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理直[广东警官学院公共部, 广州 515000]
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挣扎与解脱
——崔颢仕途生平及《黄鹤楼》诗意探析
⊙赵理直[广东警官学院公共部, 广州 515000]
崔颢的《黄鹤楼》主要展现了三个方面内容,其一表达了岁月流逝、功业难成的忧伤;其二道出了生命短暂的迷惘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最后,流露出看破尘世,隐遁归乡之情。这三种苦闷幽怨之情反映了诗人终其一生在建功立业理想与怀才不遇现实的矛盾中挣扎与解脱的思想轨迹。
崔颢 《黄鹤楼》 典故 主旨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著名诗人崔颢(约生于694年,卒于758年)①的《黄鹤楼》诗,久负盛名。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首深受后人推重和激赏的诗歌,一直是后人关注的焦点,对该诗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此诗从本质上抒发的是一种看破红尘,勘透世事,打算超越世俗尘嚣而不可得的愁苦;有人认为该诗表达了怀古思乡之情;也有人认为该诗是作者因登楼寂寞而生的淡淡乡愁的流露。近年来,更有诸多学者将其和李白的《游金陵凤凰台》加以比较,突出李崔二人诗的同异。笔者认为,《黄鹤楼》诗展现的主题思想并非单一,而是复杂多面的,正如其诗一样时空翻转,古今跳跃。我们可以从诗句的解读和崔颢的仕途生平中探寻《黄鹤楼》诗的多层寓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的前两联讲到一个神话传说。《南齐书·州郡志下·郢州》载“:夏口城据黄鹤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黄鹄,《齐谐志》作黄鹤。《太平环宇记·卷一一五》中《武昌府》载“:昔费文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故名。”(费文为三国时蜀人),诗人登临黄鹤楼,首先想到的是黄鹤楼美丽而缥缈的神话传说,崔颢巧妙地拉近时空距离,昔时的典故与此时的景观完美结合,平添了悠悠白云的蓝天映衬下临江高矗的黄鹤楼的神秘感。“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人的视野从地上的黄鹤楼转向邈远的天空,诗人的思绪也一下从惆怅的现实飞到了遥远的古代。金圣叹曾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是忆昔人,‘黄鹤一去不复返’是想昔人,‘白云千载空悠悠’是望昔人。”②诗人为什么对昔人又忆又想又望呢?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因仕途失意而产生的避世情绪的宣泄(关于崔颢的“仕途失意”,后文将进一步讲);二是追仙慕道思想的自然流露。诗人官场失意,自然转向退隐,欲超脱尘世,因而艳羡古人可以随心所欲,得道升仙。然而,现实始终无法超越,成仙愿望落空,免不得落寞哀怨。唐代道教盛行,“尊崇道教”时代文化背景在诗人笔端心底潜意识发而为文,便有了《黄鹤楼》的开头,如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该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站在黄鹤楼头,极目远眺,对岸的汉阳一马平川,晴朗的天空下,岸上的参天大树清晰可辨。眼前豁然开朗的景致,恢弘而壮阔,但带给诗人的却是千般愁绪,万端感慨。诗人见树而生愁,愁不可解,无法释怀。显然,诗人在此暗用了“桓温见树伤怀”的典故。《世说新语·言语》载:“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桓温见柳树而伤心,恨岁月流逝太快,不能追回。崔颢心通古人,触物兴感,慨叹岁月蹉跎,人生短促,满腔抱负尚未实现,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那么,崔颢何以会抒发“岁月流逝,功业无成”的慨叹呢?我们可以从崔颢一生的仕途经历中找到真实的答案。《旧唐书·文苑传》载:“开元、天宝年间,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皆名位不振。”这里非常清楚地写明崔颢虽有诗才,但官位、社会地位并不高。另外,崔颢的事迹在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的记载都十分简略,但通过崔颢的作品和其他人的传记,我们可以了解到崔颢一生的主要仕途经历。
1.开元十一年(723年),崔颢约三十岁,中进士。
据《旧唐书·卷一九○·下》文苑传下崔颢传记载:“崔颢者,登进士第。”《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载:“崔颢者,亦擢进士第。”《唐才子传》中写道:“颢,汴州人: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据此,我们可知崔颢曾中进士,但没见中进士后授何官职。
2.开元二十九年至天宝二年(741年——743年),时年崔颢五十岁左右,在定襄,任录事参军,正七品下。
