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中承载的现代教育思想

2011-08-15 00:50姜娟
武术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陈式陈氏太极拳

姜娟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系,辽宁沈阳110102)

太极拳运动中承载的现代教育思想

姜娟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系,辽宁沈阳110102)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自明末清初伊始,历经三百余年的发展而备受世人喜爱的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以及运动技术中发现,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项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运动技术,而且是承载着现代创新、与时俱进、和谐思想的传统体育文化,具体表现为,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中承载着敢于接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太极拳运动技术中承载着自我之合、从人之合的现代和谐思想。

太极拳现代教育思想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拳头产品”,以其强劲的发展态势饮誉世界。全球有多少人在从事太极拳运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个太极拳组织?恐怕难有准确的答案。但明晰的是,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专利产品”,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国际品牌,为全世界的人们所喜爱。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指导思想下,全民健身的热潮再次在中国大地上掀起,新一轮的太极拳热也随之到来。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技术,还是一门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太极拳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能够与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文化的主旨完全符合的文化,也可以说,太极拳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与时俱进的文化。从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历程和运动技术文化,可以让人们明晰太极拳中的文化精华,可以使人们在习练太极拳时,不仅有助于身体方面的健康,而且还能够帮助人们在练拳的过程中,体会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倡导的创新、与时俱进、和谐思想。

1 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中承载的创新教育思想

1.1 敢于接纳

据考证,太极拳诞生于明末清初时期,众所周知,这一时期的封建君主制进一步得到强化,虽然在西学东渐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开始渐渐传入中国,虽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较为活跃的思想开始浮出,但笼罩着中国大地近两千年的封建思想依旧起着强大的主导作用。利用赴陈家沟进行调研的余闲,对陈式太极拳早年的传承等问题访谈了陈家沟太极拳学校的陈小星校长、陈国强老师,据他们介绍,早年的陈式太极拳只传陈氏家族的男性、陈氏家族的媳妇,陈氏家族的女性都不会得到传习,从中可以反映出封建思想对太极拳中传承影响的一斑。

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将明代各家拳法,尤其是明朝将军戚继光所编著的《拳经三十二势》,以及道教《黄庭经》中的“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和中医的经络学说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创造了一种有别于明代用于战事的拳法,但又具有很强技击性的刚柔并济的陈式太极拳术。当陈式太极拳传至陈氏第十四式陈长兴时,陈长兴打破了陈式太极拳只传陈氏家族的家规,将陈式太极拳传授给了杨露禅。可以想象,在当时封建思想主导下的陈氏家规的束缚中,陈长兴能够打破陈式太极拳传承的规矩,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俗语说,敢破敢立,不破不立。正是由于陈长兴打破了家规,接纳了一个本不应收下的外姓人为徒,并将陈式太极拳传授给了杨露禅。在杨露禅学成返回河北永年故里以后,太极拳也随之走出豫北偏僻的乡村,渐为世人所知晓,开启了太极拳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航程。

1.2 勇于创新

陈式太极拳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陈式老架太极拳中的某些难度动作,今称陈式新架太极拳。杨露禅先后在永年、北京等地传习拳艺,是太极拳开始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起点。返回故里的杨露禅并不墨守成规,在赴京教拳的过程中,杨在教拳的过程中,为适应学拳对象的需要,舍弃了陈式太极拳中的跳跃、震脚、难度高、发劲明显等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动作,简化了陈式太极拳中复杂的缠法动作,太极拳技术逐渐走向绵缓、简洁。杨式太极拳经由杨露禅之子杨健候定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逐渐修订为大架子,即现今流行较广的杨式太极拳。该拳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松柔、缓慢匀速的特点。先学陈式老架,后练赵堡太极拳的武禹襄创编了一套动作简洁紧凑、架式小巧、步伐灵活、走化缠绵的太极拳式,此为武式太极拳的前身。秉承家学,后来受聘于北京体育研究社的吴鉴泉,以杨式小架太极拳为蓝本,去掉其中的发劲、跳跃与重复动作,突出轻柔、缓慢、圆活、连绵的运动特点,使架式小巧细腻、柔缓平和、斜中寓直、紧凑中自具舒展的吴式太极拳得以成型。孙禄堂更是大胆创新,将形意拳的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特点及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特点,以及形意、八卦掌中的某些技术手法融于武式太极拳之中,将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舒展圆活、转变方向时必以“开”、“合”相接的孙式太极拳展现于世。陈氏本族传人,赵堡镇的陈青萍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改编成拳架小巧紧凑、动作柔和缓慢、姿势合顺、逐渐加圈的太极拳式,后人称为赵堡太极拳。杨、武、吴、孙式太极拳在动作形式上多有不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舒松自然、柔和缓慢、圆融连贯、动作和顺、刚柔相济。

