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苏彦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
城市旅游是以城市为载体的观光游憩体验活动和商务会展活动[1]。由于城市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自助的散客旅游方式在城市中更容易实现,城市日益成为自助旅游者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事实上,从世界旅游发展趋势来看,散客旅游者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因为旅行社包价组团的旅游方式常常使旅游者对景点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而无法尽兴。而散客旅游自由度大,形式灵活,选择性强。尤其像德国这样平均出游率较高的国家,旅游者相对比较成熟,自助游是最主要的旅游形式。网络时代使游客能够方便地预订客房和交通,了解旅游城市的基本概况,但是游客所到达的毕竟是一个相对比较陌生的地方,如何使游客能顺畅地在城市中观光游憩,是关系到游客满意度和城市形象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班贝克古城为例,介绍了德国城市旅游步行指引系统,以期对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的发展有所启示。
本文所指的城市旅游步行指引系统对应于德文Fuβgängerleitsystem一词。从字面上翻译,该词是指步行者的指引系统。但是该系统往往设置在城市,因为城市中观光游憩的休闲场所相对比较集中,往往以步行为主,而以一些其他的交通工具为辅。另一方面,使用该系统的人常常是外来的游客而不是本地常住居民,而游客也往往是散客自助游的游客,而不是那些有导游带领的团队游客。因此,笔者将Fuβgängerleitsystem一词解释成城市旅游步行指引系统。在德国,各个城镇都有这样的指引系统,这个系统的主体是城市地图,但是具体设置的地点、包括的内容也往往各有不同。下面以德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班贝克古城为例,介绍德国的城市旅游步行指引系统是如何通过调研、讨论而最终实现的。
班贝克古城位于德国南部地区,属于巴伐利亚州。它是一座在早期中世纪城市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城市。班贝克古城内保留了大量11世纪至18世纪的建筑,是中世纪教堂、巴洛克居民住房和宫殿的完美结合,生动地展现了整个欧洲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2]。1993年,班贝克古城当之无愧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2005年班贝克的旅馆、客栈共接待过夜游客 345 674人次[3],与2004年相比,增幅达14%。一日游的游客据估计达到175万人次,其中大部分是散客。每年8月到10月是班贝克的旅游旺季。
1.项目的设立和融资
1999年3月,班贝克城市营销协会首先提出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城市步行指引系统,以应对越来越多的自助游散客的到来。这一系统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前来班贝克的旅游者。主要的目标是有效性,即建立服务于城市旅游者的城市图标,尽量用最少和最简单的图标来表示,节约成本,增强可读性,使旅游者能够在城市里顺畅地参观游览,发现古城之美。通过和相关公司沟通,最后确定项目由德国城市媒体公司(DSM)投资完成。作为回报,DSM可以将旅游信息亭背面空间辟为广告栏,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2.先期调查
2000年1月,由10人组成的项目小组正式成立,此小组每月召开1次讨论会,项目小组由班贝克市长Herbert Lauer、城市博物馆代表、负责古城文物保护的官员、负责城市和交通规划的官员、负责旅游和会议服务的工作人员、城市导游代表以及若干来自班贝克城市营销协会的工作人员组成。
项目确立以后,项目组首先通过认真彻底的实地考察以明确城市中现有的指示标志,建立起相关的信息档案,并且和班贝克大学合作,对前来班贝克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以步行方式旅游的自助旅游者在班贝克的主要停留点、参观路线等。同时还对市政设施、购物设施以及餐饮(特别是啤酒馆)场所进行彻底的调查。实地调查后,完成的信息档案不仅包括旅游者最喜欢到达的地方、目前忽视的地点和区域以及其他遗漏的信息,还包括如何利用好原先的路标系统,如道路指示牌、停车牌、旅馆指示牌等,如何添加遗漏信息,如何在旺季分散拥挤的客流,其他的交通方式如火车、汽车、自行车等如何作为步行的补充等方面。此外,项目组同时还讨论雷根斯堡和纽伦堡的自助游指引系统的利弊,吸取其经验教训。
3.内容与分布
班贝克古城被两条河分成3个部分。一是“山城”,也可以称作宗教区域,包括大教堂及其周边的主教居住区、城堡区、圣母教堂以及早期葡萄种植区域。二是“岛城”,是雷格尼茨河所包围的区域,这一区域建成于12世纪,其中包括一个市场和早期的城市居住区。三是“花园城”,这一区域可追溯到中世纪晚期,包括一些零星的别墅 、花园以及大量的开放空间,主要功能是贸易和蔬菜种植。班贝克古城的格局以及许多历史建筑仍然保持了原有功能和面貌,项目组决定采用这种比较明显的城市分区方式,将其作为旅游步行指引系统的基本框架。
班贝克城市旅游步行指引系统包括3个组成部分[4],其中主体设施是信息亭,分布在游客可能停留的各个地点。如道路分岔口、火车站、汽车站、大学和停车场等地。这些“停留点”被分成旅游景点、市政设施(如市政厅)、博物馆、花园、停车场及其他几个类别。沿着大教堂和火车站的轴线建立了20个信息亭。大教堂是班贝克古城最重要的景点,此处信息亭设在人流最多的教堂南入口处。考虑到保持教堂的整体风貌,这里的信息亭采用水平斜坡式的桌面来展示城市旅游地图。在信息亭中,能很清楚地看到最新的城市地图,不仅城市结构清晰可见,每条街巷和步行区域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区域也都有明确的表示。作为信息亭的补充,班贝克步行指引系统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指路标识牌。标识牌的设计原则是简单易读,颜色既醒目又不张扬。标识牌除了起到指路的作用外,还在某些区域起到了旅游旺季分散客流的作用。旅游者除了在信息亭中能查找到城市旅游地图,还能在旅游问询中心免费得到与信息亭内所展示的相同的旅游地图,以便于自助游的游客边走边看。免费的旅游地图就是班贝克城市旅游步行指引系统的第三个组成部分。2002年6月,整个城市旅游步行指引系统开始投入使用,该系统由班贝克世界遗产文献中心负责随时更新,以应对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地图清晰易读,班贝克的城市旅游地图引入了“切割线”元素。即用纵横几条直线将地图切割成若干小方格,纵横直线分别用数字1 、2、3 、4 等和英文字母 A 、B、C、D 等表示 。由这些直线组成的小方块都可以用一个英文字母和一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在地图的图例中,每个景点都可以通过这样的坐标来标识其大致所处的位置,这就增强了地图的可读性,让旅游者可以很方便地在地图中找到相应的地点。地图中宗教建筑、博物馆、公园和其他吸引物都分别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标来表示。如果游客对某一类景点或者吸引物感兴趣,查找其所在的具体地点也就十分方便。对于特别重要的景点,地图上则用红色标记来表示。如果游客时间有限,只想参观游览一下班贝克古城的精华部分,那么只需要寻找这些醒目的红色标记即可。另外,市政设施、旅游设施(如停车场、公共厕所、火车站、旅游问询中心、无障碍通道、邮局等)都采用全德统一的标识,在地图中很容易找到其所处的具体位置。
