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对青少年终身体育的影响

2011-08-15 00:50贾亮
武术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气功素质教育青少年

贾亮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健身气功对青少年终身体育的影响

贾亮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文章以培养青少年终生体育理念,提高青少年体育教育质量以宗旨,以进一步推广健身气功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良好开展为主要目的,通过对健身气功的起源和文化基础、健身气功新功法的创编、健身气功的特点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整理和系统剖析,着重论述了健身气功对青少年终生体育的益处,论证了健身气功对青少年终生体育的重要影响和健身气功在青少年中开展的必要性,为健身气功在青少年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较为科学和充足的理论依据。

青少年健身气功终身体育影响

1 引言

青少年是明天的主人,是未来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所以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7年)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从国家教委对“素质教育”的定义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既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全面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受教育者要适应“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切实我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以更加开阔的心胸和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必须积极汲取和利用各种科学、优秀的教育手段和资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经过艰苦努力的探索,笔者发现,以健身气功为代表的我国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和青睐,相对于目前在我国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的、那些源于西方文化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健身效果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很有必要在青少年中进行健身气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2 终身体育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终身体育,是指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青少年时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身体生长发育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如果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得不好,到了成年以后往往无法弥补。所以,青少年时期的体育锻炼及体育意识的培养,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通过对终身体育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是相互交融的,甚至可以说,两者之间是包融的被包融和关系。素质教育着眼和强调的是青少年的身、心、德、智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实际上是贯穿于一个人人生始终的;而终身体育不过是从体育学的角度,更着重强调了体育对一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求终身体育;而终身体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3 健身气功在青少年中推广和普及的依据

3.1 气功的起源和主要功能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学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无与伦比的贡献。其中,气功以其独特的功理、功法及临证效果,为中华民族和

人类的保健事业和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是比较低的。疾病、自然灾害、战争等“天灾人祸”对人类生存和日常生活形成了巨大威胁。“天灾”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疾病却是人人不可逃避的。所以,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人类和“病魔”做斗争历史也就开始了,我国上古神话“神农氏尝百草”就是人类社会起源阶段人民和疾病做斗争的历史的曲折反映。在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很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合对自然的认识,人们发明创造了气功。气功的诞生和发展,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对生命本质和生命运行机理孜孜以求的研究和探索的结果,反映了先民们对健康体魄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如果我们把医学体系分成“预防体系”和“治疗体系”两大块,我们可以看到,气功是中医“预防体系”最主要的内容,它的作用是“治疗体系”所无法取代的。我们今天普通强调的“预防为主,然后综合治疗”就是在吸引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2 气功的理论体系及理疗功能

气功的理论体系是建立我国古代哲学基础之上,这一点从“气功”这个名字上就不难看出。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精气。所谓“气”是指物质性微粒。气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气是天地事物的本“始”。第二,气有清浊、阴阳之分。第三,气是运动的元气运动的特点是“和”与“通”。第四,气的聚散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气功之所以称为气功,就是根据精气学说,认为人体的健康取决于元气的盛衰。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是天的产物,人和天是统一的,人的存在与发展要同天道相合,人的道德原则是要与自然法则相合,人的存在于发展要与世界相协调,视和谐为价值的最高标准。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就形成了气功所追求的目标。中国气功十分强调“调心、调形、调息”,就是要求既要自我生理与心理和谐,也要自我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的长期延续辩证思维。既阴阳、动静的对立统一。养生修炼就要符合动静协调,阴平阳秘、内外合一。

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的气功,最终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理论体系。在这样的理论体系指导下,气功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防治外因(生物因素)引发的疾病”,而且能够“稳定神形,治疗内因(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内环境失调所致的神形疾病(心身疾病)更有其独特的疗效”。2009年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中显示,目前中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六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世界卫生组织也预测心脏病,中风,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每年将夺去约1700万人的生命,这样的现状也再次说明气功推广和普及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3.3 气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有一席之地

