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颖娜 孙玉倩
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温颖娜 孙玉倩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四所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党员教育活动、党员觉悟以及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了对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跃进,高校就业体制随之有了深入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与人才质量的高标准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毕业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而毕业生党员最为毕业生群体的主力军,决定着高校毕业生的发展道路和标准。在这种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党建工作将直接影响到能否为祖国和社会输送优秀、高质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尤为重要。
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5000万人,提供的劳动力就业岗位只增加了4000万个,劳动力缺口近1000万。随着体制转轨带来的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不能全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被征用土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已经凸显,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增长的人数和下降的就业率,导致待就业毕业生人数也逐渐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挤压了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降。此外,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问题、地域结构性矛盾以及就业期望值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基层就业的政策性障碍,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由于毕业生党员忙于实习、考研复习、参加招聘会等活动,给学校对毕业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党组织不能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以及能否履行党员义务的现实表现,对党员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批评和指正,在党员培养工作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忽视。毕业生党员因为忙于找工作,不同程度上地丧失了曾经在校展现出的工作热情以及无私奉献的个人作风,在毕业生群体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榜样的力量,不能很好地充当老师的左膀右臂,不能很好地发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是为祖国和人民培养意志坚定、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大学生党员作为该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其思想品质、意识形态和行为举止将直接影响着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方向,能够起到很好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榜样,更是力量。因此,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树立优秀队伍中的典型,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针对党支部难以有效管理分散在不同实习地、不同实习单位的党员的实际情况,以实习地为单位建立实习生党支部,以实习单位成立党小组,形成实习生党员管理的工作局面。在党支部书记的工作部署下,各实习生党支部定期安排各党小组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员教育活动,各党小组负责做好本组预备党员的考察写实工作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努力形成相对完善的实习期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理想信念是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依托实习生党支部,各党小组必须通过多种形式来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引导、培养和教育,引导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
结合实习期教学检查相关工作安排,开展党支部教育走访活动。具体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一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共享,提前统一好“网络会议时间”,共同协调和沟通相关工作;二是党支部书记亲自走访各党支部及所属党小组,与实习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座谈,了解思想动态和近期表现,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活动。
高校党建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一支优秀、有奉献精神的工作队伍,以一种务实的工作态度,从对党负责、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和感恩教育,紧密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本文系:201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0BDD034)。
[1]郑丽琼,任泽中.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研究[J].文教资料,2009.1.
[2]张红鑫.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毕业生党建工作的对策[J].科技信息,2007,30.
[3]胡文淑.高校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双赢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7.
(温颖娜:河北联合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团总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卫生与统计学专业。孙玉倩: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