陈、杨、吴、武、孙以及赵堡六大太极拳流派的形成,拓展了太极拳的发展道路,增强了太极拳的生命力,使得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拳生出了枝干。这六大流派太极拳既承接着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润养,又进一步繁衍出更加茂盛的枝叶。自1956年以后,简化太极拳,24式、48式、88式、42式太极拳,陈、杨、吴、武、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32式、42式太极剑,8式、16式太极拳套路以及各派传人的创新套路等相继产生,构建出了传统与现代、复杂与简明的太极拳式并存的繁荣图景。

1.3 与时俱进

太极拳自明末清初创始,历经三百余年久盛不衰之原因就在于太极拳一路走来进行着“与时俱进”的改变。明朝时,火器已应用于战争中,武术的军事价值正在逐步下降。此时的拳法已无寓于大战之技,但是可以用于活动身体,以备战需。虽然陈王庭在明代各家拳法的基础上结合导引、吐纳和经络学说创造的太极拳中承载着健身的基因,但最初并不是为健身之用,而是出于技击之目的,从陈王庭的《拳经总歌》中可见一斑,“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採也难敌……”。《拳经总歌》共七言二十二句,其中有二十句文辞与攻击和防御的战略和战术有关。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的主体内容也是以讲论技击为主,“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太极拳家开始将益寿延年的健身目的作为习练太极拳的宗旨,标举在《十三势行功歌诀》中——“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十三势行功歌诀》)。在益寿延年的健身宗旨的影响下,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得到了重视。陈有本是陈氏家族中又一个敢于打破门规的人,如果说陈王庭创造太极拳的同时埋下了健身的种子,那么,陈有本对陈式太极拳套路的改变则为这粒种子的发芽松动了土壤。杨露禅对陈式太极拳动作的删减,为太极拳向健身方向发展确定了基调。此后的武禹襄、吴鉴泉、孙禄堂的勇于创新,又为这个基调填词谱曲,写就了太极拳健身的篇章。终于,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唱响了太极拳健身的乐曲。在党和国家的有力推动下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这部太极拳健身乐章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润。

为了适应广大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将群众中流传较广的原有太极拳套路进行了整理,按照内容简明、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了一套“简化太极拳”,以期使初学者易学易练,易于掌握。随之又对这个套路的某些动作结构略作修改,同时对太极剑套路也进行了改编工作。此后,国家体委又陆续组织太极拳家先后进行了各式太极拳的整编、简化和规范工作。其总体目标是既要有利于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又要有利于人民的健康。这就是太极拳发展遵循的“舍己从人”,推陈出新的历程。

2 太极拳技法中承载的和谐教育思想

《中国武术教程》认为,这个“合”的实质就是“协调、和谐”。太极拳作为一种身体运动,其基本的运动形式有两类,一类是单人的套路运动,也就是太极拳里所说的盘架子;一类是两人的博斗运动,也就是太极推手。和谐思想不仅仅渗透在单人的盘架子的“自我之合”中,并且在“自我之合”的基础上,还尤为显著地展示在两人较量高低的太极推手的“从人之合”中。

2.1 自我之合

对于人的自体而言,太极拳中强调的“合”不只是某几个部位、某些关节的合,而是要:“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的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之合,并且还要“一合而无不合,周身一齐合到一块,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

