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星鸿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模式三题
苏星鸿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概括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推动中国模式的创新发展,以全球视野认识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这是探讨中国模式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中国模式;科学内涵;创新发展;世界意义
中国模式基于中国道路的客观事实和中国经验的系统总结而产生,其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探讨中国模式的发展逻辑,抓住“十二五”这个特殊的战略机遇期,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完善中国模式,进一步彰显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中国模式必须着力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尽管中国模式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但我们认为中国模式是一个事实命题、实践命题和价值命题相统一的综合命题。确证这一重大命题的依据有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轨道,这是讨论中国模式的客观基础。二是在理论探讨中,人们从各个方面积极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形成了讨论中国模式的主观基础。三是中国在积极务实地发展和完善中国模式,这是讨论中国模式的实践基础。四是中国模式在国际上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这是讨论中国模式的国际背景。既然中国模式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存在,我们就必须以高度的理论自觉认真总结和提炼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牢牢掌握中国模式的话语权。
一是基于中国经验讨论中国模式。要全面总结自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但主要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因为中国模式生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中国经验总结和概括中国模式,要力戒把经验和教训对立起来的不足,避免单纯强调历史因素或者强调现实要素极端性,也不能片面地停留在仅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去概括和解答中国模式,这些表面化和简单化的做法难以触及中国模式的实质。[1]在坚持整体论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跨学科研究,把历史传统和现实改革结合起来,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价值等各方面要素的内在关联,才能深刻把握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进而认清中国模式的实质。
二是基于中国道路讨论中国模式。以下方面值得重视:一是中国模式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二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模式的领导核心。三是以人为本、创新进取、发展第一、共同富裕是中国模式秉承的基本价值理念。[2]四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完善中国模式的政治保证。五是“四位一体”的战略格局是中国模式的基本架构。在经济建设中,其主要内容是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取向的价值目标,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调节方式,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制度。在政治建设中,主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文明建设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大政治制度构成的政治制度体系,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渐进式改革策略。在文化建设中,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形成公有制和民族文化为主体、世界文化多样性为背景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社会建设中,主要是党、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互相支撑的社会运行体系,民主、法制、道德和行政手段互相配合的社会管理体系。[3]六是中国模式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七是中国模式在国际社会中表现为在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前提下,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推动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发展,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发展目标。八是中国模式代表着社会主义全球化,昭示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讨论中国模式必须把上述方面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看待,才能全面把握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
三是基于全球格局讨论中国模式。我们要把中国模式置于欧洲模式、华盛顿模式、东南亚模式、拉美模式、苏联模式、越南模式等多元参照系中,在多维比较中找到中国模式的合理定位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中国模式的理论解释力和提升其在世界历史中的价值。通过和其它模式的比较性研究,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本质规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普遍趋向,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中国模式既符合人类文明的共同特征和普遍逻辑,又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和个性特点。因此,任何以中国模式的个性特色否定人类历史的普遍逻辑和以所谓的“普世价值”代替中国模式本质规定的说法和做法,都不符合中国模式的实质。
任何一种模式的生成,都不是一种自发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一种积极的理论构建过程。任何模式的构建都必须建立在积极务实的实践探索基础上,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中国模式更是如此。肯定中国模式的尚未定型和不够成熟,这种理性的态度不仅给讨论中国模式留出了应有的理论空间,而且给中国模式的创新发展留出了必要的实践空间。认真对待中国模式面临的来自自身和全球的挑战,在解决各种现代性问题中创新发展中国模式,是今后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艰巨任务,也是解答人们对中国模式的各种质疑和困惑的根本途径。
诚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优势和活力,奠定了今后我们完善和发展中国模式的坚实基础。然而,随着我国进入“十二五”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各种复杂的现代性问题全面暴露出来,中国模式面临着来自自身的全方位的挑战。在经济建设中,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需求尤其是内需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劳资矛盾紧张。在政治建设中,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的权力监督不够,腐败问题依然处于高发期,社会多元主体的政治参与高涨,政治稳定的风险增大。在社会建设中,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的两极化,社会流动的相对固化,民生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治理问题。文化建设中,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的适应和变革,核心价值观的重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上述这些问题都属于“成长中的烦恼”,其出现除了有现代化本身的原因外,也与我们在现代化起步阶段策略选择的某些不足有关。只要发展,就会有问题,而且在发展中问题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否定中国模式的成绩,也不能因为中国模式的成就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只有在积极务实的迎接挑战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模式,才是对待中国模式的理性态度。
从全球背景看,中国模式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就更为严峻。在“资本逻辑的打压”下,中国模式成长的国际环境并不理想。在全球化不断加剧的当代社会,中国的发展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人类面临的粮食、人口、能源、环境、气候、反恐、海洋开发等全球性问题给中国发展带来外在压力,需要中国去面对,来自于自然和社会的各种风险给中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在经济建设中,这主要表现为对我国综合国力、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发展结构以及人力资源的挑战,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有些国家至今拒不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主体地位。在政治建设中,主要表现为对我国的国家政治安全、国家主权、政府执政能力的挑战,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政治发展的成就,经常用“中国责任论”和“中国威胁论”来指责中国的政治发展。在文化建设中,主要表现为西方国家“普世价值”的渗透严重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社会建设中,主要表现为全球治理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挑战。可见,中国模式在创新发展中真正走向成熟,确实任重道远。
