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胜男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勃列日涅夫执政长达18年(1964年-1982年),这个时间长度仅次于斯大林(30年)。对于冷战时期的苏联来说,勃列日涅夫显然更有资格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个时代,一个基础并不牢靠、但却外表无比辉煌的时代。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苏联综合国力达到了顶峰,并以空前的规模卷入国际事务,军事力量甚至有超越美国之势。
1962年由前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元帅主编的《军事战略》一书是苏联军事史上一部相当重要的著作。该书在以“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为基本立论的基础上,认为“在现时代,要争取和平,首先就必须在发展生产力和不断加强物质技术基础的条件下,始终不渝地增强苏联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力量。解决这一极为重要的历史性任务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只要存在着帝国主义,就存在着战争的经济基础,而且代表垄断资本利益的反动势力今后还会进行军事冒险和侵略。因此,我们的战略必须估计到,虽然维护和平的力量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壮大,但是帝国主义者挑起新的掠夺战争的危险性,侵犯社会主义国家首先是侵犯苏联的危险性仍然存在。”
在这一点上,前苏联海军司令员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也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作为苏联远洋核海军缔造者的戈氏认为,“海军作为国家的政治工具能在短时期内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所选定的海洋地区,以自身的存在威胁帝国主义敌人。”[1]而自身力量的存在则应当以“建立和发展装备有核武器的远洋舰队作为我国海军新目标”,“把这支舰队变成能够在世界所有海洋里有效对抗敌人的强大海军,保障苏联的国家利益,击退来自海洋方向的敌人袭击的实际力量,才能确保苏联政治目标实现和对海洋区域世界性事件进程施加影响。”
1971年,在苏共二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六点和平纲领,并将“缓和”摆在“巩固和加强苏联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首位。”但这种“缓和”并不意味着两种社会制度间斗争的终结,而是服务于“保证世界的历史性转变。”这种社会政治、经济的革命性转变将导致“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使“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完全和彻底地胜利。”[2]在“世界革命”旗帜的掩盖下,苏联凭借经济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的急剧膨胀,采取全球扩张战略,到处插手国际事务。此时的苏联远洋海军开始肩负“在海外协助传播共产主义学说及扩大苏联国家权势的双重使命。”
苏联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大国,濒临世界四大洋中除印度洋外的三大洋,拥有巨大的战略优势和战略资源。但苏联要发展海军,提升海上实力却有着诸多地理条件的天然局限。由于处于高纬度地区,大多数的海军基地长期处于复杂的冰冻状态,因此,舰艇机动和保持高度战斗准备都遇到极大困难。苏联重要海军基地的“所临海域相对封闭,出海口不畅,舰队活动受到极大限制。”
此外,苏联四大舰队所处海域被陆地隔绝,互不相连,彼此孤立。在欧洲部分的三大舰队所在的海域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分别被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欧洲所隔离,而远东的太平洋舰队又与这三支舰队被整个欧亚大陆所隔离。
以上诸种地理条件的局限是自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苏联“帝国”争夺世界海洋霸权的“天生缺陷”。要想自由出入全球海域发挥作用,红海军必须在装备上有所突破,即改变过去大量建造近海轻型舰艇的传统,大力发展数量相对较少,但具备更强独立综合作战能力、在远洋对基地依赖较小的大型舰艇。在具体的舰队构成方面,突出了重型核潜艇与大型巡洋舰的舰队核心角色。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是美苏实现有限缓和的时期,在这期间,美苏英在1968年7月1日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且美苏就举行限制战略武器展开了初次接触。[3]但美苏间的核军备竞赛并未减缓,反而愈演愈烈。美国在这一时期装备了“北极星”、“海神”潜射弹道导弹的六个核潜艇分舰队,并在继续大规模建造多用途核潜艇,增添新的航空母舰。
相对于陆基和空中导弹系统,水下核导弹力量由于其高生存概率而拥有比陆基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更大的威慑效能。因此在苏联远洋海军的建设中,潜艇舰队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
