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奕
(南京政治学院 政治理论一系,江苏 南京 210003)
近30年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研究回溯与展望
郑 奕
(南京政治学院 政治理论一系,江苏 南京 210003)
近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术氛围的活跃,中国传统和谐思想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研究从最初略有涉及,到逐渐丰富,进而渐趋系统化,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梳理近30年来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研究历程,总结问题,展望未来,可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传统;和谐;回溯;展望
近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术氛围的活跃,中国传统和谐思想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传统和谐思想研究从略有涉及,到逐渐丰富,进而渐趋系统化,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特别是随着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者们更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进行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者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前者,其中很多观点至今仍然很有价值。这是近30年来传统和谐思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中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注重天与人的和谐,这其中以《易传》为代表。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既承认天与人的联系,也承认天与人的区别,以天与人互不相违为理想;“主张尽力解决天与人的矛盾,以达到天与人的和谐”[1]。罗国杰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五卷本更是将“民族和睦、四海一家”、“乐群贵和、尊礼重义”与“家庭和睦、孝慈友恭”列为中华传统德行的条目。认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注重国家民族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的优良传统道德。魏英敏先生在论述中华民族精神时认为: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但又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焦国成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追求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3]唐凯麟教授在其著作中认为,儒家思想对人的价值评估一直以来遵循“和谐的人”这一整体思维,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三重关系。[4]郭广银教授认为,中华传统伦理尤为强调推己及人的人际和谐,人际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齐,泰山移”,但并不是一味追求简单的一致。[5]杨明教授认为:“中和之道,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哲学和生存智慧。”[6]樊和平教授认为,中国伦理提倡“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主张通过立己立人,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地。[7]
30年来,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思想派别为标准梳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如张文的《和——儒学的最高境界》(《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4期),汤一介的《“太和”观念对当代社会可有之贡献》(《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叶秀山的《和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理想”》(《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2期),成中英的《儒家和谐论的六个层次》(《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杨明的《中国佛教伦理文化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8期)。著作如朱贻庭主编的《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舒大刚、彭华的《忠恕与礼让——儒家的和谐世界》,等等。张文在《和——儒学的最高境界》中认为:儒学所谓的和是以和谐为中心的综合性概念,包含了差分、冲突、融突、整合四个不同要素;并认为儒学之和包括四个层面,即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之和,其价值最终是与己和乐、与人和处、与社会和融、与天地和德。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由小及大逐渐发散的过程。汤一介先生在《太和观念对当今社会可有之贡献》中提出了儒家“普遍和谐”的观念,认为儒家思想中的太和观念包括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四个方面,这就形成了儒家“普遍和谐”的观念。叶秀山先生则将儒家的“复礼”作为其思想核心,认为正是通过这样的理念才将人间的秩序重整,而重整的结果即是和谐。[8]成中英先生则将儒家的和谐论分为太和、义和、中和、人和、协和、共和六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概念都代表了自然物之内及自然物之间的活动、人的活动、群体的活动,以及国家和世界的活动。[9]笔者在2009年的一篇论文中也概括了儒家和谐思想中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及和谐社会的理想图式五个方面的内容。[10]
二是以历史人物为线索梳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如:张伟华、綦俊霞的《孔子的和谐意识及其现代价值》(《管子学刊》,2005年第2期),黄明同的《孙中山大同社会建设蓝图及其启示》(《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苏永利的《论孔子和谐思想的有限性》(《江汉论坛》,2008年第2期),等等。张伟华、綦俊霞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个人自身四个方面总结了孔子的和谐思想,认为这些思想经过辩证地扬弃就可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启迪和借鉴。苏永利先生认为,孔孟儒家学说的人文价值取向过于明显,要做到真正的身心内外和谐,需要与道家的“主静”相互补充,阴阳互补才能达成人们身心内外切实和持久的和谐。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将历史人物的修身治国理念与传统和谐思想联系,从其治国理念中吸取和谐思想的因子,再结合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总结出合理的思想内涵。