据《新唐书·杜佑传》载:“杜佑之父名希望……希望爱重文学,门下所引如崔颢等皆名重当时。”杜希望曾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至二十四年(736年)任代州都督,崔颢也在此期间供职于代州都督府。另外,我们可以从崔颢《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中得到一些线索。该诗写道:“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我来折此狱,五听辩疑似。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捶。……”定襄在唐代属代州管辖。崔颢前往定襄郡处理了大量案件,从事断狱工作,由此,可以佐证崔颢曾在代州都督府内任职。据以上材料,我们可知崔颢在开元末到天宝初这一段时间的任职情况,这也是崔颢施展才能较顺利的一段时间。
3.崔颢在天宝三年(744年)之前曾任太仆寺丞,从六品上。
唐芮挺章在《国秀集》目录中署崔颢官衔为:太仆寺丞。《新唐书·百官志》列太仆寺丞四人,从六品上。
4.崔颢官终司勋员外郎。
《旧唐书·崔颢传》称“(崔颢)累官司勋员外郎”。元朝辛文房《唐才子传》载:“(崔颢)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以上材料我们可知,崔颢的一生,所做官不超过六品。才华横溢、满腔建功立业抱负的崔颢,在其有生之年并没有大展才华的机遇。这才有了其在诗歌中对岁月飞逝、壮志未酬的慨叹。
再看“芳草萋萋鹦鹉洲”一句,诗人登楼远眺,众多景物不取,为何偏选那江中一片长满乱草的沙洲呢?这里,诗人同样化用典故,借古人祢衡客死江夏之事抒怀。“祢衡洲上千年恨,崔颢楼头一首诗”③,这是一副明代人所作的悬挂于黄鹤楼上的楹联(撰联者不可考),前人的阐释非常巧妙地点明了《黄鹤楼》的用典,《后汉书·卷八十下》祢衡传记载,汉末的祢衡很有文才,只可惜生不逢时,因而才华得不到施展,曹操“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吏”,祢衡既不见容于操,又不见容于刘表、黄祖,终被黄祖所杀,死时才二十六岁,死后葬于鹦鹉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由眼前芳草茂盛的沙洲景观联想到祢衡怀才不遇的悲剧,不仅表达了对古人的深切同情,更流露出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忧愤,实乃诗人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黄鹤楼》诗的开篇,即首四句表明了诗人对得道成仙的向往。那么,诗人为何如此向往得到成仙呢?是因为他无法实现建立功业的理想,只能寄希望于超脱成仙。然而,现实中,升天理想落空,成仙也即成为了泡影。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如意,得道成仙也遥不可及,那该如何解脱呢?只有唯的一条路——归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傍晚时分,江上升起沉沉雾霭,思乡之情阵阵涌上心头,如长江之水不断冲来。面对浩渺的长江,暮霭的映衬增添了几分寒意,更加深了诗人的愁情。“烟波江上使上愁”,这里的愁,既有报国无门、功业无成的无奈,又有怀才不遇的忧伤,人生短暂的迷惘,更有游子迁客思恋故土的乡愁。这种愁,如江雾般萦绕于诗人的心头,挥之不去。作者的忧愤、哀怨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致的转换发生了转移,诗的寄意急转直下,由壮志难酬的悲壮转而为遁世归乡的悲凉。
总体看来,崔颢的一生都在追求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然而现实中却怀才不遇,屡屡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的幽怨发而为诗,便有了千古名诗《黄鹤楼》。《黄鹤楼》诗通篇展现的诗意复杂而多变,这和诗人不断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挣扎的人生际遇息息相关。诗的开篇羡慕仙人长生,哀叹凡人生命的短暂;“桓温见树而伤心”典故的暗用,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功业未成的忧虑;古人“祢衡不被赏识,被害早逝”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被赏识重用的忧愤。最后,在无法逃避的现实中,崔颢找到了一条无奈的解脱之路——归乡遁世。
① 关于崔颢的生年,两唐书未载,闻一多先生在《唐诗大系》中拟颢生于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崔颢之卒年,《旧唐书》及《唐才子传》皆载为“天宝十三年卒”。崔颢的生卒年唐诗各选本所注不一,大多注其生卒年为(704年—754年),今从谭优学《唐诗行年考》取崔颢生卒年为(694年—758年)。
② (清)金圣叹:《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③ 因祢衡曾作《鹦鹉赋》,所以后人把埋葬祢衡的沙洲命名为鹦鹉洲。
作 者:赵理直,文学硕士,广东警官学院公共部讲师,主攻文艺美学、文学理论方向。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