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是青少年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得的主渠道,然而,当前青少年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的主要内容都是来自西方的体育运动技能,接受的主要都是以西方文化为指导的健身知识。即使只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当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其在内容上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的,以气功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理应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4 健身气功对青少年的益处

4.1 强身健体

青少年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项生理指标都在不断变化。练习健身气功可以调节基本的阴阳,顺畅气血,疏通经络,培养真气。气功调息可扩大肺泡的使用数量,提高肺功能效率,从而有利于气体交换提高心脏输氧能力。

4.2 开发智力,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有学者研究探讨了气功对人体智能促进的机理是:通过提高脑神经的活动机能来健脑益智、调整人的生理功能和生化过程来健脑益智、通过改善情绪来健脑益智、通过改善性格健脑益智、通过祛病强身来健脑益智。通过“三调”使人们进入松、静、定的状态,一切杂念被排除,显在意识被控制,这时,脑部毛细血管充盈、血流加快,提高了脑的血氧供应量,使大脑神经脉络畅通,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容易进行协调和互补,人体内部的潜在意识(元神)被调动出来发挥作用,这就在事实上使人们的意识领域拓宽了,意识的作用被强化了,使脑的有序化活动得到增强,一些在常规意识条件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气功状态下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把人的意识范畴区分为显在意识与潜在意识,并进而主张修练潜在意识,是气功与现代科学结合的一个关键环节。

4.3 促进心智成熟

心理健康包括4个因素:认知因素,情绪因素,人格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心智不够成熟看待事物比较片面。通过健身气功达到:(1)可以使心理产生自我良好感。进行健身气功锻炼可通过被社会所承认的行动为可能成为精神、心理疾患原因的情绪提供精神发泄,使遇到挫折而产生的冲动得以升华。(2)参加健身气功可有效调整个人的生活节律。在运动中。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可有效抵制不良思想意识的侵入。为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奠定基础。同时健身气功又充实了业余生活,抑制了不健康心理活动的产生。(3)参加健身气功可以使人们互相产生亲近感。体育活动一般是通过身体的相互协调运动来实现的。不用语言即可相互进行感情交流,创造出人与人的微妙关系,互相产生责任感,从而有助于诚实、合作、公正的品质形成而抵御不良行为的影响。

4.4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气功产生于中国传统古典哲学、宗教及自然科学的土壤,沉淀着中国古代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思想观念、理论体系、基本方法的科学性对现代生命科学具有无法估量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是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理论,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东方文明开始接受西方的人文精神,结果是西方文明被肓目崇拜,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吃西餐,流行西方服饰,发型等等。对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乐此不疲,因此,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通过进一步在青少年中推广健身气功,无疑对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是健身气功对青少年终身体育最为关键和有意义的影响。

5 结语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正如“晓云含雨”,我们希望,我们也相信,健身气功这片“白帆”能够冲出缭绕的青山,为青少年带来阳光明媚的晴空。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今社会是“千帆竞渡”的社会,健身气功如何才能在“竞渡”中遥遥领先,切实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健身气功这座巨舟乘风破浪、顺利前行!

[1]钱云.体育气功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

[2]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145-197.

[3]林厚省.气功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88.

[4]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培训教程(试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5]言群,虞定海.现代科学健身观与传统养生文化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23.

[6]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38—542.

[7]季浏.中小学生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C].中华人民共和围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获奖论文集,2000:6-8.

The Effect of Fitness Qigong on Adolescents'life-long Sport Activities

Jia Liang
(P.E.Institute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

This present paper aims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sport activities of adolescents,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ir physical education,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Finess Qigong among them.It provides an adequate and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Finess Qigong by studying its origin and cultural basis,by designing new Qigong routinesand by analyzing itsmultiple benefitsand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itspopularization.

adolescentsfitnessQigonglife-long sportinfluence

G85

A

1004—5643(2011)01—0091—03

贾亮(1977~),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训练。

猜你喜欢
气功素质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动物的“气功”(二)
动物的“气功”(一)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