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涛 王晓琳
浅析《指环王》的主题音乐
费涛 王晓琳
法国著名电影家安德烈·巴赞曾经说过:“如果一部电影没有起码数量的直接观众,便不可能存在。”电影的创作和观众的接受是一部电影最基本的二重性。所以,电影创作者的编码规则,就必须依据观众的接受心理来确定。只有当一部电影满足了观众的消费需求之后,才能使得电影不仅仅是一部产品,更是一种享受。而《指环王》三部曲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它从“魔幻秀”和音效世界两个方面迎合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不仅创造出令观众心醉神迷的银幕效果,更使得这部影片缔造了票房和艺术双赢的美丽神话。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歌曲、最佳剪辑、最佳配乐、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化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等11个奖项证明了《指环王》三部曲绝对称得上是电影界的一大传奇。
《指环王》这部电影是由英国学者托尔金的“奇幻文学”巨著改编的。在这部气势恢宏的电影里,观众被带入了一个怪影重生、色彩斑斓的史前“中土世界”。这里的群山、原野、密林相映成趣:草叶上的露珠晶莹欲滴,处处给人以新鲜、神秘的感觉;俊俏漂亮的有几分仙风道骨味道的“精灵族”,住在洞穴中的个子矮小的“哈比族”,还有那心肠不错但脾气火爆的“侏儒族”,大家甜蜜度日,相安无事。可是,一枚潜藏着无限诱惑的戒指打破了这宁静安逸的生活。戒指无意中落到了“哈比族”的佛都手里,使得魔王卷土重来,决心要夺到这枚戒指,一时间魔声四起,险象环生。
在《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电影音乐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大展拳脚了,而不仅仅是沦为“配乐”。一直以来,电影音乐的作用似乎一直都是调节情绪、烘托气氛。但是在这一系列既科幻又史诗的恢弘大片中,电影音乐不再仅仅满足于推动情节的发展,而是始终伴随着画面,与画面同在。《指环王》剧情所要求的各种战争场面和神话气氛为主题音乐提供了大量发挥的空间,使得观众深深沉浸在电影剧情中,运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一起领略这部电影的魅力。
《指环王》的音乐由好莱坞著名作曲家霍华德·肖作曲,他曾担任《纽约黑帮》、《欲望号快车》、《沉默的羔羊》等电影的配乐家。在大多数乐迷心目中,霍华德·肖曾经是一个描写变态情境与阴森景致的高手。不过,《指环王》系列电影的出现让霍华德·肖成功地扭转了乐迷对他的印象。他用他的天才乐感为这一系列史诗影片成功地烘托了该片所需要的魔幻氛围,也使自己一夜之间载誉而归。《指环王首部曲》里,霍华德揉合了交响乐与歌剧手法,运用远古时代精灵族与鬼魅族的歌声,并广泛采撷非洲、印度、居尔特等世界音乐素材,精心酝酿出了新世纪的魔幻史诗。《指环王2》延续这样的创作精神,对峙的气势与辽阔的视野随著剧情无限开展,乐章的整体调性随著二部曲中黑暗魔王势力的高涨,而呈现出惊骇的气息,处处满布著惊悸、惊悍的危机,但也对比出魔戒远征军的神圣使命感与宿命感。《指环王3》中,霍华德·肖以神圣壮阔的大合唱揭开这段冒险传奇史诗,并从擅长的惊悚气氛堆积功力之中,释放出耸动、憾人的宏伟气势,激荡一波又一波的磅礴狂潮。随着影片的辽阔视野与浩然排场,电影的整幅画面扬起了最具野心的英雄交响诗。
《指环王》系列电影都是围绕一枚魔戒展开的。当魔戒每一次在镜头前转动,耀眼的光芒都会让音乐立刻安静下来,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了“魔戒主题”,这就贯穿三部电影的主题音乐,是所有音乐中最婉转清晰的曲调。魔戒一出现,邪恶的力量就会在时光中慢慢消逝,音乐中只留下了淡淡的贪恋和无限珍视的柔情,让每个人都体会到魔戒的力量和魅力。此外,咏叹式的个性旋律不再出现在主题音乐中,只有那弦乐队的长长曲调飞翔在广袤的中土世界上空,而当邪恶势力突然出现,紧张的战争气氛不断逼近,层层叠叠的铜管乐器声就会慢慢推进,淹没了弦乐。使观众感受到了由一枚魔戒引发的邪恶和欲望纠缠不休的战争气氛。
在《指环王3》中出现那场毁戒大战之所以能成为不朽,就在于主题音乐的巧妙应用——影片中交叉的两条线索在音乐中被合并起来,一边是弗罗多在长途跋涉,经过冰与火的磨练之后还要再接受最后一场关于诱惑的考验,一边是让人血脉贲张的古战场拼杀。主题音乐在这两个场景之中不断地跟随镜头巧妙转换,其流畅的衔接使得所有的壮阔场面支撑起了一种血肉丰满的内在寓意。
值得注意的是,作曲家霍华德·肖以不断递进、昂扬的音乐来衬托高涨的战争情绪,而在战争开始之后,音乐却会慢慢退却,让位于音效以体现出战争的真实感。在最为紧张激烈的战争气氛中,突然出现圣洁平静的女声合唱,恍若神光照耀,昭示人们脱离现实的苦海。
总之,《指环王》这部浩大恢弘如史诗般的魔幻故事开创了电影史上崭新的一页,令全世界的观众深深地为之着迷和疯狂。它是一个神话、一个传奇,它的存在恰恰证明了人类无限的智慧,鼓励着人们更加奋进,继续创造更加美丽的神话!
(费涛: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高校音乐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王晓琳: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高校计算机讲师。研究方向:多媒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