抑郁状态共性特征,又要清楚患者病情的个体差异,并善于从患者的举止言谈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真正做到“因病施护,因人施护”。

充分尊重患者人格尊严,体会其心境,抑郁状态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痛苦,面带愁容,需要在言语态度、行为举止上让其感受到尊重与重视,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痛苦情绪。对所有患者平等相待,尤其在举止行为上不要讥讽和嘲笑,言语态度严肃适度,尽量设法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对其不合实际的无礼要求,要运用委婉的语言加以解释。同时要同情和体谅患者的内心痛苦,从抑郁状态上来说,精神上的痛苦比肉体上的痛苦更加难以忍受,患者常常陷入深深的自罪、自责当中无法自拔,又不愿向医护人员倾述,此时护理人员要从其反常行为中体验其内心的痛苦,静静的守护,以在其内心引起共鸣,使患者主动向医护人员敞开心扉诉说痛苦。

2 特殊病例

患者王某,男,28岁,抑郁状态,整日情绪低沉,独居一处,不与他人接触,有时用手捶自己、认为自己有罪,还不时的痛哭,曾用被单做绳自杀,被护士发现及时制止。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除给予安慰和劝导外,还应耐心的与之交谈,引导鼓励他抒发内心情感,说出自己的痛苦,经过与患者多次的接触和交谈,患者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原来患者与妻子两地生活,妻子在送孩子途中不幸遭遇车祸,造成小腿骨折,患者自责,说自己没本事,没有照顾好妻子,是自己的罪过对不起妻子而产生自杀的念头。这时护理人员主动稳定患者的情绪,告诉他一切事情是无法预料的,并指出他是家庭的核心和支柱,应该负起责任,勇敢地面对生活中不幸,患者很受感动,从此打消自杀的念头,积极配合治疗很快痊愈出院。

采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开导患者很重要。善于交谈,正确运用语言的艺术,合适的语言往往给患者以亲切的、温暖的感觉,正确运用医学的心理学知识,采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加以了解和掌握患者的苦恼和忧患,以便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语言的表达能力,真正起到“良言一句之暖冬”的效果。

3 讨论

所谓抑郁症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少,严重者伴有自杀的意念和行为。此病可导致患者悲哀失望,自我评价过低,个人功能被忽视,社会功能受损,最严重者走上自杀的绝路。

抑郁症患者持久的负向看法常是不自觉的,尤其是在疾病的恢复期。随着病状的控制、认知能力的恢复,精神症状的逐渐减轻,他会清醒的认识到疾病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和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就开始担心自己能否像以前一样的学习和生活,社会是否接纳,人们会不会歧视他,疾病能否复发等,因此面对人们正常的目光而紧张恐惧。护理人员要经常组织患者参加有益的工娱活动,调动其情绪,阻断负性思考。如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合理的疏导,很容易导致其情绪再次低落而自杀。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预防方法,帮助他回顾自己的优点长处等正向看法,战胜悲观消极情绪,鼓励他参加有益的工娱活动以增加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帮助患者学习减压技巧,告诉他们应如何解决。人生活在社会中,压力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这就需要人们以恰当的方法加以面对,进行减压以保持心理健康,控制不良情绪的发生。例如可采取面对挫折和痛苦时有意不去注意它们的注意力转移法;把伤心、烦恼的事向亲朋好友诉说,以疏泄自己内心痛苦的疏泄法;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的比较法等来恢复自尊和自信,提高自身价值。

与抑郁状态患者的交谈,护理人员必须拥有高度的责任感,过硬的技术及优质的服务态度,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有高度的信任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减轻他们的抑郁情绪,最大限度的取得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合作,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寇颖秋,李白雨.浅谈与特殊患者沟通的技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4):201.

[2]孙丽岩,王力非.抑郁症的护理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4(2):66-69.

[3]杨云秀.浅谈抑郁症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21(18):2500.

[4]周玉琴,金虹.心理应激与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0):75.

[5]刘风.浅谈特殊患者护理时的沟通技巧[J].青海医学杂志,2009,39(7):53.

猜你喜欢
痛苦状态护理人员
降低“支付痛苦”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谁痛苦,谁改变
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36
分担痛苦
状态联想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痛苦力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5
热图
家庭百事通(2016年3期)2016-03-14 08:07:17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