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国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各学科的教育研究重心已转移到探索教育的过程上来。美术教育本身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功能,其对学生的潜在影响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陶冶情操,产生新的认识,进而构成丰富、独立的人格。近几年,我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能提高其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校园中的学生很少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所以教师应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观察大自然中各种事物的形态。感受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领受了大自然熏陶的孩子们,更加活泼、聪明,更加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
音乐有直接使人产生身体律动的作用,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绘画时让学生欣赏音乐,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有了丰富的想像和强烈的兴趣,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就会渗入自己的情感,画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听故事,引导小学生对故事中的情节、个别对象间的空间关系及因果关系进行丰富的想像和整合,使表现在绘画中的物或人更加生动、有序、合理、有趣。
只有孩子们熟悉的、曾经仔细观察过的、感到新鲜、好奇的事物才会使他们萌发创作欲望。用自由画的办法,对题材不作限制,选择一些生动、活泼、留有想像余地的绘画题材;使用不同的、有特点的、使学生感到奇怪的工具材料等都可激发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如此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作画情感,一定能使孩子们从不爱画发展到爱画,从不愿画发展到画得入迷!
培养小学生绘画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在讲课中应多给学生提供思维的具体材料,便于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讲课时,不能一切由教师说了算,要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环境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学生能否积极思考,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引导的关键是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就是向学生摆出矛盾,促使学生在解决矛盾中发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部分学生提不出问题,好像什么都懂了,但当教师提问他们时,他们却一无所知,其原因在于这些学生往往不善于动脑筋思考,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小学生的思维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有一节课让学生画出一幅想像画——《春天来了》,大多学生用不到一节课时间就画完了。抽查出几幅,让学生评析,并提出问题,其中有一幅画是这样的,天空晴朗无比,一棵白扬树枝繁叶茂,蝉在树上张着大嘴,好像在叫“热死了,热死了”。小草刚刚发出嫩芽,花丛中红色黄色的花朵互相点缀,蝴蝶翩翩起舞,似乎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大部分同学都称赞画得非常好。在我的引导下,只有少数同学举手提出疑问,他们说明明是春天,怎么会有蝉?另外春天刚到,白杨树怎么会是枝繁叶茂,显然与题意不符合。这样,学生通过思考,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逐渐变得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坚持正常的课堂作业评讲,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建立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在对别人作业评价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画怕上墙。”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眼高手低现象,拿着自己的画怎么看怎么舒服,而一拿到讲台上,他自己马上就认识到哪些地方画得不如别人。因此,我在讲台上每举起一幅画,同学们都既紧张又兴奋,都能带着既欣赏又挑剔的目光去仔细看每一幅画。即使在师生共同分析作业时,也鼓励学生直抒己见,这样学生在讲评作业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增强了认知能力,同时也给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往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比如在画风景时,有的学生画的鸟比房子还大,比例关系没有掌握好;有的学生画的树木,树杈太多,或线条不够流畅,或用色不太恰当等,这时通过学生作业的对比和老师的点评或简单提示等,他们就可以直接从中得到感悟。这样,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差距。
实践证明,讲评作业与讲授知识相结合,比单纯讲知识、讲范画,更能带动学生学习和作画的积极性,将知识融入作业讲评中,以作业讲评带动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效果相当明显。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学习对美的形态的描绘和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感受、写实、思考、创造等各种能力,从而使他们萌发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感情和兴趣,促进其认知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教师应以新形势下的这种教改新理念武装我们的大脑。
[1]李永正.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谢东.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