2.1.1 内外相应

太极行拳走势时的外在表现为躯干和四肢的运动,但太极拳家们并未浅尝辄止,而是深入地向作为“形之君”的“心”进行探求,提出“内外相合”,“内外如一”,“心意与形体动作协调一致”的人的躯体与精神相合的主张。那么,精神与躯体如何才能相合呢?拳家们在体认到“精神为一身之主”,“神为主帅,身为躯使”,“打拳心是主”,“外之所形,皆由中之所发”的基础上指出精神与躯体之间应是,“身为心之用”,“以心使身”,“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四体从心而运”,如此,才能达到“心气一发,四肢皆动”,“心劲一发,而周身之筋脉骨节,无不随之”的身心之合,即精神与躯体的内外之合。内外身心相合之时,拳家们还要求内里的心神本身也要全部集中,不能分散,也就是拳论中所说的“合者合其全体之神,不但合其四肢”,只有这样,处于君位的“心”才能够从容地指挥处于臣位的骨与肉,处于臣位的身才能够心悦诚服的顺从“心”,从而达至内外相合,身心交益,和谐统一。

2.1.2 左右相照

在太极拳练习的过程中,实践者不仅要谨记上下肢体要协调动作,同时,左右肢体之间的行动也一定要融洽,而不能偏向任何一侧。这左右之合遍及在太极拳家们的著述之中。“肩与肩合,肘与肘合,手与手合,大腿根与大腿根合,膝与膝合,足与足合”明确地指出了左右两侧肢体具体相合的部位,即左右肩、肘、手、大腿根、膝、足需协调配合,如此,左右肢体不协调的可能性则完全可以排除。在此基础之上,在进行太极拳练习时还要“有左即有右”,“以及上左必进右,上右必进左”,同时还要“上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两臂骨节均须松开”,“两肩务要松开,下垂;两肘要向下松垂”,“掤手两臂要圆撑”,“两腿宜分虚实”,“两足如在水面上行走,临渊履冰”,“两足常用钩劲”等等,进而达到“前后左右,均无游疑抽扯之形”。

2.2 从人之合

太极拳推手虽然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斗智、斗技的对抗实战,但其突出强调的是,双方在粘连黏随的接触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手推出来取得胜利。太极拳推手的这一对抗特点决定了其对抗方式,那就是要在“舍己从人”的前提下,在与对手的紧密接合中感知对手的动向,把握恰当的时机,“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待将对方“引进落空”之时,我方只利用“四两”之力就可“拨”倒对方的“千斤”之力,借以制胜对手。

太极拳家们对太极拳推手的这一对抗形式给予了精辟的论述:“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从人则活,由己则滞”;“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有不相随处,身必散乱,便不得力”;“不先不后,迎送相当,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转接灵敏,缓急相将”;“物来顺应,自然合进退、缓急、轻重之宜”;因他之进退缓急,而以吾素练之精神临之,……宜轻宜重,而以两手斟酌”,等等。在太极拳推手的对抗中,只有与人相合,从人之动,才能做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如皮燃火,如泉涌出”,进而打败对手。

2.2.1 刚柔相济

柔和的太极拳很好地体现了老子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胜刚,弱胜强”的思想,不主张以外显的刚劲之力与对手交锋,而推崇用表面看似柔弱,实则坚硬如铁的柔法来克敌制胜,也就是以柔克刚。陈振民、马岳梁在《吴鉴泉氏的太极拳》中写有,“练太极拳时,最忌用力,务使全身松开,气血贯注,日久自然练出内劲,这种内劲是很柔的,遇敌时不含抵抗力,能随敌劲以为伸缩,……”。许禹生在《太极拳经详注》云:“太极拳常以小力敌大力,无力御有力,弱胜强,柔制刚为其主者”。