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现代性问题的挑战。现代性问题是任何国家实现现代化都无法回避的普遍性问题。但是,特殊的历史境遇和现实国情使得我国的现代性问题具有复杂性、叠加性、多变形和不可复制性。前现代性问题、现代性问题和后现代性问题共同浓缩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而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不够高的现实国情,传统落后思想和外来腐朽思想的干扰,我们在解决现代性问题上经验的缺乏,又使得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异常棘手。除了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外,再没有更好的途径解决我们面临的现代性问题。今后,在经济建设中,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实现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在政治建设中,要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步伐;在文化建设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其转化为公民自觉认同的基本信念并在实践中自愿遵从;在社会建设中,要切实解决好社会公正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国富的基础上实现民富。现代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中国模式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我们坚信,在解决现代性问题过程中,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必将更加凸显,其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中国模式已经超越了中国的本土视野,成为世界文明进步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不可低估。中国模式从理论上否定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资本的逻辑”的神话,证明了现代化应当有多种模式而不是一种模式,表明了文明的多样化是人类进步的必然状态。在实践上,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同时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实现包容性发展,本身就是对西方国家“资本的逻辑”构筑的霸权逻辑的有力抵御和制约。所以,探讨提高中国模式的真理魅力和价值蕴涵,提高中国模式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不仅有利于全球化向着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发展,也有助于人类文明向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行。
一是中国模式坚持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能够成功引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具有借鉴意义。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一方面遵循人类现代化的普遍逻辑,一方面强调中国历史境遇、文化背景、国情特点等方面的特殊性,正是这种基于普遍性基础上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才使得中国模式成为一个国内外热议的命题,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具有一定启示。如果以中国模式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否定中国模式的普适性,把其仅仅看做一个地域性、特殊性的孤立存在,就会陷入抽象特殊主义的泥潭,这不利于发展和完善中国模式。相反,如果以现代化的普遍性逻辑否定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规定,就会使中国模式讨论陷入抽象本质主义的窠臼,从而产生把中国现代化等同于西方现代化的谬误。[4]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逻辑看待中国模式,显然,中国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一种比较成功的模式,其特殊性中包含着人类现代化的普遍逻辑,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邓小平就曾说过:“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5]135比如,中国在脱贫、引进外资、科技创新、走出去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就具有借鉴价值。
二是中国模式坚持了理论和实际具体地历史地统一,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生动诠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昭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美好发展前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在苏东剧变之际,资强社弱的暂时现象迷惑了众多人的思想,一时间“历史终结论”泛滥全球。然而,中国始终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在默默学习西方文明成果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于形成了令西方人刮目相看的中国模式。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人不得不认真对待和研究中国模式,这难道不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无奈认可?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东方发展中国家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邓小平说:“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5]225今天,我们应该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讨论中国模式,这样在中国模式的一些重大方向性问题上才能更加理性,在今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模式的过程中才能更加自觉,才能更加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美好发展远景。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踏实认真的苦干行动,更需要坚定自信的精神和勇气,特别是在危难之际的不懈坚守、在兴旺之际的忧患奋斗、在关键之际的创新胆略,这种志气和信心对于发展和完善中国模式至关重要。我们坚信,只要始终坚持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科学社会主义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三是中国模式坚持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不仅维护了我国国家核心利益,而且在国际上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并对世界持久和平和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昭示着人类全球化的美好前景。独立自主是中国模式生成的根本动因,对外开放是中国模式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的共同作用使中国模式具有无穷的价值魅力和发展潜力。如果把中国模式置于人类全球化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可以说中国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的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力,为全球化进程中增添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元素,正在改写着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格局,其世界历史意义是不容否定的。中国模式是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模式,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的模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模式。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模式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中国在解决全球化问题方面的贡献会越来越大,人类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对中国模式的研究,我们中国人最有发言权。坚守中国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模式,努力阐释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这应当成为我们研究中国模式的基本态度和重大任务。□
[1]衣俊卿.“十二五”——中国模式走向成熟的机遇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3-9.
[2]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5).
[3]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1).
[4]吴波.中国模式的价值与未来[N].光明日报,2010-12-2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彭安玉
D616
A
1004-1605(2011)05-0021-04
本文为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网络文化境域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研究”(批号为10XKS0016)的阶段性成果。
苏星鸿(1969-),男,甘肃庆阳人,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