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梦象与梦境释论

2011-08-15 00:44邹晓春
文艺评论 2011年8期
关键词:幽梦典故词人

邹晓春

通读苏轼词,笔者发现其词经常写到“梦”。苏轼现存词共362首,其中写到“梦”的就有60首,涉及“梦”的词句有62处之多。苏子为何如此的喜欢写“梦”,苏子笔下的“梦”到底寄托了他怎样的深刻内涵?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将苏词中带梦的词句进行了整理,并做了定量分析。

首先,从“梦”字的内涵看。《辞源》,“梦”字有两个解释。一个解释为“卧而以为然也”,即“睡眠中的幻想”;一个解释为“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注“想象也”。①从此可以看出“梦”字的两个突出特征:一个是第一种释义侧重的梦的内容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另一个是第二种释义侧重的成梦的方式具有想象性,所以想象所具有的变幻莫测的特点也是梦具有的特点。基于对“梦”字本义与引申义的认识,以及对苏轼词中有关“梦”的词句的总结。笔者发现苏轼词中的“梦”字的含义,大抵不超出以上两个框架。只是在具体应用环境中所强调的内涵侧面不同,与此同时,造成的抒情效果也不同。

其次,从写法上看“梦”。苏轼一些词侧重于运用“梦”的内容不真实、虚幻这个内涵。例如,“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沁园春》(孤馆灯青)②“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江神子》(梦中了了醉中醒)③等;一些词侧重于运用以梦形成的方式即想象的变幻莫测这一特点来看待世间事以及人生。例如,“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④“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凉秋。”《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⑤等。

第一种写法是对前代诗词写“梦”写法的继承,在继承中又有发展。笔者通过将这种“梦”的写法分成在词中不强调具体梦境内容、在词中概括性描述梦境性质、在词中强调梦境的具体内容三种类型来分析此种写法对前代写法的继承与发展。

1.在词中不强调具体梦境内容。例如“归去香云入梦”《西江月》(小院朱栏几曲)、⑥“归路晚,一枕初寒梦不成”《南乡子》(回首乱山横)⑦、“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⑧、“梦断魂消,一枕相思泪”《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⑨等。使用这种写法的“梦”出现在19首词中,共19句。这种“梦”字在词中不强调具体梦境内容,而是带有一种符号意,即象征着与现实不圆满相对立的一个意象群,他们或是指美好的幻想,如“梦断落花飞絮”《渔夫》(渔夫醉)⑩;或指睡眠,如“梦破五更心欲折”《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⑪;或指一种悠闲的生活,如“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⑫。它究竟是哪个具体的意象说不清楚。它只是提供一种指向,一种意义指向。这种意义指向一般都在词的抒情中起到衬托作用,以反衬作用居多,用以加强词的抒情效果,使情感抒发的更加的深挚绵长。例如《谒金门》(今夜雨)⑬秋感:“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孤负金樽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开篇概括性地交代时间今夜,天气秋雨纷纷,且此暑夏将以秋雨作结。“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紧接着出现抒情主人公,坐在话别的岸边,孤独地听着潮声,看着来来往往的潮水,不禁要问明朝你要到哪里去?“孤负金樽绿醑,来岁今宵圆否”今年我未能与离人喝酒寻欢,明年的今晚你我是否可以相聚。词人在孤独寂寞之极先向潮水发问又向月亮发问,然而却不能得到回答。“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当潮水与月亮这两个大自然的恒久之物没能给词人以回答之时,词人似乎已经感觉到了朋友归期无望。而以“酒醒”、“梦回”来告诫自己应该清醒,然而这更增添了词人现实的愁苦。这里的“酒”就与“梦”是相同的性质,都是指使人暂时忘却现实孤苦之物。并非真的做梦梦见我与离人相聚,而只是指向了一种区别于现实孤苦的物象,可以用酒来代替,因其没有实际内容。即便这样了了一句却又与“夜阑还独语”形成对比,从而反衬了词人整夜的孤苦伶仃。

