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珍,张磊昌,王宝安
(1.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卫生院,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530700;2.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咽部疾病的10% ~20%[1],按病理表现主要可分3种:慢性单纯性咽炎(咽粘膜慢性充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粘膜及粘膜下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增生)、慢性肥厚性咽炎(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肥厚,粘膜下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干燥性及萎缩性咽炎(常继发于萎缩性鼻炎,初期粘液腺分泌减少,继因粘膜下层慢性炎症致粘膜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可有干痂附着)[2,3]。笔者从 2005 年 6 月至2008年10月运用针刀治疗该病43例,取得较好疗效,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所诊治的43例病人均为我科的门诊病人,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39.23±4.2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5±2.45)年。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好转标准》[4]制定:①常见于年龄20~40岁,常见职业为老师;②发病绶慢、全身无症状;③咽痛;④咽喉镜检查:粘膜弥漫充血、增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红肿,呈颗粒状分布或融合成块,咽侧索充血肥厚。
患者俯卧位,胸部下垫枕,在第3、第5横突及胸背的压痛、硬结、敏感反应点等处确定治疗点。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液实施局麻,而后用1型4号针刀,令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皮肤病刺入,在骨刺点作切开作纵行疏通剥离,在其它点作切开剥离手法。术后用创可贴保护针眼。针刀后用手法治疗,用揉、捏、推、按、点穴等手法充分放松背部肌肉、韧带,以松解粘连。每周天治疗1次,连续6次后观察治疗效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慢喉痹的标准拟定[5]: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咽部充血水肿消失;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咽部充血水肿基本控制;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咽部充血水肿明显减轻;无效:症状改善轻微或无改善,咽部充血水肿无明显减轻。
经连续6次治疗后,治愈21例(48.84%),显效15例(34.88%),有效 6例(13.95%),无效 1例(2.33%),总有效率97.67%。
李某,女,41岁,小学教师,于2007年9月13日就诊。自述患慢性咽炎多年,咽喉部疼痛、有异物感,声音嘶哑,讲话过多及食用刺激性食物、吸入刺激性气体后加重症状,曾服用多种抗生素及中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查:咽部黏膜充血肥厚,可见大量增生的淋巴滤泡,有的滤泡连续成簇。诊断为慢性咽炎。遵上述方法连续治疗6次后咽部症状消失,检查咽部无充血,无淋巴滤泡增生,病理涂片无任何炎性细胞,随访2年未复发。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属“喉痹”、“梅核气”范畴,概因治疗未彻底或温热病后未清或食辛辣致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咽喉所致气血凝滞。中医古籍对该疗法亦有涉及,如《儒门事亲》载:“大抵治喉痹用针出血最为上策”。《外科发挥》载:治喉痹,以“刺患处,出血最效,否则不救。针少商亦可,不若刺患处。”针刺能疏通经络,化瘀止痛,扶正祛邪,使经气顿畅,凝滞顿流,病除更速。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因主要包括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化、长期鼻咽部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理化因素刺激等。针刀治疗慢性咽炎的原理,笔者认为朱汉章[6]提出的电生理相关学说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解释:电生理线路系统是一个生理系统,它和人类的疾病密切相关。电生理线路系统的线路是电路,它就会像普通电路一样经常出现故障,普通电路出故障会引起电机失灵,电灯熄灭,而电生理线路出现故障,就引起疾病。电生理线路系统的线路经常会出现以下5个方面的故障:第一为短路,第二为断路,第三为电流量的不正常减少,流速的不正常减慢,第四是电流量的不正常增加和流速的不正常增快,第五是电生理系统的不正常放电。这5种电生理故障会导致机体相应组织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出现相应的疾病。小针刀通过对第3、第5横突及胸背的压痛、硬结、敏感反应点等治疗点实施刺激,调节局部电流量,促进相应组织功能障碍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咽炎的目的[7]。
针刀治疗是典型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即有针刺的作用,又有手术刀切开或剥离的作用,应用针刀治疗慢性咽炎,效果理想,副作用少,省时省钱,易为基层群众接受,值得推广。
[1] 胡雨田.耳鼻喉科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3-165
[2] 田道法.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44
[3] 舒怀.眼、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95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08-30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6
[6]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8-203
[7] 李娜.咽耳鼻喉与口腔科常见疾病诊治[M].北京:人民军事出版社,2007: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