依据任务的不同,苏联主要发展了三种类型的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装备巡航导弹的攻击核潜艇和装备导弹——鱼雷武器的核动力、柴油动力潜艇。其中大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是重中之重。从第一艘携带16枚液体燃料导弹的667A型核潜艇建成服役(K-137“列宁主义者”号1967年12月30日下水),到1991年的24年间,苏联共建造了77艘战略核潜艇,包括34艘667A型、18艘667B型、4艘667BII型;14艘667BIIP型;7艘667BIIPM型,苏美间海上战略力量取得了大致平衡。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远洋海军的巨大成就除了庞大的水下舰队外,水面战舰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相继研制出莫斯科级反潜载机巡洋舰(1123型)、基辅级航空巡洋舰(1143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1132型)、尼古拉耶夫级导弹巡洋舰(1134型)等大型水面战舰。其中莫斯科级反潜载机巡洋舰建有二艘,分别为“莫斯科”号(1967年12月下水)和“列宁格勒”号(1969年2月下水)。它们的建成表明,随着美国战略核潜艇的出现,苏联近海水域被封锁和美国一家独霸辽阔海洋的危险在大大增加,苏联必须建造载有卡-25型反潜直升机群的远程反潜防御舰只来应对。[4]而基辅级航空巡洋舰,则是苏联在莫斯科级的基础上,追求更大制海权的一次尝试,其主要用途由单一反潜向综合对空防御、对舰攻击和反潜的多功能作战平台转变,成为用来掩护水下核舰队,同敌对集团作战舰群作战和显示核威慑的水面舰队的核心。
在苏联海军向大型化、导弹化和核动力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配备P-700“花岗岩”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和S-300F区域防空导弹的基洛夫级(首舰“基洛夫”号1980年12月交付海军)和尼古拉耶夫级导弹巡洋舰等型舰艇扮演着水面“突击手”的角色,是形成对美海军航母编队远程密集打击的主体。由于苏联航母发展刚刚起步,无法与浩浩荡荡的美国航母战斗群抗衡。所以苏联确定了大力发展远洋战舰,并大规模发展与大型海基平台相配套的重型反舰导弹,实施“饱和攻击”对抗美国海军航空兵优势的思路。
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海军实力大幅提升。到1979年,苏联海军战斗序列中的现役舰艇包括:弹道导弹核潜艇63艘,巡航导弹核潜艇40艘,攻击核潜艇44艘,常规潜艇200艘;反潜航空巡洋舰4艘,导弹巡洋舰35艘;导弹驱逐舰71艘,护卫舰162艘,小型战斗舰艇940艘,两栖作战舰艇91艘,辅助船舶385艘,此外,海军航空兵拥有各型作战飞机1310架。上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曾自豪地宣称:“在这相对短暂的历史时期里,苏联的海军已经变成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因素,变成了一支能够抵抗来自海上各个方向的侵略和在世界海洋上完成重大战役和战略任务的力量。”
与此同时,大规模海上军事演习也相应地增加。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海军相继举行由各大舰队参加,各军兵种协同行动的战略性演习,如“海洋-70”、“南方 -72”、“海洋 -75”、“西方 -81”等。苏海军舰艇同时在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进行对抗演练。200余艘潜艇、水面战舰和辅助船只参加了“海洋-70”演习。120多艘舰艇参加了“海洋-75”演习。这些对抗演习包括反潜、反航母、封锁海上交通线、护航和两栖登陆等几乎所有海上作战科目。同时突出强调反航母、保护海基战略力量,封锁海上交通线、保障国家对外政策的实施。
在苏联看来,正是由于舰艇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灵活性,很好的侦察能力,不受领空权、领土权的限制。因此,远洋舰队对于保障不断扩展的苏联利益,以及在远离本土的海域充分展现国力和威望都具有重大意义。
1963年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命令“向海洋进军”,这是苏联海军扭转近海防御状态,向世界水域挺进的号角。苏联海军开始逐步向地中海,加勒比海、印度洋和太平洋扩张渗透。
地中海是苏联主要战略利益所在。1967年苏联组建地中海分舰队,其正常组成包括:8-10艘鱼雷攻击潜艇,2-3艘巡航导弹潜艇,2-4艘导弹巡洋舰,9-12艘驱逐舰、护卫舰,1-3艘扫雷舰,5-6艘电子侦察船及其他辅助船只。这支舰队的存在增加了苏联在东地中海的政治和军事选择权。在第一、二次中东战争中,苏联都向埃及的塞德港和亚历山大港派遣舰艇,打消了以色列进攻这些港口的企图。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特别是危机达到高潮的11月份,苏海军在地中海的舰只数目达到96艘之多,并一度与美国第6舰队形成剑拔弩张的对峙之势。[5]
