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竹岩
秦皇岛市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研究
张竹岩
秦皇岛市拥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 但目前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民间艺术品种仍停留在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的阶段,甚至有的正面临后继无人与即将灭绝的危机。面对这种状态,如何保护和发展这些民间艺术文化,形成产业化发展,寻找其路径与策略。树立起秦皇岛市民间艺术的品牌形象,以推动秦皇岛市文化产业的构建和秦皇岛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秦皇岛市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市,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人文底蕴深厚,拥有丰厚的历史文物遗存。它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与辽宁省接壤,西与唐山市毗邻,由于历史上一些闯关东的人在此扎根,带来了许多山东的民间风俗。因此,京东文化、东北文化、齐鲁文化在这里交融。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青龙满族自治县拥有别具一格的满族特色文化;卢龙县被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中国孤竹文化研究基地”、“夷齐让贤”、“首阳采薇”、“老马识途”、“李广射虎”、“玄鸟生商”等历史典故均发生于此;昌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诗词文化之乡”,是全国著名的“文化县”。“三歌一影”(地秧歌、民歌、吹歌和皮影)艺术和碣石文化闻名遐迩。城北碣石山留下曹操等历代皇帝、君王的诗篇。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哲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就座落在境内。五峰山又是李大钊避难地,李大钊曾在这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写下《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鸿篇巨著;抚宁县获“全国吹歌之乡”、“中国吹歌研究基地”、“ 中国诗词文化之乡”称号;山海关是著名的“长城文化之乡”、“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和“孟姜女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研究中心”;北戴河现存近现代别墅群是中国四大近现代别墅群之一,更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被人们称为“夏都”;海港区的海洋文化与港口文化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
“产业化”的概念是从“产业”的概念发展而来的。所谓“产业”,本来意义是指国民经济的各种生产部门,有时也专指工业。后来随着“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则推广出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产业是个经济学的概念,带有鲜明的市场性,它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的总和。
在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的进程中,秦皇岛市各县区已确定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项目,海港区将以楼宇经济为着力点,推进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结合;北戴河区打造的大型海上实景演出《海上生明月》,南戴河的情景剧《海誓·南戴河》,山海关区的情景剧《龙吟山海》这些包含了秦皇岛市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创意型产业在繁荣了文化事业的同时,弘扬了民族精神,锻造了丰富的秦皇岛市地域文化,塑造了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这些品牌项目的带动下,一些新的项目也在启动之中。北戴河西部五村欧式风情小镇的建设,引入“画家村”“工艺制作村”;山海关将依托古城“天然摄影棚”的优势,吸引国内电影、电视机构到山海关拍摄,打造山海关影视拍摄基地;抚宁将打造颇具地方特色的交响器乐组曲《大地欢歌》,同时策划包装朝鲜族村民俗旅游项目;卢龙、昌黎、青龙将加快桃林口开发、碣石山开发、青龙满族风情园等在建项目正在壮大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可以说,秦皇岛市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正逢其时。
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形成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发挥民间文化艺术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更多更好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及制定详细的策略。
产业化,就是把某种东西完完全全地变成一个经济产业,按照产业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民间艺术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种。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 市场化经济的运作形式; (2) 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 (3) 与资金有密切关系;(4) 以盈利为目的。如提高民间艺术产业,那就不仅是指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本身的内容,还包括通过民间文化艺术的市场化运作来实现盈利的过程。因此,产业化视角下的民间文化艺术,首先是思维的转变,认识到“民间文化艺术”不仅仅是传统的艺术资源,更是一种潜在的经济资源。
它可以转化为产品和商品的潜在价值,即可以通过“买卖”来“赚钱” 。由于民间艺术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地域等生活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是一个地方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的重要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差异性。而差异性是该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这就决定了民间艺术产业与该地区核心竞争力具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但是拥有差异性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并不一定意味着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形成,产业的形成及其所能最终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转换机制的科学性 。因此,在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既要充分考虑民间艺术资源的本地特色,又要使其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发展要求。
秦皇岛市是一座现代化的旅游城市,旅游周期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休闲旅游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与民俗。党的十七大以来,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秦皇岛市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要借助这种优势,制定到位的开发策略,进一步发挥民间文化艺术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
(一)建设创新机制策略
目前秦皇岛市的三区四县都有具有本地风格鲜明的艺术品种。但是,这些艺术品种都处于一种原始状态,没有形成体系。因此,我们要在创新机制的保证下,培养艺术产业化体制和艺术的创新能力。将这些特色的地方文化,进行加工整理,提取精华,提升艺术品质。最终打出品牌。
(二)品牌带动策略
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品牌的创建与管理的问题。加大品牌研究的力度,打造我市民间文化艺术品牌,一要发挥我市民间文化艺术名人、名师的品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大众,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二要发掘和重塑现有的著名的民间文化艺术品牌,如昌黎民歌、地秧歌等,扩大品牌效应,积极推广。用品牌吸附资本,由内而外开拓民间文化艺术市场的空间,带动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三要重点扶持已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和产业,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品牌的形成。
(三)特色发展策略
品牌带动需要把特色放在首位。特色是民间文化艺术产品打开市场的敲门砖,特色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壮大发展的铺路石。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赢市场是我市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的发展策略。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走特色发展之路,围绕特色,突出重点,深入挖掘,合理的整合丰富的地方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秦皇岛市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民间文化艺术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对民间文化艺术形成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和大众化的消费模式。
本文系: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1001A437)。(张竹岩: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传统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