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洋 晋 艳[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430]
爱伦·坡恐怖美学主义对哥特作品的突破性影响
⊙杨 洋 晋 艳[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430]
埃德加·爱伦·坡是著名的美国作家,他以写作恐怖和超自然的哥特式故事见长。在沃波尔和其他哥特作家的影响下,坡吸收了哥特式小说创作的传统手法,把超自然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使恐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坡在其哥特小说的创作中突破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主题的提升,情节的内向性,叙述的可靠性及象征手法和意象表现。
哥特 死亡 恐怖 可靠性
哥特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风格进入人们的视线是在1764年沃波尔发表了他的小说The Castle of Orlando之后。对于小说所产生的轰动效应、戏剧性的情节以及超自然的神秘感觉论,当时的众多文学评论家给予了猛烈的批评。尽管如此,哥特文学的独特风格却影响了不少后来的文学创作,包括影视作品。进入21世纪后,哥特文学作品中所流露出的阴郁的、黑暗的、伤感的、神秘的文学风格始终为大众所迷恋。在与传统文学的对抗中,哥特文学变得更加不可捉摸,那种神秘的、超越自然的、阴郁而恐怖的力量潜伏在它那坚固的外壳中,慢慢地释放着令人迷惑的能量。
而恐怖美学,是近代诞生的一个新名词,可以被认为是美学的一个新分支。恐怖美学主义以哥特式小说的研究转变为起点,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恐怖艺术批评的兴起与恐怖研究热,使得历史上封闭性小说中的哥特式小说,被重塑为当代西方恐怖艺术史的源头。对哥特式小说批评热情的持续不断,从一个侧面证实了:20世纪末,当恐怖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类型慢慢浮出水面,去追溯与重构一个关于恐怖的美学与艺术史时,它已成为学术界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从字面的解释来看,恐怖美学即恐怖与美丽并存。一般来说,会留给人相当的想象空间,让人一边体味恐怖所带来的压力,一边欣赏作品,一边回味。恐怖美学所表现的不是纯粹的恐怖,而是对美丽的感悟和对生命的诠释。在让人感受刺激的同时,又让人深思。
作为最负盛名的美国恐怖文学与侦探小说的开山鼻祖,爱伦·坡的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打上了深刻的哥特美学的烙印。无论是在他的恐怖作品中,还是侦探小说中,坡沉迷于探究生与死的奥秘以及人类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的本能的内心恐惧。而他的创作主题更是深深地掘开了人类恐怖的内源,那一篇篇涉及到谋杀、阴谋、复仇、暴力与毁灭的故事无不让读者觉得毛骨悚然,深深体味到恐怖美学所带来的销魂一刻。坡的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与生俱来的营造恐怖气氛的技巧,使他在文学创作中得以尽情挥洒其无尽的灵感。
据肖明翰教授的The Gothic Tradition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哥特文学的原型来自于中古世纪的关于神或英雄与怪兽的战争的英雄史诗般的民间传说中。在这样的神魔之争中,正义最终会打败邪恶。除此之外,来自于圣经故事中关于上帝(抑或天使)与邪恶相争斗的场景描述中。圣经故事中关于“人性之原罪”的揭示则从另一方面开启了哥特文学表露人类内心丑恶的阴暗面。
爱伦·坡以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乌鸦》为例,揭示了他所追寻的关于哥特文学的创作原则。在The Philosophy of Composition中,他提到文学创作应该抛开那些陈腐的规定。在恐怖文学的创作中,效果胜于一切。与传统的哥特文学所不同的是,坡的作品中从没有那些说教的理论。无论是在无法抑制的恐怖下杀死了老头儿的“我”(《泄密的心》);满腔复仇理念,最终设计了残酷的复仇场景并实施的“我”(《一桶白葡萄酒》《跳蛙》);还是由于内心的极度分裂从而导致在神经错乱的情形下杀掉妻子的“我”(《黑猫》),坡所揭示的无疑是人性的阴暗面,而除了揭示外,坡并没有强加入自己的分析与说教,将思索的空间留给了读者,这种适时“留白”的表现方式不仅为后世的恐怖文学作者所采用,甚至成为了悬疑影视作品的特征表现手法之一,如希区柯克的《惊魂记》(1960),理查·富兰克林的《惊魂记2》(1983)、《惊魂记3》(1986),及麦克·加斯的《惊魂记4》(1990)就是这种“留白”方式的最好诠释。
除了上文提到的爱伦·坡对恐怖气氛的营造以外,在他的作品中更为突出的是对人物内心恐怖情绪的刻画。正是这样的倾向使得坡的作品得以打上深深的个人风格烙印。
自哥特文学诞生起,恐怖小说的作者无不在刻画恐怖的背景上大做文章,故事的主要情节发生的地点往往选取在古堡、修道院,或山洞中。以该类作品中声名鼎沸的吸血鬼类代表作品《德克拉》(Bram Stoker 1897)为例,黑暗来临、阴暗角落、善恶之永恒争斗是恐怖文学亘古不变的元素。
