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磊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术研究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体系构建比较复杂,要深入理解需要较为基础的数学工具及思想。但是自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迅速超越大众化教育门槛,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以非学术人才培养为目标。毕竟社会需要思考学术问题并进行论证的人是少数,大多数社会公众要从事推动社会进步的事务性工作。从学术型精英人才培养为主导到为社会发展培养实务型人才,普通高等院校必须转变教学培养的目标认识,而在此基础上,如何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成为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
传统经济学教育过于注重知识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缺少较为详细的讲解,学生未能奠定起学术性思考的能力和方法。自引入西方经济学课程以后,经济学课程内容大幅度增加,根据教育部的资料,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已经增加到9门,而且还有较为基础的数量巨大的公共课,例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英语、数学等。在此之后则是大量的专业课程如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若按照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就存在着严重的课时不足问题,若增加课时量又意味着大学生负担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在课程体系内部强干弱枝,在每一门课程内部把握课程核心内容减少不必要的教学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将学术的概念界定为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这个词对应的英文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在作这个意义用时对应于中文的学术界或学府。由于学术研究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这种论证也可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是这种贡献可能是在未来,而短期内相对比较少,甚至在长期的产出关系也未必多。学术研究类似于创新,不知道未来究竟在什么方向上发展,我们只好在很多领域投入精力,可能只有少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投资真正创造了社会价值,而其他的都是社会的损失和沉淀。另一方面,当前的事务性工作也可以创造出许多的价值,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在学术研究型和实务型人才培养之间做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个权衡,这是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1]。显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越来越多的资源应当应用到培养实务型人才的领域来,但是很不幸的是现有的经济学教育教学体系都是为学术型人才培养搭建的。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由于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较小,可能需要更多地培养思考社会发展或者自然发展规律的学术型人才。而且由于社会知识存量较小,人们的学习研究目标相对比较单一,在传统经济学教育体系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整个经济学教育的核心和几乎唯一的内容,所以教育教学的方法可以采取小班教学,精细化教学,对于《资本论》等经典著作要非常仔细地进行讲解。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学教育加强了对西方经济学的介绍和引进,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庞大,内容复杂,如果试图铺开一个非常宽的范围必然导致在每一个点上的力量和精力付出都十分有限。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适应当前的两个趋势: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二是课程内容体系复杂化。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创新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单纯的知识性教育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以微观经济学为例,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数学方法大多借鉴自牛顿力学体系,所以很多时候这门学科又被称之为“牛顿经济学”。牛顿力学体系的研究具有封闭性,系统之内没有新生事物的产生,也就是在既有产品和服务一成不变的基础上新古典经济学构建出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具有完美的性质(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第二定理)[2]。但是现实世界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999年美林证券做了一个研究报告《世界十岁了》,认为对于世界的界定应当从1989年柏林墙倒塌,互联网使得全世界开始融为一体开始。这个时代里决定的规律不再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而是摩尔定律,社会知识存量每18个月翻一番,技术革新与技术革新之间的距离已经很难清晰地界定。创新成为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特征,很多人不再是60岁的时候退休,而是在30岁或者40岁的时候就被时代抛弃了。许多孩子在学校学到的技术等到他离开校门的时候或者还没有离开学校已经没有用了。因此在一个新的时代里,我们的教育已经不能再简单地停留在知识性教育、学术性教育,而应当是收缩我们的教育阵线强干弱枝,加强经济学核心思考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来进行社会、人生重大选择的观察和认知。