当然,柔不能一味的柔,刚也不是一味的刚,“用刚则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则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中寓柔,与人不侔;柔中寓刚,人所难防,刚柔相济,则无不得其自然矣!”。对于我方而言,应在与对手相合之中仔细地揣摩对方用力的刚与柔,并根据对方适时地在刚与柔之间进行转换,正如拳论所言,“彼以刚来,我以柔往,彼以柔来,全在称量”。不仅如此,拳家们在著述之中还根据对方的用刚与用柔,列出我方刚与柔之间相互转换的时机,例:“如彼引吾前进,未出吾界即变为刚,是彼惧我而变柔为刚,是不如我者也!我当以柔克之。如彼引我已至吾界,是时正宜窥彼之机势,视彼之形色,度彼之魂力;如有机可乘,吾即以柔者忽变而为刚,击之。”“先时,我以柔进听之者,至此吾仍以柔道听之,渐渐而退,仍以柔道引之使进,彼若因吾引而遽进,误以我怯,冒冒然或以柔来,或中途忽以柔变为刚来。我但稍底其手,徐徐引之使进,且令其不得不进,到不得势之时,彼之力尽矣,彼之智穷矣,彼之生机更迫促矣!是时,我之柔者忽变而为刚,并不费多力,一转即克之矣!是时,彼已不知孤军深入难以取胜,然当是时悔之不及。进不敢进,进亦败;退不敢退,退亦败;即不进不退,亦至于败”,此即刚柔相济之功效。

2.2.2 进退相随

进、退是任何一项身体对抗运动不可缺少的基本步法。步的进与退是太极拳推手中最基本的矛盾,没有进退就无所谓太极拳推手,没有进退就难以实现太极拳推手中的刚柔相济、虚实相将等从人之合。

在太极拳推手中,进与退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而是应当顺从对方,对方退时我方进,对方进时我方退,这样才能“舍己从人”,进而与对方“粘黏连随”,使对方“引进落空”实现“四两拔千斤”,也就是拳论中所说的“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太极拳推手中的进退在“粘黏连随”、“引进落空”中均有体现,太极拳家们认为,“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黏者,留恋缋绻之谓也,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引,是诱之使来,牵引使近于我,进,是令人前进,不使逃去,落,檐水下滴于地,又如叶落于地,空,人来欲击我身,而落空虚之地。”虽然拳家们对每一个字的解释不都是很明显地指出进或退,但要想与对手“粘黏连随”,令对方“引进落空”,必须要“随人之势以为进退”,这样才能“但求舍己无深病,上下进退永连绵”,“前进后退,处处恰合”。

以退为进是太极拳推手中的一大重要战术。在“拘意莫放松”的前提下,“时而宜退,即以退,退以鼓其进,即退亦实以助其进”。在退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防守,而是应当在退的过程中伺机进攻,“当退则退,速其气而回转扶势”。如陈鑫所言,“先引后进人谁识,太极循环一圈圆,敌以手来,我以手引,即引即打,非既引之后而后击之”;“如人来击我,其势甚猛。我则不与之硬顶,将肱与身、与步,一顺而卸下,步、手落彼之旁面,让过彼之风头。彼之锐气直往前冲,不顾左右;且彼向前之气力,陡然转之左右,甚不容易。我侧从旁击之,以我之顺力,击彼之横而无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自明末清初伊始的太极拳,历经三百余年的发展,其已不仅仅是一项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运动技术,而是承载着现代创新、与时俱进、和谐思想的传统体育文化,具体表现为:太极拳的发展历程中承载着敢于接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太极拳运动技术中承载着自我之合、从人之合的现代和谐思想。

[1][清]王宗岳,等.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2]编写组.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3]姜娟.太极拳健身文化及其价值取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4]姜娟.太极拳运动发展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3).

Modern Ideas of Education Carried in Taijiquan

Jiang Juan
(Wushu Department of Shenyang Sports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102)

By the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thesis found Taijiquan,which appeared during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and developed about three hundred years,was not only a beneficial exercises techniques,but also a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of modern innovation,pioneering and harmonious thoughts.Daring to accept,the idea of innovation and pioneering were carried in the phylogeny of Taijiquan.The harmonious thoughts of self harmoniousand harmony with otherswere carried in the techniquesof Taijiquan.

Taijiquanmodern educationidea

G85

A

1004—5643(2011)01—0020—03

姜娟(1973~),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太极拳文化与教育。

猜你喜欢
陈式陈氏太极拳
习练陈氏太极拳有效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陈氏验方回乳灵回乳体会
文化生态的整合与重建:陈式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42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大师——杨文笏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