在上文中,笔者对德国世界遗产地班贝克古城的城市旅游指引系统项目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笔者相信,班贝克古城的城市旅游指引系统项目可以对我国旅游城市的旅游标识系统的完善以及我国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具体说来,以下几点是可以借鉴的:
旅游目的地涉及的利益主体很多,建立自助游指引系统也就依赖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从德国班贝克古城的自助游指引系统项目小组的组成来看,其中既有相关的专业人士,如城市导游代表和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负责古城保护和博物馆方面的专业人士以及负责城市和交通规划的专业人士,又有参与城市宏观管理和营销的人员,如市长和城市营销协会的工作人员。同时,在项目调研阶段,有游客参与问卷调查,而班贝克自助游指引系统项目是由德国城市媒体公司投资完成的。因此,整个项目有不同利益主体的介入,他们之间相互协调,从而完成城市旅游指引系统,这将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从班贝克城市旅游指引系统这个项目来看,其整个规划实现的过程都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首先体现在该项目的先期调研中。项目参与者对前来班贝克的游客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了解游客的需求,获得第一手资料。其次,考虑到游客需要方便快捷地找到城市的某个具体地点,因此,最终完成的城市旅游指引系统中的城市旅游地图增加了纵横切割线,并且在图例中将游客可能要寻找的场所均用切割线的坐标来表示,这就增强了地图的可读性,使游客能迅速在地图中找到自己所处的方位和要去的具体地点。第三,这种旅游地图不仅分布在游客最可能需要查找地图的地方,而且他们还可以去旅游问询中心免费索取,边走边看,非常的人性化。我国各个城市也都出版了专供游客使用的旅游地图,但是游客拿着地图往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找到要去的地方,可读性相对较差。而且,我国目前能够提供免费的城市旅游地图的地方也不多,即使能够提供一些免费的地图,其内容也不够详细。虽然地图并非值钱之物,但如果游客一到旅游目的地就能获取一张内容详实并且免费的旅游地图,那将会使游客对整个城市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游客对城市的满意度。第四,班贝克城市旅游步行指引系统项目由班贝克世界遗产文献中心负责不断更新和修改,这也体现出处处为游客着想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城市在不断发展变化,如果城市地图和指路标识牌不能及时更新,那将难免会给游客提供错误的信息,从而影响城市的形象。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很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因而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保护古城风貌常常是古城旅游开发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班贝克自助游指引系统的规划实现过程,在细微之处体现出了其保护古城风貌的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如班贝克大教堂南入口的信息亭就没有用垂直形式的,而是采用水平斜坡式的桌面来展示城市旅游地图,以凸显大教堂的恢弘。此外,城市指路标识牌也体现了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其颜色和大小都与周边古建筑相协调。在一些游客流量比较大的区域,标识牌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疏导和分散客流的作用。这种从旅游供应的角度对旺季客流进行分散的措施,在客观上有利于古建筑的保护。正如阮仪三教授所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长期的事业[5],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时时刻刻地注意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只有如此,像班贝克这样的古城才能得到保护,并且保持其勃勃生机。
致谢:本文是根据“德国班贝克城市旅游步行指引系统”项目提炼而成的,感谢德国班贝克世界遗产文献中心的Matthias Ripp先生以及班贝克城市营销协会的工作人员对本文写作的帮助。
[1]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5,(3):82-87.
[2]Bender O,Fiedler C,et al.Bamberger Extratouren:Ein geographischer Fǜhrer durch Stadt&Umgebung[M].Universitäts-Verlag Bamberg,2001:9-25.
[3]Stadt Bamberg.Bamberger Zahlen 2005:Statistisches Jahrbuch der Stadt Bamberg[M],2006:100-101.
[4]Ripp M.Supply-Sided Control over Tourist Streams:The Pedestrian Guidance System of Bamberg[A].In OWHC(eds).Preservation and world heritage citesintegration by rehabilitation[C].Germany:Bamberg,2004:32-34.
[5]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