三是整体地研究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如:肖群忠的《“小康”“大同”与“政通人和”——传统社会政治理想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齐鲁学刊》,2005年第6期),林建材和杨义芹女士的《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及其现代内涵》(《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钱广荣教授的《中国传统和谐观的多层多级内涵及现代认同》(《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唐凯麟教授的《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杨明教授的《中国传统和谐观的内容特质与时代意义》(《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3期),王小锡教授的《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伦理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等等。唐凯麟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内涵体现在三个基本命题上,它们分别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礼之用,和为贵”和“致中和”,“无过无不及”。杨明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是以儒家和谐思想为主流的,主流中又是以儒家的中和思想为核心,包括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突显“和而不同”,二是追求整体和谐,三是注重自身和谐。[11]钱广荣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和谐观内含恰当与适中、和睦与团结、附和与随同等具有“级差”性质的涵义,其核心观念和价值倾向是强调存在差别和矛盾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处于相依共存、协调发展的状态。在著作方面,有张立文的《和合学》,张小平主编的《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吴松主编的《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等等。这些著作不仅明确提出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在内容上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作了不同程度的概括与梳理。
以上研究成果之共性在于:都是以传统和谐思想为立足点分析和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问题,从传统中吸取养分来启发和指导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如:肖群忠教授认为,和谐社会的实质内容和建设目标应体现为“政通—人和”两个方面;儒家“小康”、“大同”的社会理想图式要求我们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要区分现实政治治理的“善治”与和谐社会道德理想两个层次;传统民众“太平盛世”、富而均平的追求也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时把公平正义作为重要价值目标来追求。[12]张立文教授运用中国传统和谐的智慧,确立了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为五大中心价值的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以更高的角度全面回应和化解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从文化视野、和平祈求、幸福期望观照文明冲突。张小平先生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内容、价值、特征出发,归纳出当今天人合一、群己和谐、身心和谐的价值追求。[13]林建材先生和杨义芹女士则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四个方面提出在中国古代斗争哲学与和谐哲学一直存在。“和谐是在解决矛盾的动态运动过程中实现的,因此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尽管在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旧制度下根本无法实现,但却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14]王小锡教授则将传统民生思想与和谐思想结合在一起,认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有重视民生、保障民生的思想因素;重民生是方式方法,重和谐则是归宿与目的。[15]
回顾近30年来有关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研究,明显感觉出传统和谐思想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青睐,但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千头万绪,简单定论实属不易。事实上,由于学者们的立场、方法、知识结构的不同,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研究仍然存在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
首先,从研究内容来看,以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为对象的宏观研究还存在需要深入的空间。从深度上讲,不仅要以一种思想派别为主,还应包括各家和谐思想的研究;不仅局限于伦理学范畴,而且要综合多学科、多方法来研究。2007年9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历时近两年,编撰完成了《和谐中国》一书。这部著作的上篇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和谐智慧,虽然只是该书其中的一篇,但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研究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著作。目前,仍然没有一本关于中国和谐思想的专著。而且当今学者大多把注意力投放到中国和谐思想的探幽发微上,忽略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近代的表现与发展。从已知的传统和谐思想研究材料看,研究成果普遍集中于以先秦为主的古代和谐思想,而这其中又以儒家和谐思想研究最多。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宏观研究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存在需要补充的空间。
其次,从研究结果看,存在着忽略历史背景分析和理论本身的误读。理论不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容易造成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误读,如对孔子的大同理想和小康社会的理解(现在有学者指出,孔子在《礼记》中所提出的大同社会并不是孔子当时所追求的和谐社会,他追求的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大同是孔子对过去的总结,孔子认为他所处的年代“大道既隐”,已经无法回到“大道之行”的国情了,所以他追求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爱有差等”的“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小康社会。如果不联系孔子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光从理论文本上看,很容易得出孔子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大同社会的结论)。近几年的传统和谐思想研究主要是采用重传承、重发展、重思辨、重价值判断的研究方法,从纵向上把握传统和谐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而对传统和谐思想作全方位的梳理与当今价值的考量。这样容易形成论的部分多过史的部分、理论的思辨多过史实考证的局面,是一种“刻舟求剑”式的研究方式。一段时期的思想总是一段时期的历史的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恰恰暗含了这段思想产生的由来。我们不能忽略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只有不遗忘历史这个大背景,才能真正把历史背景与思想史、学术史、社会史以及多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钩沉史事,考镜源流,形成历史与逻辑、史实与思辨相统一的研究结论。
