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内在统一

2011-08-15 00:50
重庆与世界 2011年5期
关键词:学术性政治性社会科学

邹 新

(重庆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重庆 400054)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政治性原则是方向,学术性原则是基础,二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政治性原则必须通过学术性原则体现出来,离开了学术性原则,政治性原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同样,学术性原则也必须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前提,离开了政治性要求,学术性原则就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应当在把握好意识形态性的同时,本着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没有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盲目的,没有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空洞的。”[1]

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

所谓意识形态是指: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在我国,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这种主流意识体现的是统治阶级在协调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的基础上所倡导的,带有全局性、主导性,代表了社会整体理性的核心价值观念,它是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统治权力的重要精神力量。”[2]我们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就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中,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武装学生的头脑,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坚持政治性原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决定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做了深刻揭示,他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长治久安的政治任务来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我国教育事业的总要求,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体现出鲜明的国家意志和应有的政治立场,体现出国家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导向要求。

(二)坚持政治性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定位的必然要求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说它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3]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本质上是为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规定,所以用政治性来定位思想政治课是恰如其分的。我国在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之后,将原有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取消,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新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是党在执政过程中对国家的现状及未来、对国家的前途命运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所作的战略部署和长远考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指导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设为一级学科,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提供更好的平台,从而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和精神源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内容,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定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伟大信念。

(三)坚持政治性原则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需要

近些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但是,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在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泛机遇的同时,是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却不断受到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令人担忧。杭州青少年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全国 16个大中城市青年人中“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平均所占比例为21.3%,其中深圳最低,仅为 13.8%。沈阳最高,为 37. 8%。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是偏低的。对此,中国社科院前院长陈奎元曾批评道:“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原本清清楚楚的指导思想问题,现在在一部分人心目中似乎并不明确。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以及思想文化的其他领域,不赞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的有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有之;任意修改、随意曲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搞得面目全非的亦有之。漠视甚或公然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需要十分重视的倾向性问题,绝不是细枝末节。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4]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不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就不明确,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就得不到很好的解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任务就难以实现。因此,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

二、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再加上长期以来我们主观认识的偏差,导致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明的政治性的时候存在着偏差,即在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学术性的特点,客观上导致了人们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执政党灌输其意识形态的工具与手段,不具有科学性的错误与偏见,形成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先入为主的反感与偏见。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政治性与学术性二者的关系。避免将二者对立起来或偏执一端,防止既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又损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效性的错误做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没有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盲目的,没有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具有一般社会科学学科的特点,即科学性的特点。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学科又是科学。首先,从学科的定义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哲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也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及独特的研究方法。如果失去了科学性的支撑,课程会失去其内在的生命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功能的实现需要坚实的学术基础

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征服人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重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宣传无疑是应该的,但如果只告诉学生“是什么”,而不讲清或讲不清“为什么”,就必然会陷入空洞的、无的放矢的说教,教学效果无从谈起。事实上,大学生反感的往往并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政治色彩,而是缺乏学术性的政治说教。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有些老师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理论性,把它纯粹讲成了宣传课,一味地照本宣科、“满堂灌”。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决不能停留在理论的表面,必须在坚持政治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弘扬学术性原则,以提高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靠深邃的思想、严密的逻辑、深刻的说理、理性的思辨才能吸引学生,征服学生。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学术性是其载体,政治功能必须由学术理论来承载。没有学术理论支撑,意识形态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如何实现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的内在统一

(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铁先要自身硬。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是整个教学 环节中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思想立场、价值观念、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的贯彻和学术水平的高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强,责任重大而且课程内容变化较快,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广泛的知识涉猎和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专业素养。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功底,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二)要坚持思想政治课的不断创新

毛泽东指出:“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要征服人心只能依靠它的科学性、理论性和学术性。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在坚持政治性原则的前提下,努力追求学术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必须倾注教育者的感情因素,满足受教育者各种感情的需要,给受教育者一种艺术美的感受,引起受教育者的感情共鸣,具有吸引人、感染人的魅力。”[5]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紧密联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要说真话,动真情,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术的熏陶中自觉地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

[1] 周茜蓉.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J].思想理论教育,2005(3):16.

[2] 许志功.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J].前线,2004(6):27.

[3] 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2003(3):82.

[4] 陈奎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 2004-04-20(9).

[5]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魏艳君)

猜你喜欢
学术性政治性社会科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用“东方红”和“新锋尚”诠释少先队政治性与儿童性——东方红小学少先队品牌建设两例
略论“不道”罪之司法适用
育儿必读的宝典
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改革教育硕士教学的行动研究
再论翻译主体的政治性
艺术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