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从建,陈家起
(1.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0017;2.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关于“人本化”体育课程教学的思考
殷从建1,陈家起2
(1.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0017;2.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或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分析体育课程教学中“人本化”缺失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基本的反思与批判,提出了 “人本化”体育课程的教学氛围、运行机制、教学模式等措施的建构,以减少传统体育课程理论对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不利影响,并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以适应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课程教学;人本化;体育
从文化学角度考虑,体育是一种“身体文化运动”,从多角度、多渠道“塑造健美体形,娱乐身心”,使人体各器官、系统达到完美有序。体育课程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缺乏对“权威性”的教学问题及教师的“权威知识”的“人本化”反思、质疑与批判,体育课程教学也只停留在“非人本化”的层次。
现代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常常缺乏系统的、理论的、彻底的分析或论证,往往以一种直接的方式“给定的”。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是国家权威性的文件,有的来自于传统,有的来自于国外,有的来自于作者个人的经验或见识。至于它们为什么成为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少得到论证、反驳或辩护。很少有教师和学生反思其人本性,就像“金科玉律”一样支配教师去执行、宣传。
现代体育课程教学将教材知识看成是客观的、中立的和绝对的,从而逃脱教师和学生理性批判的视野之处,使之成为单纯认知、识记、掌握、再现的对象,而不是检验、分析、批判和反驳的对象。现代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竞技运动知识为主干,大都从运动训练实践中总结提升而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和运动训练是两个不同的境域,由“运动精英”验证过的体育知识、技能未必就适合学生群体,如不加分析地移植,强型灌输执行,轻则有可能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严重情况下还可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沿袭着灌输、训练、宣传等手段,古老的教学习俗、惯例以及教师个人权威仍然牢固地支配着整个课堂生活,不受任何的理性质疑。两种教学风格在我国体育课程教学实践领域漫延,一种是“全放羊式”,此类体育课程教学从根本上抹杀了体育教育的知识含量,使体育教师成了可有可无的职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引起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错误认知的原因。还有一类体育课就是推崇“技能至上、教师权威”,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严格控制学生的行动,讲解、示范、模仿、纠错、评讲等是基本教学环节,是部队教官训练士兵或运动队教练训练运动员的翻版,漠视学生的生命激情,貌似井然有序的课堂,却在一点一滴地扼杀学生对运动的热情,压抑着学生求异创新的本能。
教学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以及对体育知识技能掌握准确性、牢固性的过分强调,使得师生的本体性思考毫无意义,并整个地排斥学生基于自己生活世界的认识经验。在单一的评价标准面前,师生不允许、也不能够越雷池一步,否则,他们就会受到种种惩罚。追求标准统一的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忽视了师生个体差异,用一个尺度去评价先天素质、兴趣及领悟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师生群体,其实质是对“体育公平”精神的践踏。在这种标准下,轻易达标,获取高学分的“体育优等生”体验不到超越自己的成就感,付出百倍努力而勉强达标或仍不能达标者,体验到的是自尊一次次被摧残。最可怕的是,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公平缺乏基本的人本性反思,笔者在体育课实践过程中,曾不至一次地问过学生体育课公平问题,对于当前体育课评价的不公平性,学生基本上没有意识到,也少有教师思考过这个问题。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目前,制度化的管理,标准的教学规范,固定化的教学评价,使体育课程教学失去其应有的魅力和激情,限制了师生的创造性发挥,失去了教学探险的乐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师生的个性与创造。但高考这个指挥棒,指挥着全国的基础教育学校的走向,考分是学生的追求、家长的期待、教师的努力及领导光环的综合集成,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中根本没有自主发展的空间。 唯有体育课程教学能独辟蹊径。
新课改提出了诱人的教学理念,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终身体育观念”[1]等时髦词汇,积极倡导关注师生的主体性,反对强制、灌输、压抑师生情感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体育兴趣,关注个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如果不考虑广大师生的主体性、发展性,不分析的深层次原因,就去寻求解决的策略,恐怕其走得不会太远,符号化的几节公开课或表演课很难改变体育课的现状,没有观念的彻底更新,所谓的新课改也只会出现用“旧观念驾驭新内容,形似而质乏的空壳”。[2]
“人本化”就是指以人为本,以学生、老师为本,强调发展性、实效性。“人本化”的体育课程教学就是要使师生的主体发展渗透于体育课程教学整个过程,对体育课程教学各环节(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检验、批判与重构的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教学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非人本化”成分的过程及其结果,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人性的思考或探险活动。
改革必须要求全面参与,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推行。应该鼓励学校体育各层次人员(体育课程教学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因此,推行新课改首先应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本化”氛围,使各层次人员都用理性的眼光分析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摒弃各种各样的糟粕,吸收、借鉴与升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找到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适应中国土壤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
在“人本化”的氛围下,必然会使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得以揭示,有一些可能直接涉及某些专家的权威。新课改的一些指标都是许多国内理论泰斗经过考查并结合自己审思而提出来的,推行的方式基本上从上而下进行,在社会功利、浮夸嚣张的文化氛围中,一些“创新”的表演课、公开课在多大程度上验证上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正确性。经过短期培训的新课改教师又有多少能真正领悟新课改的理念?官僚体制影响深远,制度化、行政化管理方式根深蒂固,因此,推行新课改,应该鼓励别人质疑,应该建立“人本化”的体育课程教学运行机制,各类领导、专家转变观念,要么就深入一线去亲自实践一下,要么就积极关注一线师生的意见,及时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
“人本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范式追求,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张扬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的理性能力,积极提倡对体育课程教学过程及体育课程教学环境的人本反思、质疑与批判,使体育课程教学系统建立在动态、开放、发展的环境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使体育课程教学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有机结合。叶澜教授指出:“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3]“人本化”体育课程教学强调以人本性驾驭非人本性,以生命完善、发展为终极追求,反思、质疑与批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体育课程教学更适应师生生命的发展与完善,使师生素质协调发展。
[1]毛振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2006(6).
G807.0
A
1674-151X(2011)02-078-02
投稿日期:2010-09-13
殷从建(1979~),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