最后,从研究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动机上看,要防止为了价值而价值的“价值主义”倾向。对一种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求真、求用和求善三种动机类型。以求用为目的的传统和谐思想研究,重在探讨传统和谐思想的价值与意义,倾向于对传统和谐思想的性质、内涵和作用进行研讨,目的在于通过解读传统和谐思想给追求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一种历史的理性提示和启发,给予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精神资源和价值动力。同时,也要防止对传统和谐思想断章取义,忽略对传统和谐思想“求真”的追求,而陷入“价值主义”的陷阱之中:可用的材料被保留,不利的材料被删去,欠缺的材料创造性地补充,使读者无法从这些研究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信息。我们主张以对历史的考据为基础,结合当事人思想的进步性和自身局限性等基本事实,给予和谐思想全面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反对为了迎合现实而断章取义,反对为了价值而价值。
在近30年里,作为改革开放以后逐渐独立出来的研究对象,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研究从最初略有涉及,到逐渐丰富,进而渐趋系统化,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我们需要联系实际、开拓创新,在世界和谐思想宝库中注入中华风格。对传统和谐思想研究的展望有三点:
第一,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研究面临着为整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智慧借鉴的历史使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关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和方法都是为了追求人己和谐、人人和谐、人天和谐,是和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国思想史也是一部不断追求和谐的探索史。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文化,也是历史最悠久且在当今仍然发挥着举重轻重作用的文化,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建设中华文化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又要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确立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的主体地位。因此,研究并宏扬和而不同、中庸之道、以大同世界为理想、兼容多重文化的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是我们每一个理论研究者面临的重大使命。
第二,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研究面临着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智慧借鉴的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蕴含着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要从个人自身、社会内部、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入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社会观。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并存。因此,批判地分析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吸收其可供借鉴的思想成分,从而为当代和谐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是学术界要担负起的任务。
第三,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研究面临着走向世界,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提供智慧借鉴的历史使命。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将“和谐世界”的理念推向了世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推动世界和平与进步的世纪重托和光荣使命。但是,让世界尊重并接纳中国风格的和谐观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和谐思想进行对话。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特别是中国传统儒家和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谐思想有着国情化的互通联系,但是与西方自由主义和谐思想却存在着诸多意识形态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现代化的问题。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研究应以历史与国情为基点,不拘泥于历史,跳出历史的束缚,就和谐世界问题与西方主流和后现代学派的学者进行交流,以构建和谐世界为目标探讨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共识。历史的发展证明,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对西方的文化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也可以跳出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走向世界,赢得共鸣,为创造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1]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43.
[2]魏英敏.简述我们的民族精神[J].探索与求是,2003(7/8).
[3]焦国成.试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5).
[4]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9-92.
[5]郭广银,杨明.传统伦理精华对建构公民道德的启示[J].江海学刊,1999(1).
[6]杨明.中和精神与和谐社会[J].江海学刊,2005(4).
[7]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70-71.
[8]叶秀山.和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理想”[J].中国哲学史,1998(2).
[9]成中英.儒家和谐论的六个层次[J].河北学刊,2006(11).
[10]郑奕.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J].唯实,2009(8/9).
[11]杨明.中国传统和谐观的内容特质与时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8(3).
[12]肖群忠.“小康”“大同”与“政通人和”——传统社会政治理想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齐鲁学刊,2005(6).
[13]张小平.和谐文化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7.
[14]林建材,杨义芹.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及其现代内涵[J].湖北社会科学,2005(9):26-28.
[15]王小锡,张志丹.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伦理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8(3):11-17.
责任编辑:戴群英
B25
A
1004-1605-(2011)05-0035-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研究”(2009JJD72002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研究”(09AZD005)的阶段性成果。
郑奕(1980-),男,江苏宿迁人,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一系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