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生
希望多些“慢学者”
刘根生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说自己一直秉持着“慢”理念:不依赖速度竞争,追求科研质量。“慢学者”一词,也由此出现在报端。有媒体则呼吁:我们需要更多“慢学者”。
可以说,科研有如农业,得慢慢积累,老实耕耘。就如种子从发芽到谷粒成熟,得经过生根、长叶、分蘖、穗分化、孕穗、开花、灌浆等过程,每一个生育期对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养分等外在条件都有不同要求,你得顺应规律,精心呵护,懈怠不得也急不得。故而我们看到,重大发现也好,重大创新也好,都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所谓“偶然得之”,也不是“天上掉下馅饼”,而是“水到渠成”,或说是长期探索研究之后一种必然收获。因主客观条件问题,或许“长期积累”也未必有“偶然得之”,但没有“长期积累”,则绝不会有“偶然得之”。我们为何希望多些“慢学者”,也无非是呼唤科学界能少些急功近利,把科研质量搞上去。
先前,《南方人物周刊》在介绍饶毅教授时称:对科学,这个科学家很挑剔。他喜欢说,“做科学,要有点品位”。所谓品位,一个主要意思是:矿石的品位是指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百分率,含量百分率愈大,品位愈高;“科学的品位”,自然是指科研原创性及技术增值程度。原创性高,技术增加值大,“科研的品位”就高。诚如饶毅教授所言:比较有创造性的东西,思路方法很巧妙的,就比较有品位;不能只想着发论文,而是要想,有新鲜东西出来,回答一个重要问题。饶毅这些言论也告诉我们,“慢学者”之慢,不是做事慢慢吞吞,拿着薪水不出活,而是以求真务实态度潜心学术,追求科研质量,或说是提升“科学的品位”——增强科研原创性及技术增加值。
有种现象在不少地方及科研单位都存在着:“短、平、快”,成果比较多,跟踪模仿多,原创性大成果少,一句话,“科学的品质”不高。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每年论文发表数量已超过10万篇,专利超过了 6000件,世界排名绝对“数一数二”。然而,这些科研论文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原始创新包括核心技术方面依旧很缺乏。从治学精神和方法上找原因,主要就在于缺乏积累,太专注于比速度比数量了。有些学者每每有点小成果,就赶紧写论文发表,数量不少,质量却上不去。这就好比把种子埋进土里后,三天两头就刨开来看看发芽了没有,或者苗刚冒出土就拼命往上拔。这样做,看起来“快”,其实是“慢”,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如此这般,也是在浪费智能、浪费资源。
有人说,做“慢学者”道理谁都明白,真要学者们都奉行此理念,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比如当年陈景润在十年内没有发表过论文,按照目前学术评价标准,陈景润不仅当不上教授,连饭碗可能都会成问题。在惟多惟快考核机制逼迫下,不少学者只好参与到学术垃圾制造行列之中。学风日益浮躁,大大加剧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现象。为改变这种现象,人们也已开了许多方子。比如与国际接轨,采用同行评议、匿名审稿、论文代表作制度,实现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比如把学术资源分配权交给专家学者,而不是由行政领导说了算。问题是,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方式不能只说不做。只要有利于提升“科学的品位”,就应大胆去试。瑰丽的学术之花,只会绽放于宽容的学术土壤之上。
作为学者,也应适当超越功利。人对利益的追求大致可分为两种: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对于现代科研工作者来说,外在利益主要指晋升、待遇、荣誉、科研基金等等。内在利益,则主要指人生追求、内在情怀、个人兴趣,它是一种价值理念。科学家也是人,也有外在利益需求,但不能让外在利益占主导地位。在科学研究中,处理好快与慢关系,提升“科学的品质”,还需要有更多学者能以内在利益为主导,而不要总被外在利益牵着鼻子走。否则,就算科研考核评价机制改进了,也难以做到“当慢则慢”。卓越者之所以卓越,不仅在于其创造能力强,还在于无论社会环境和风气如何,他们都能凭借理想信仰超越功利,坚定地走正确的路。□
(作者单位:南京日报理论评论部)
责任编辑:张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