2.概括性描述梦境性质。例如“别梦已随流水”《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⑭中的“别梦”、惊破绿窗幽梦”《昭君怨》(谁作恒伊三弄)⑮中的“幽梦”、“但觉秋来归梦好”《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⑯中的“归梦”、“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⑰中的“好梦”。这种梦字仍然不能摆脱符号的性质,只是在符号的基础上稍稍归了一下类。虽然仍没有具体梦境内容,却基本能看出其情感指向,是欢乐还是忧伤。“别梦”就指向了忧伤的情感,而“归梦”就指向了欢乐的情感。例如,《醉落魄》(苍颜华发)⑱述怀:“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公子佳人,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上片“轻云微月”,词人开篇交代了羁旅的环境,天空中淡淡的云与光亮微弱的月,烘托出朦胧、惨淡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情感基调。“二更酒醒船初发”接下来交代时间二更,事件是词人又要离开这里,奔赴前程。“孤城回望苍烟合”随着船的行驶,词人离故城越来越远了。在苍茫的夜空下,孤城似乎与天空融为一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子佳人,不记归时节”更增添了羁旅的忧伤。“巾偏扇坠藤床滑”,下片词人先交代了一个睡觉的场景,用巾偏”、“扇坠”、“藤床滑”几个意象点染出旅途中休息的环境。“觉来幽梦无人说”,“幽梦”暗示出此梦之性质是令人忧伤担心的。与佳人离别的羁旅处境,本来就令人愁闷,而幽怨的梦境又无处倾诉,可谓悲上加悲。“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最后词人将这种种的悲伤上升到对于自己人生的叹怨,即此生飘荡何时歇”的感叹中。此词中的“幽梦”就在词中起到暗示梦的性质的作用,从而加大了情感的感染力。

3.强调梦境的具体内容,如“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还被莺呼起”《水龙吟》(似花还似飞花)、“幽梦里,传心曲”《满江红》(忧喜相寻)、梦中历历来时路”、《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酒阑清梦觉”《临江仙》(诗句端来磨我钝)等17首词中的17句。词人在这些词句中写梦往往强调梦境的具体内容。经常使用直接叙述梦境或直接把有关梦境的典故用入词中,增强词的叙事性,从而加大了词的情感容量。例如《江神子》(十年生死两茫茫):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悼念亡妻的词因为加入了梦中重逢的细节描写,才更让人感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个“自”字点出对亡妻思念之深。“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与下片“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前后照应,使全词笼罩在凄凉悲伤的大环境之下。“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接着写到由于仕途艰险所造成的过早衰老为梦中相见“唯有泪千行”埋下伏笔。“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词人切入妻子平时梳妆的一个场景进行细节描写,再以“相顾”点明二人重逢,这里省去了多少心理描写。即便如此我们也能感受到那份强烈的喜悦。然而“相顾”以后却是“无言”而只有泪水不断地流淌,梦中的重逢本是无限的喜悦,怎么会泪流满面呢?原来是亡妻看到我经历了世事的艰辛、苦难的折磨而变得“尘满面,鬓如霜”,不禁流下了泪水。这样写整首词就不仅抒发了对亡妻的深深思念之情,与此同时,也因梦境的描写使全词增添了士大夫的生命之慨,从而增加了词的情感容量。

词人还经常使用有关“梦”的典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诗之境阔,词之延长”⑳可见词是一个偏重于抒情的体裁,是不适合叙事的。所以用直接叙事来抒情的方式是不可能的,怎么办?词人为其找到了好的解决方案,即在词中使用典故。众所周知,典故本身就是小故事且含有一个完整的主旨和情感,在词中运用典故就可以解决这种为难,运用有关梦的典故也不例外。从而增加词的叙事性和情感含量。例如,《贺新郎》(乳燕飞华屋)㉑夏景:“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秀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华,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上片从“乳燕飞华屋”、“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妇人在沐浴完毕的午后渐渐午睡的情景,“孤眠”可看出其孤独,“帘外谁来推秀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不知是什么惊醒了她的熟睡,白白的打断了她的“瑶台曲”之梦,这里的“瑶台曲”之梦就是运用了“瑶台梦”的典故,从而令读者想到楚王梦到与名为朝云的女子际会的典故。为整首词蒙上了一种感伤的情调。读完整首词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首思妇词,而此处“瑶台梦”的典故更加深了全词的情感浓度。

