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杜甫诗歌的“风骨”美

2011-08-15 00:43李清娟
群文天地 2011年18期
关键词:刘勰风骨杜甫

■李清娟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提出的“风骨”理论尤其被后人所重视。初唐时期,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并且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颓靡诗风持反对态度;盛唐时期,李白“雄浑豪放”和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对“风骨”理论又加以阐释。他们为“风骨”在唐代甚至后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盛唐时期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其对“风骨”的发展具有唐代独特的时代精神。特别是“诗圣”杜甫,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和人生际遇,形成了他独有的创作风格,在诗歌内容、创作语言和创作思想上都对“风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之,唐代诗人对推动“风骨”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唐代诗歌独有的“风骨”之美。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对百姓最关注的诗人之一,他崇尚“凌云健笔意纵横”,是当之无愧的“风骨”继承者和发展者。杜甫论诗赞扬“骨气”、“骨力”,内容上要求抒写现实,关注百姓疾苦,批判统治者的昏庸,旗帜鲜明地继承了《诗经》和汉魏以来诗歌的慷慨之气,发扬了刘勰的宗经、崇古思想,反对绮靡的诗风。杜甫的诗,不仅内容极为丰富,而且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杜诗中充溢着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无论是诗的内容还是创作思想,无不体现着“风骨”的魅力。

一、从杜甫诗歌内容看其对“风骨”的继承

从杜甫诗歌的内容上看,他不仅写宴游诗、山水诗,而且写羁旅诗、咏怀诗,更重要的是,杜甫用他的诗,记叙了安史之乱时很多的重要事件,写了人民在战争中所承受的苦难,用生动饱满有血有肉的形象,展现了战乱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因此,杜诗被称为“诗史”,对史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很多为人所知的历史事件,在杜诗中都有反映。风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章思想内容要充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也是“骨”的具体体现,而杜甫的诗歌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而且融入了他个人强烈的思想情感。从杜诗中,我们看到了四个字“为民请命”,即儒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

杜诗不仅广泛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要求。在“三吏”“三别”中,反映出各个阶层的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遇的苦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他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在这首诗中夹叙夹议,表达了错综的内容和复杂的情感。在《丽人行》中,他先描绘丽人体貌、服饰,然后由“就中云幕椒房亲”转到描写杨氏姊妹的穷奢极欲上,与她们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在《春望》中,他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深忧巨痛,是伤春感时,更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忧虑。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宏愿,并宁愿以“冻死”来换得广大饥寒士人的温暖,这种崇高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杜甫的诗歌是极具内容的,并且内容丰富,刘勰在论风骨时提到:“捶子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文心雕龙·风骨篇》)可以看出刘勰反对内容贫乏、空洞且辞句堆砌冗长的作品。而杜甫在创作中正是避免了这样的缺陷,从而具有“风骨”之美。

二、从杜甫诗歌创作的语言看其对“风骨”的继承

从杜甫诗歌创作的语言上看,他在炼字炼句上是相当成功的。“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文心雕龙·风骨篇》)在刘勰看来“风骨”和“采”都是很重要的,如果“风骨”乏“采”,就会象鹰隼那样,虽能翱翔于天,却因没有采羽,不能逗人观赏。如果“采”乏“风骨”,就会象野鸡那样,虽然好看,却不能高飞,只有“风骨”和“采”兼具,能披着绚烂的文采在高空翱翔的,才可以称为文章中的凤凰,达到理想的境界,才会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当然“风骨”和“采”仍然是有主次问题的,他认为“采”只能是“风骨”的补充,为“风骨”服务,不能主次颠倒。杜甫在语言上精于用字,刻画细微,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但并没有影响诗歌的“风骨”,反而是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他炼字的独到之处在于表现人的神情韵味,运用动词使整个诗句充满生命,运用副词使诗句婉转而疏畅,运用颜色字来强化情感色彩,运用双声叠韵以使诗的声调更加和谐悦耳,运用俗字口语使诗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文章法、句法、字法严谨,但法极无际,晓畅自然。这首诗不仅纯熟的运用格律,更可贵的是诗中用字极为准确生动,写得绘声绘色,作者欣喜之情跃然纸上,“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再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句既是当句对又是流水对,“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连用四个地名,累累如贯珠。可见,杜甫创作时在炼字炼句上下了很大功夫,而对章法、句法、字法的严格要求并没有影响诗歌内容,反而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他自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属语遣词,必极尽意之所至,以求在形神上符合所写的实际。而七古不似五古,可以从容委曲叙写,文词更须有强健的骨力,乃能振起气势而不致庸沓软弱,所以杜甫七古风格,大致是沉着雄健的。相对于五古而言,杜甫的各种语言特色,使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充满风骨意蕴。可见,杜甫在炼字炼句上是相当成功的。

三、从杜甫诗歌的创作思想看其对“风骨”的继承

从杜甫的诗歌创作思想上看,他也符合了“风骨”的要求。刘勰认为文章应该“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他又说到,“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风骨》)可见刘勰认为必须善于学习,从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广集创作方法,从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经验。杜甫对前代的文学遗产就采取了正确的态度,他的原则就是“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既要继承风雅传统,“别裁伪体”(别,是分别,鉴别;裁,是裁去,革除。“伪体”指思想内容不健康,格调卑下的,便是“伪体”)。又要“转益多师”,这才是对待文学遗产的真正态度。诗人对于丰富的遗产不是兼容并蓄、全盘吸收,而是有所批判,有所选择。在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中论述得最为充分。他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杜甫指出齐梁文学有很多不足,不愿作其“后尘”,但是又认为齐梁文学不能全盘否定,对齐梁文学的认识要一分为二,既要充分吸取齐梁文学的精华部分,即“清词丽句”,接受其有价值的艺术经验,又要舍弃其卑下、轻艳的一面。从而纠正了陈子昂、李白等在矫枉时出现的偏颇。除了《戏为六绝句》,他还在《解闷十二首》、《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等诗中,谈到了诗歌的创作主张。

对于庾信的评价也可以看出杜甫对前人的态度,他充分肯定了庾信在诗歌上创作的成就,对当时一些后进之辈的简单否定很不满意。杜甫说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在其他很多诗中,他也对庾信给予肯定的评价。刘勰认为创作要有敢于冲破旧的束缚、不断继承和革新的精神,“体必资于故实”,“数必酌于新声”(《通变》),文体及其要求是古今相承有一定规定的,所以必须借鉴前人。而语言文情是随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就要独创新声,这样,才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通变》)。杜甫不但学习了前人有益之处,而且很多方面都有所发展,律诗、叙事诗都有改革和创新。杜诗的出现呈现出两大转折,一是诗歌由抒情转为叙事,一是诗歌由歌唱理想转为写实人生。所以,可以说杜甫是处于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位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

综上所述,杜甫的诗歌创作体现了“风骨”的特征和要求,而且在各方面也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内容领域的拓展、文学思想的继承,语言创作的锤炼和艺术风格的多样等各方面,都继承并超越了前人。杜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是唐朝更是我国诗歌史上一篇华彩的乐章。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施蛰存.唐诗百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张忠纲,孙微编选.杜甫集[M].凤凰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刘勰风骨杜甫
风骨傲然 英雄当时
刘勰的“借力”
登高
刘勰拦路拜师
舍弃面子的刘勰
舍弃面子的刘勰
风骨
绝句
二十世纪《文心雕龙》“风骨”主流阐释的批判——兼论美学本体视域中的“风骨”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