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平
影片《少女小渔》改编自著名华人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同名短篇小说,由李安监制,张艾嘉导演,同时两位主创也参与了影片的改编。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部表现人性、温暖人心的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只要对小说与电影稍加比较就可以看出,《少女小渔》的改编是在忠于原著精神基础上的创造。“所谓‘忠实于原作’,是指改编影片一定要忠实于原作的精髓,或叫‘神韵’和‘实质’,不能走样。所谓‘创造’则是指创造出新的银幕形象来。”这里的创造就不单指新的银幕形象,还包括对小说情节安排、人物性格的改动,正如悉德·菲尔德所说:“一本书是一本书,一出戏是一出戏,一篇文章是一篇文章,一个电影剧本时一个电影剧本。”
同为叙事艺术,影片在小说的基础上对情节的做了改动。原著《少女小渔》是短篇小说,改编成100分钟的电影,必然要在情节上有所取舍,而这种在情节取舍上得当,是这部作品改编成功的关键之一。具体说来,这种情节的改编方法包括三个方面:删、增、改。
首先我们谈谈“删”。纵观古今中外影坛,很少有对文学原著情节不做删除的改编。所谓“删”是对原著中国枝蔓的情节进行修剪,将那些与主题发展无关的情节或细节删掉,以保证影片在叙事和艺术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说,只能删去那些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少女小渔》这部影片的改编中,“删”主要表现在对一些细节的删减。影片删去了一些背景资料、小渔与马里奥假结婚时亲友围着路边“奔驰”照相的片段、江伟与小渔生活的一些细节、小渔与马里奥相处的画面。
其次,我们说说“增”。“改编小说,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容量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改编者从原作人物性格的发展中找到新的行动,这些行动又有助于推动性格的发展、情节的发展,并有助于开掘生活,深化主题。”《少女小渔》中,改编者所作的“增”主要体现在人物跟情节这两个反面。影片增加了不少人物:江伟父母作为隐性人物多次出现在影片文本中,上一代以或是辅助或是安排的方式介入了下一代的学业、伴侣甚至是人生。影片增加江伟背后的移民群体,老柴一家、制衣厂女工、莎莉、刘明,这都是海外华人生活的写照,鄙弃国内的平凡与安乐,倔强地负荷着国外生活过度的艰难与坎坷。另外还增加了堤诺这样一个本地落魄者形象,某些方面他是另一个马里奥,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最后选择小渔式的隐忍的方式告诉我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过程中,双方都汲取了对方的优势来改变现实中的困境,而结局告诉我们:“出路不一定是西方式的奋斗进取,而在于一种东方式精神升华。”
从广义上说,上述所提到的“删”和“增”都属于“改”。“改写比增和删都要复杂,因为它不仅需要将抽象的文学形象化为可见的视听形象,更需要瞻前顾后的大局观和化平凡为精彩的创造性。”与增删手法一样,改动必须要符合整部影片的人物性格的形成和主题思想的发展,在这部电影中,为了促进主题的顺利推进,改编者也做了一些改动,主要表现在故事地点、人物形象、具体细节的改动。
在原著小说中,故事是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悉尼,而在电影中,故事地点改成了美国的纽约,无论是从那个时期的移民热潮来说,还是从主创人员的熟悉度来说,纽约都是更好的选择。作为西方文化的中心,纽约无疑比悉尼更适合这个文化熔炉角色,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纽约更有代表性。
随着故事背景的改动,改编者也相应对人物形象做了一些改动。如小渔不再是近乎没有头脑、没有脾气的大地之母的形象,她开始有自己的判断,坚持认为马里奥不是坏人,坚守爱情却为对方的出轨懊恼。在小说里,她改变了马里奥,而在影片中,她也在马里奥的启蒙下,她尝试自己做生活的主人。与小说相比,影片中的江伟多了份酸楚,少了份自私。马里奥也从一个被改变者变成一个启蒙者,小说中的单方向改变成了一种互动,在沟通中双方在对方的影响下都改变了自己。马里奥的真正伴侣瑞塔的形象也改变了,不再是为人做意式糕点的帮佣,而是一个带有艺术家气息的酒吧歌手,他与马里奥的关系也少了小说中那份低俗与现实,多了份动人与潇洒。
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人物形象有所改动,情节的设置必然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影片情节上的改动最为复杂,这里举一例而概之:原著中是老人在街头卖艺,在风雨中为追逐被吹散的钞票而摔跤,导致中风,最后黯然离世,而在电影中,是江伟不满小渔与马里奥亲密,揍了马里奥一拳,多年酗酒抽烟的老人没能抗住这一重击而中风离世,这一改动无疑让江伟为马里奥的死富上一份责任,也为后来不顾江伟强烈反对,坚持留在马里奥身边提供了合理性。
通过了上述对《少女小渔》的原著与影片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文学与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在形象、手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同以叙事为基点,它们有相同的地方,这就构成了文学形象像银幕形象转换的基础,一个好的改编者,应该忠于原著,更应该忠实于自己,汲取原著的精髓,并且进行艺术上的再创造。在如今大众文化日益勃兴的背景下,改编观念日趋开放并呈多元化趋势,但是电影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只有与文学紧密的结合,双方才能共创美好的明天。
[1]汪流.电影编剧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2]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