第二种写法苏轼常常用梦来比喻人生世事,这样写使人生、世事呈现出虚幻、不真实、变幻多端、短暂飞快、还有空的特征。。“写境”则是作者极逞状物之才,能随物婉转,“能与花鸟共忧乐”,“理想派”与“写实派”常常互相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人间词话》王国维)㉒,例如由于十分惊讶而不敢相信眼前的人或事是真实的,而把真实的人或事比喻成梦,借以表示怀疑。写与分别多年的老朋友重逢时的“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㉓、还有强调浮华得意的不真实就写到“君臣一梦,今古虚名”《行香子》(一叶舟轻)㉔、“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满江红》(忧喜相寻)㉕;再有非常经典的将人生世事比喻成“梦”的如“蝴蝶梦中家万里”《南乡子》(何处倚栏杆)㉖、“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南歌子》(带酒冲山雨)㉗“笑劳生一梦”《醉蓬莱》(笑劳生一梦) ㉘、“聚散郊游如梦寐”《浣溪沙》(长记鸣琴子贱堂)㉙、“一梦江湖费五年”《浣溪沙》(一梦江湖费五年)㉚、“只堪妆点浮生梦”《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 ㉛、“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㉜、“身外倘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十拍子》(白酒新开酒坛)㉝等,东坡一生仕途坎坷、一贬再贬,并且环境越来越艰难,通过以上的词句可以看出他做到了对苦难的超越。把人生世事的苦难比作“梦”,包含了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例如,《南歌子》(带酒冲山雨):㉞“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这首词作于元丰二年,苏轼遭遇乌台诗案,在湖州被捕入狱,几个月后贬谪黄州。人生经历了如此大灾难的东坡写下的这首词,我们仍然在其中看到了超脱。上片“带酒冲山雨”,词人带着酒,冒着山雨到湖边漫步,归来“和衣睡晚晴”可见词人的率性而为,傍晚天气慢慢变得晴朗,词人在这种干净、清新的世界睡着了。竟然“不知钟鼓报天明”,可见其睡得悠然自适。“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此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㉟“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为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然周也。不知周知梦为蝴蝶与?”词人引用此典于此处,可见其人生观受到道家哲学的影响。人生本身都未必是真,又何必执着于其中的苦难与坎坷。“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接下来是词人对于当下生命的感叹,自谦的说自己老了,才能都尽了,想要归去却又不得。“求田问舍笑豪英”,与“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形成对比,词人提出两种人面对生命的态度。抒发自己不学一些人只知买田置舍,盘算个人利益,而偏偏喜爱没有任何利益纠纷的、自然的、湖边漫步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从这首小词中我们可以看到遭遇了“乌台诗案”苏轼超越了个人的苦难,而把自己个人的苦难上升到道家“自然无为”的高度,通过“梦”这个意象传达出来,从而达到对于人生苦难的超越。再比如《渔家傲》(临水纵横回晚鞚)㊱中的“只堪妆点浮生梦”中的“浮生梦”就是受到禅宗“四大皆空”的思想影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梦”是东坡词中超越苦难的象征。之所以如此的喜欢“梦”字,就是它能带词人走出现实的坎坷,而使其在精神领域达到超越、解脱。

猜你喜欢
幽梦典故词人
词人的职业
《幽梦影》:古人的朋友圈评论区什么样?
读成语典故偶得六首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闻鸡起舞
林逋梅妻鹤子
一枕闲情入夏,且等幽梦乘马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幽梦影,趣横生
等一场春风唤醒一帘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