苏联海军向加勒比海的部署开始于1969年7月。1970年5月,包括1艘导弹巡洋舰,一艘核潜艇,二艘常规潜艇和一艘后勤补给船在内的一支苏联特遣舰队再次进入加勒比海,随行工程人员旋即在古巴南部西恩富戈斯港修建战略潜艇补给基地。后在美国政府强烈抗议后,这一修建工程中止。尽管后来关于这项工程是否恢复的报告相互矛盾,但苏联舰队在加勒比海的游弋次数大幅增加是无疑的,仅从1970年6月—1972年1月,这样的远洋航行就多达5次。[6]苏联海军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存在是继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对西半球水域的重新试探,反映了勃列日涅夫的一个重要判断:海军不仅可以,而且应该承担支持苏联的政策和联合第三世界反美民族主义,传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任务。
1968年苏联组建了印度洋分舰队。一般情况下,印度洋分舰队的舰艇数量保持在20艘,包括1艘导弹巡洋舰,2-3艘潜艇,5-6艘驱逐舰,1艘两栖登陆舰和其他支援舰船。1968年2月苏印签订一项秘密海军协定,由苏联向印度提供海军船只,来交换印度的几个海军基地使用权。双方就苏联使用印度洋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达成协议,并且印度允许苏联海军在维沙卡帕特南和安达曼港停泊,加油和维修。1971年8月,苏印签订了为期20年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条约》,为苏联以印度为基地在印度洋进一步扩张打下基础。此外,苏联也大力加强与南也门和埃塞俄比亚的军事合作,严密控制西方经曼德海峡和亚丁湾北上波斯湾的咽喉要道。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海军在太平洋的战略重点在东南亚,并建立了一支以金兰湾和岘港为基地的特遣舰队。为了同驻扎在菲律宾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的美军对峙,同时从南部对中国形成战略牵制,苏联海军在1976年开始进驻金兰湾,并于1979年9月正式接管金兰湾。在鼎盛时期,苏联在金兰湾停泊的战舰多达30艘,其中包括尼古拉耶夫级导弹巡洋舰,D级战略核潜艇,以及50余架图-16、图-142、图-95等型战略轰炸机和1万名官兵。正是因为金兰湾成为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争夺太平洋的桥头堡,苏联太平洋舰队的立足点,一下子从海参崴向南推进了两千多海里,逼近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要冲——马六甲海峡。
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对外战略逐渐从积极防御转向全面进攻,公开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这是苏联国势日趋强盛,领导人心理日渐自信的表现。苏联之所以把全面夺取对美军事优势作为内政外交的第一要务,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和斯大林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军事战略的理论基础;而勃列日涅夫僵化地套用“帝国主义”,“总危机”教条,超越社会发展现实,盲目提出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则标志苏联海上扩张的政治准备完成。在苏共二十四大(1977年)上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完整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并将它写进了1977年修订的苏联宪法。勃列日涅夫认为,苏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1977年已经建成了发达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不可捍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军事力量强大无比,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苏联必须成为“世界革命浪潮”的中流硫柱,履行自己的“国际责任”。[7]
苏联海军向远洋化、大型化、导弹化,核动化方向的发展正是由这种扩张倾向决定的。但苏联远洋扩张的背后却是争霸斗争所带来的国家实力衰落,社会发展的全面停滞,和危机因素的暗中积聚。远洋海军的发展使苏联具备了提升国家海上威力的物质基础,但强烈的扩张欲望与社会发展内在要求的结构性紧张,则决定了它自身无法调和战略目标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矛盾,注定要走向衰落。
[1]叶书宗.从海军扩张看苏联兴亡[J].世纪,2004,(04):42.
[2]苏读史.苏联海军统帅戈尔什科夫的理论与实践[J].军事历史,1990,(01):31.
[3]苏读史.战后苏联海军的发展及其作战指导思想的变化[J].军事历史,1988,(02):45.
[4]杨育才.欧亚双头鹰(俄罗斯军事战略发展与现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267.
[5]刘杨.苏联潜艇全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187.
[6]赵楚主编.苏联/俄罗斯现代巡洋舰[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18-224.
[7]陈之骅等主编.苏联兴亡史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