与吸血鬼故事所营造的“致命之吻”的血腥恐怖所不同的是,坡的情节塑造更着眼于对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在坡的笔下,人类的恐怖并非全然来自于对死亡的恐惧,更有对未知的焦虑、对命运的抗争与无奈,以及无法摆脱看不到的束缚时的绝望。在阅读坡的作品时,那种紧扣读者心弦的力量充满了恐怖的张力,使人体会到什么叫做欲罢不能;而那种让人窒息的快感又会让你在紧张至极致的时候知道“惊叫无声”的滋味。因为坡的创作所追求的是一种深刻至骨子里的恐怖,并非停留于肤浅的对古堡、地下室一类的背景的阴晦描述。而坡这种着力于恐怖心理刻画的近似于白描的手法则成为了同类作家、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坡对于死亡有着独特的理解。在他的笔下,死亡,以及人类面对死亡时的恐惧是永远挖掘不完的题材。在他的笔下,死亡不再是禁忌,而是其灵感的展现。无论是美女之死,还是恶徒之死;无论是复仇还是谋杀;无论是活埋还是陷坑坡都用他的如神妙笔带读者走进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无论是与民间传说还是与吸血鬼故事相比,爱伦·坡笔下的世界往往可以让读者在恐惧的同时亦觉得其可信。对于一位主要创作传奇作品的作家来说,这是非常难以企及的目标。
传统的哥特文学作品中往往充斥着大量不可信因素:超自然力量、科学怪人、飞翔的天使抑或恶魔。以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为例,所有不可信因素汇集其中,读到这样的作品,读者会觉得与其说它是一部恐怖小说倒不如说是一部科幻小说(当然,这部小说可能启发了克隆技术的产生)。
而在坡的作品中,读者更能体会到的是巧妙设计的场景、精心安排的情节所带来的阅读的可信性。换言之,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为其情节的波澜起伏、玄幻莫测所深深吸引却同时又无法去质疑其中的任何一点;既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传奇色彩浓郁的作品,又像是完全真实可信的传记或干脆就是犯罪学档案。
在坡的创作中,想象力始终在一个“可信度”的范围内驰骋,所有的创作元素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一方面,坡用生花妙笔描述着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他巧妙地安排着故事的情节;整篇作品充满了逻辑的味道、理性的光辉。基于此,无论是多么看似荒诞不经的作品,坡都能做出最为合理的解释,从而让那些挑剔的读者不得不信服。
纵观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作品,我们会在其中发现很多的象征手法与意象手法的运用,突出的例子如《黑猫》和《厄舍府的倒塌》。
首先,《黑猫》一篇,题目本身就会让人联想到死亡与不祥,因黑猫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意味着邪恶与巫术。文中更是提到“黑猫”被认为是“女巫的化身”。进而,作者赋予了这只不祥的黑猫恰如其分的名字“PLUTO”,正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冥司的主神的名字。这种种的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故事本身充满了恐怖的张力,从一开始就紧紧扣住读者,使其阅读的过程成为对恐怖美学的最佳体验。
其次,坡擅长于景象的描写。无论是环境抑或是人物,在坡的笔下,都显得十分传神。在《厄舍府的倒塌》一文中,对罗德里克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一个神经质至极点,濒临崩溃的没落贵族青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他面如死灰;眼睛大而清澈,明亮得无与伦比;嘴唇有点薄,颜色暗淡,但轮廓绝顶漂亮;鼻子是精致的希伯来式样,鼻孔却大得离谱;下巴造型很好,但鲜有活力,并不引人注目;头发又软又薄,蛛网一样稀稀拉拉……那丝绸般柔滑的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变长了,蛛丝一样纷乱,与其说是披拂在脸上,倒不如说飘飘扬扬来得贴切。任我怎么努力,也无法从这副怪异神情里,找出正常人的影子了。
综上所述,尽管爱伦·坡的作品盛行于一百多年前,但是其在创作中的种种超前意识与写作技巧的运用使得他的作品无疑在今天读起来仍带有深刻的回味。
[1] 李艳:《西方经典恐怖电影审美特征探析》,载《电影文学》2009年第1期。
[2] 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页。
[3] 申丹:《坡的短篇小说/道德观、不可靠叙述与〈泄密的心〉》,载《国外文学》2008第1期。
作 者:杨 洋,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晋艳,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编 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