因此,经济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不应当再是具体知识的传授,理论框架和数学方法的构建,而应该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加里·贝克尔说道,经济学之所以是一门学科不是因为它的研究领域,而是因为它的研究方法[3]。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也说过,经济学不是一个提供既有结论的装置,它是一套思考世界的方法[4]。整个经济学研究最近几十年来并没有方法论的重大变革,知识不断地进行着研究领域的扩展,如果跟随这一趋势我们的经济学教育需要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经济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教育目标,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做学术的学生而言,并不是背诵和记忆那些概念,以及数学推导过程和方法,核心是要理解经济学看待世界的方法。这一套方法加里·贝克尔称之为“人类决策的一般法则”。简单地讲,就是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而人的决策首先要有一个目标,然后来描述他进行决策的外部环境,最后根据目标在环境约束下选择最优。
前文叙述道,我们要将教学目标转化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上来,如何细化这一教学目标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呢?重新来组织微观经济学的教育体系和内容,微观经济学框架的搭建是经济学思考问题研究方法的具体化。微观经济学将社会的行为者分为两种:生产者和行为者,这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我们是研究人的行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是人类决策一般法则的应用。首先消费者决策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所以我们要介绍效用、偏好,甚至包括显示性偏好这些概念;然后是消费者决策的外部环境,主要是价格环境和收入环境,构成了预算约束;有了目标和预算约束之后就来做最优化求解,然后找出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最优化建立比较静态分析,最后把每个人的最优加总构成社会的总需求。非常类似,生产行为的研究也是人类决策一般法则的应用。首先是生产者决策的目标: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然后是生产者决策的外部环境,主要是价格环境和技术约束,构成了成本曲线;有了目标和成本约束之后就来做最优化求解,然后找出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最优化建立比较静态分析,最后把每个人的最优加总构成社会的总供给。
有了总需求和总供给,二者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形成市场均衡,如何来评价市场均衡的效率,这就需要构建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显然在静态条件下,由于没有新生事物的产生,可以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描述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体制完美的资源配置性质。这样的市场框架构建体现在静态社会下人类决策一般法则构建的完美市场体系,从一个个社会个人形成社会的效率。但是如果社会不再是静态社会,而是一个动态不断变化的社会,那么需要调整的就是消费者的决策方式也就是目标的确定不再是现有的框架之内,还要包括未来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随着个体决策目标的改变,在相同的环境下,社会最优的市场结构必然不断地进行调整,需要从完全竞争市场跳到完全垄断市场,跳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当然我们可以根据现实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约束环境进行调整,例如当代的生产技术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在服务的生产领域诸如电子商务[5];而企业在市场之内的竞争环境也就是价格环境发生了变化[6],企业之间由于产品细分生产技术和市场规模之间关系有所改变。我们可以在两种极端市场之间寻找两个聚类,也就是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加以分析。
要素市场的研究也是类似的,核心是要分析行为者决策的目标和约束条件,以及最优化从而形成的新的市场均衡。然后循着环境变化如何导致最优市场结构变化的思路进行调整从而整合出一致的思路。关于市场失灵情况下问题的研究也是类似的,由于人们的目标与社会最优目标的不一致,或者人们所承受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环境不一致导致最优行为要求不一致,出现了外部性行为,如何调整这些行为才可以有效避免社会无效后果的产生。总而言之,要利用人类决策的一般法则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和思路重新整理,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研究思路。每次上课之前要回顾这种人类决策的一般法则,并将这种一般法则同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思考社会,思考人生,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概念和理论体系。
教学目标的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提高了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理解的要求,就必然降低对具体知识和体系框架的理解要求,在考核过程中应当降低背诵性内容,而更多地采取理解分析性的题目。例如可以采取分析个人的人生目标、约束环境和最优选择行为的理解,可以分析在大学4年间如何使用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更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可以采取作业或者小论文的形式加以考察。
从实践性教育的意义上,可以采用实地考察调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来进行。例如,最近讨论很多的一个问题是我国的产业集群陷入低端锁定,技术水平过低是不是由于企业没有资金或者技术来源导致的?还是企业家本身没有提高技术水平的激励,提升技术水平的境况还不如不提高技术水平,企业家不提升技术水平的原因是目标问题还是约束环境导致的?再比如,很多农民家庭的小孩子辍学,是农民家庭的目标就是“读个初中就够了”,还是约束环境的问题,农民家庭支付不起学费或者生活费之类?可以结合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了解行为者的目标和约束环境来进一步考察这些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更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1]何楚明.大众化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与板块课程[J].教学研究,2009(1):21.
[2]周春平.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微观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176.
[3]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安德森.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6]金,莫博涅,吉宓.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