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茂腔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2011-08-15 00:47古全敏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山东民间艺术

古全敏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山东茂腔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古全敏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茂腔,是活跃在山东东部青岛、日照、潍坊等地区的一个地方性戏曲剧种,由肘鼓子戏演变而来,因唱腔尾音翻高八度演唱而得名,俗称“打冒”,被誉为“胶东之花”。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并在综述之后对茂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传承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茂腔;研究现状;传承

茂腔是在山东民间演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曲剧种。关于“肘鼓子”,曾有“周姑子”“肘鼓子”等不同说法。它吸收了花鼓秧歌的剧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肘鼓子声腔系统”,分别形成柳琴戏、茂腔、柳腔、五音戏、灯腔、东路肘鼓子等剧种。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共收集到关于茂腔的硕士学位论文一篇、论述较为完整的期刊十一篇,从山东茂腔网等互联网站收集的资料作为借鉴,另外,以相关著作书籍作为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目前广大理论学者对茂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唱腔;传承。

一、茂腔的历史渊源

关于茂腔的起源在民间和艺人之间说法各异。单晓杰在《茂腔的起源与发展》一文中提到三种。一是清道光年间(约1820年)山东周姓父女二人在逃荒时沿路表演深受欢迎,因鼓在腰间起舞,故名“肘鼓子”;“老拐调”,因其父身残拄拐配合女儿表演得名。二是清代前期,周姓尼姑向人们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引起妇女们的共鸣,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周姑子调”。三是肘鼓子由“姑娘腔”衍化而来,并发展成东、西、北三路,东路肘鼓子后发展为茂腔。作者认同的是第一种说法,认为,茂腔是由花鼓、秧歌从街头卖唱形式发展起来的民间小唱。也就是说,茂腔的前身就是“老拐调”,李海强在《浅论地方剧种的遗存与保护——以青岛地区“茂腔”为个案》的论述中也有相似观点。另外,胥正娜的《山东地方戏曲“高密茂腔”探源》除论述第一种起源以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肘鼓子源于民间艺人用肘关节击鼓。再者,惠立群《丁氏尼姑的女儿们与茂腔的演变》一文中认为茂腔是丁氏还俗尼姑的三个女儿将“拉魂腔”与“本肘鼓”结合而成。

然而《山东戏曲音乐概论》中提到,肘鼓子源于花鼓秧歌,在“姑娘腔”为主要唱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叶慧文《论茂腔的艺术特点与传承发展 》等也都有类似的论述。以上皆为民间传说或根据实情进行推敲,而杨成秀《茂腔形成的外部因素考察》则从外部环境因素着手,探究茂腔的成因。一方面,晚清山东的农业经济对茂腔音乐文化的流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鲁中南地区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史料记载和民间普遍流传的——肘鼓调是灾荒之年随逃荒卖艺的难民传入的。另一方面,20世纪青岛的经济变化巨大,为茂腔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史料详实,较为可靠。

二、茂腔的艺术特征

传统茂腔剧多取材于民间,采用地方方言,曲调也吸收了民间音乐的精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和风格。

朱芳《浅谈茂腔的艺术特征》运用谱例对茂腔的正反调进行分析,突出了茂腔艺术特征的独特性,展现茂腔的文化价值。文中提到,茂腔的正调一般采用徵调式,主奏乐器京胡定音为“5~2”。唱腔包括[原板][二板][快板][慢板][摇板][散板]等各种不同的板式。反调一般采用宫调式,主奏乐器京胡定音为“l一5”。由于调式的改变,其唱腔与正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包括[反调原板][反调二版][反调散板]等各种不同的板式。在茂腔的唱腔中。除了各类板式外,还有部分的曲牌与小调,比如[南锣][娃娃][小孩大脚][锯大缸]等。这些曲牌、小调多用来塑造典型人物,表达固定内容,因此在剧中都是专曲专用。

叶惠文《论茂腔的艺术特点与传承发展》在论述茂腔的声腔特点时,除谈到其民间特色和使用方言外,还从茂腔的表演形式和艺术内涵方面揭示了茂腔在民间生命力持久的原因,并结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对茂腔的[原板][二板][慢板][摇板][尖板][散板]等正调板式作了详细的描述。文中较为详尽的描述了茂腔的演唱和伴奏的发展过程,并将生、旦、净、末、丑各行当在剧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

叶惠文在其另一篇文章《浅谈茂腔的艺术特点及传承价值》中提到,茂腔的唱词简练易懂,其句式除最基本的“七字句”、“十字句”外,还经常运用通过增字或减字所产生的各种变体,如六字句、八字句、十一字句、十二字句、垛句等。

前人的论文中,对茂腔的艺术特征作了统一的整理和论述,但缺乏针对一个地区的个案分析,

三、对茂腔的传承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普遍推广,茂腔像其他地方戏曲一样面临着生存危机。在目前已有的文献中,同样存在对茂腔传承的研究。

李海强《浅论地方剧种的遗存与保护——以青岛地区“茂腔”为个案》,文章以“茂腔”为个案,探究民间文化遗存的现状和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虽然茂腔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作者认为,民间剧种的发展不是人为的行为能完全决定的。茂腔源于民间,演出形式就是席地而坐的“盘凳子”,而要将其搬上舞台,就会失去其本真的价值。关于保护茂腔的重要性,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茂腔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茂腔200多年的发展史,也见证了当地民众的生存史,戏剧的发展史;二是其教化作用。以茂腔戏《小姑贤》为例,探讨了中国传统的婆媳关系问题,起到了倡导和谐家庭关系的目的;三是民俗学研究的价值。茂腔戏中很多关于婚丧嫁娶的内容都与本地民俗有关,对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关于茂腔保护措施,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要保持它的“活化”状态。三是倡导政府起到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

现有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茂腔是山东的地方小戏,建国以来对其进行单独研究的学术论文很少,直到2006年茂腔申遗之后,学术界对于茂腔的理论研究逐渐增多。但多数都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将茂腔从源头到发展现状做了系统的梳理,以及对茂腔的艺术特征的论述。茂腔流传在齐鲁大地的不同地域,各地对茂腔也以地名相称,如高密茂腔、五莲茂腔、诸城茂腔等。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称呼呢?原因在于,山东独特的丘陵地形使得各地方言难以统一,即使翻过一道岭,山岭两面农民的语言在语调上都是有区别的。因此笔者认为,地域差异,会造成茂腔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异。所以针对某一个区做调查研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将更加深入清晰地发掘茂腔从传入,到流变直至现今的发展全貌,也更有利于茂腔未来的发展。

茂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冲击和消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从农村班社到专业的茂腔团队,两百多年的发展,茂腔经历了从喜闻乐见的民间小戏到鼎盛时期的辉煌,直至逐渐淡出舞台无人问津的落寞。曾经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年代给农民生活带来无限乐趣的茂腔,经过一系列的变迁,至今在农村是不是还有班社的存在,观众群是否发生变化?当地的政治文化政策对茂腔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叶惠文 浅谈茂腔的艺术特点及传承价值[J] 《黄河之声》2009(3)

[2]朱芳 浅谈茂腔的艺术特征[J].考试周刊,2008,(51).

[3]单晓杰 茂腔的起源与发展[J].艺术探索,2006,(2).

[4] 胥正娜 山东地方戏曲“高密茂腔”探源[J].戏曲艺术,2007,(04)

[5]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

猜你喜欢
山东民间艺术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纸的艺术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