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强 戎世禄 吴 博
一、解决好基层教育“多乱杂”与主题教育易受冲击的矛盾。长期以来,基层教育内容多、科目杂、随意性大,主题教育受冲击的现象一直难以根除。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握好主题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内在联系,统筹工作没有做到位。用主题教育统领和带动其他教育,是促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的有效途径。
以主题教育为主线,贯穿各项教育。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安排和部署各项教育,坚持做到:目标一致起来——按照总政要求“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行使命深入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无论在组织主题教育还是其他教育时,都注重把根本点始终打在“信念”和“使命”两个问题上;过程贯通起来——在主题教育中加深理论灌输,用主题教育为其他教育搞好理论铺垫,将其他教育部分内容纳入主题教育小课辅导,用其他教育延伸和拓展主题教育效果;格调提升起来——用主题教育的大道理、大理论辐射其他教育,使主题教育中的大道理管住其他教育中的小道理,将其他教育的理论水平提升起来。
以主题教育为主体,合理统筹教育。充分行使旅团开展教育的“四种权力”,加强对教育内容的统筹管理。行使对教育内容的调整权,对同时接受的多项教育任务,找出内在联系,相近的结合,重复的删减,使教育内容化繁为简;行使对教育时机的选择权,区分轻重缓急开展教育,对不紧急的教育选择有利时机进行,避免抢时间、赶进度;行使对形式与方法的决定权,满足官兵对教育形式的要求,增强主题教育感染力;行使对经常性思想教育的自主权,能纳入主题教育的结合起来组织,能通过主题教育解决问题的不再安排其他教育,真正使各项教育向主题教育聚焦。
以主题教育为主阵地,盘活教育资源。适应新时期官兵现实需求,在教育资源上内挖外引:积极构建拓展以军营广播网、有线电视网、政工网、LED电子屏网为一体的主题教育“四网”平台,彼此互通相连、终端触及营连,不间断地教育启迪官兵;邀请驻地党政领导和院校的专家学者及战士家长作专题辅导报告,提升部队主题教育质量和水平;组织参观驻地红色资源、大型国企单位,让官兵在耳闻目睹中感受教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解决好政治教员能力素质与主题教育质量要求不适应的矛盾。部分基层政治教员在授课时“大道理讲不透,空洞乏味;小道理讲不活,难入兵心;歪道理驳不倒,难以服众”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必须着眼能力素质与教育任务相适应的原则,不断增强政治教员能力素质,推进主题教育向深层次开展。
注重培养提高。按照“集中培训学一点、岗位锻炼悟一点、领导上级传一点、各级会议看一点”的政治教员能力素质培育“四点”途径,组织基层政治教员参加上级培训和到兄弟单位参观见学;按照“政工首长包营、政治机关到连”的形式,通过结对子、交任务、给方法,促进政治教员素质能力的提高;利用政工会、教育准备会等有利时机,组织政治教员轮流上台授课,把优质课刻录成光盘作为学习资料下发基层,作为教员提高素质的“蓝本”。
严格素质考评。定期组织以临场授课、撰写政研文章、计算机操作、政治教育基本常识、军事基本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教员能力素质比武,来检验基层政治教员施教水平,评选优秀政治教员标兵;在对先进给予表彰奖励的同时,对排名靠后政治教员进行通报批评,通过奖优罚劣促进政治教员队伍能力素质全面提高。
三、解决好外训时间增长与动态条件下主题教育实施难的矛盾。随着军事训练任务转变,部队处于野外动态条件下的时间增长,教育时间难保证、人员难集中、计划难落实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的突出矛盾。对此,要坚持通盘筹划、科学实施,使教育紧随任务走、课堂跟着训练移,不断增强主题教育实效。
坚持统放结合,严抓制度落实。坚持教育部门总体计划、基层结合实际各自安排的原则。由政治部每月制定下发总体计划,明确教育任务、目标要求。各分队结合自身实际,细化教育计划,对授课方式、配合活动等自主确定。当教育和训练发生冲突时,按照“可串不可占”原则,灵活调整教育内容和时间,见缝插针地搞好教育落实。
注重环境熏陶,坚持融入生活。注重把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到工作生活,按照“处处能看到、时时能听到”的标准,加强野外驻训营区环境建设。利用横幅、标语、板报等载体,在外训点广泛设置核心价值观标语牌、宣传栏;利用现地石头、树枝、沙砾等,以主题教育为素材,塑造“地表文化”、“石头文化”、“营门文化”等文化景观;利用野战政工方仓车开设战地广播,播放时事新闻、宣传教育理论,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对主题教育的理解认同。
结合训练任务,深化教育效果。注重教育阵地前移,把训练场当作开展主题教育的大课堂。结合专业比武,广泛开展“创破纪录”、岗位练兵、“双争五评”活动,把组织评先创优与落实军事训练问责联动起来,形成“训好有功、训差有罚”的生动局面,让官兵在争先创优氛围中,真切感受自身价值所在、使命所在、荣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