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琢玺
国际联盟制度设计上的两个缺陷及其在处理九一八事变中的表现
■王琢玺
国际联盟一开始在制度上就有严重的缺陷:一国一票一致的表决机制降低了国际联盟的行动效率和维护和平的效果,国际联盟在一些基本概念上模糊不清和具体措施上的含糊其词使得某些国家钻了制度空子。因而如果撇开这些制度上的缺陷来评价国联在处理中国“九·一八”事变上的作用,显然会有失偏颇。
关于对国际联盟的评价,尤其是对其在处理中国“九·一八”上的评价,历来贬大于褒。国内的史学著作和高等院校的世界及中国现代史教材,在谈到国际联盟 (简称国联)干涉“九·一八”事变的活动时,几乎都认为国联怂恿了日本人的侵略,甚至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帮凶。后来一些学者基于对事实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张敬禄先生认为国联采取的措施维护了和平,国联中的小国集团是维护和平的最重要支持者,“不可简单地用国联纵容日本侵略的词句来解释和概括。如果要找日本侵略的纵容者,追本溯源,责有效归,只能是势大财雄的西方大国”。
本文拟就从国联制度设计缺陷问题来分析国联在处理中国“九·一八”事变中的表现,以期深化对国联的认识。
一般国际组织的表决机制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表决权的分配,是一国一票,还是一国数票;二是表决权的集中,是全体一致通过,还是多数通过。实践中,国际组织的表决机制主要有三种:
一,一国一票一致同意制。该制一方面反映了主权平等的原则,另一方面却不利于国际组织效率和职能的行使。
二,一国一票多数表决制。该机制既尊重国家主权平等,又服从多数成员国的意志,因而为多数国际组织所采用。但它客观上容易造成组织内部多数派与少数派之间的对立,在决议实施上要比一致通过的方式困难。
三,一国数票加权表决机制。该机制从分考虑到组织内部各成员国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有利于保障组织资金来源、增强组织行为能力以及组织决议的形成和实施;但是,这也容易形成少数发达国家对组织事务的垄断。
国际联盟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的国际组织,强调国家间的平等,选择了一国一票一致同意制。一国一票一致同意制反映了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它给予大国、小国同等的法律地位。但由于大国小国的利益不同,它们很难达成一致的决议,还由于决议当事国拥有否决权,一致的决议案就更加难以产生。因而国联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在实际上限制了自身行动效率。这在国联处理“九·一八”事变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首先是大国小国之间的矛盾。
1931年11月19日,日军占领齐齐哈尔的消息传到巴黎,国联理事会会议上,各中、小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要求对日本实施制裁。于是,国联理事会讨论运用盟约第16条制裁日本的问题。但是大国首先反对制裁日本。
“当国联理事会在讨论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问题时,正忙于应付国内经济危机的美国总统胡佛担心日本迁怒于美国,引起美日战争,训令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的道威斯:美国不对日本采取任何军事的、经济的制裁,而只实行道义制裁,美国不反对国联制裁.但不参加。”
当大国拒绝制裁日本时,小国也就无能为力了。制裁日本的决议就因大小国的矛盾而搁浅。第二是决议当事国的反对让决议无法律效力而成为一纸空文。由于国联大会或理事会的决议需要全体成员的一致同意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国必然会运用一票否决权否定对自身不利的决议,这样国联的决议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日本代表团就是多次运用这一票否决权轻易地否决了对日本不利的所有决议。类似事情还有很多,几乎每一次都遭到日本的拒绝而无法律效力,仅仅是道义上的力量。
国联对于一些概念、一些行动没有明确,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无法断然采取行动。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对于“侵略”的理解和各国对于自身义务履行的理解。关于侵略的理解,由于国联未明确概念,致使国联对于日本行为无法作出恰当判断,延缓了问题的处理。例如国联第一次接手中日纠纷时,对中日两国发出警告:“一、两国政府务须避免足以使局势扩大,或足以妨碍和平解决的任何行动;二、理事合格与两国代表会商,在两国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使害的范围内,寻求迅速撤军的办法。”
国联在这里没有区分侵略者与被侵略者,而是将两国等量齐观,各打五十大板。国联不明是非的态度影响了其后作出的判断,也给日本某种程度上的暗示,影响是十分恶劣的。
关于各国对于自身义务的履行,各国并无明确的认识。国联盟约虽然规定了对违反盟约国的各国应采取的经济制裁、军事制裁措施,但并未强行规定各国去实施,也没规定各国拒绝实施制裁措施的处罚措施。军事上的制裁也仅仅是国联建议各国政府,“俾使联盟会员国严格地派遣陆海空军,组织军队以维护联盟盟约”。
综上所述,国际联盟一开始在制度上就有严重的缺陷:一国一票一致的表决机制降低了国际联盟的行动效率和维护和平的效果,国际联盟在一些基本概念上模糊不清和具体措施上的含糊其词使得某些国家钻了制度空子。如果撇开这些制度上的缺陷来评价国联在处理中国“九·一八”事变上的作用,显然会有失偏颇。
王琢玺(1988.9-),湖北 襄阳人,武汉大学文学院2008级人文科学试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