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党
换个角度说刘项
□张献党
分析刘邦项羽的成败,确实能够给人许多启迪。因为二者前后的变化太富有戏剧性了,所以他们的事迹史不绝书,世无不谈。小子看了他们的传奇,心痒难熬,决定别开生面地将他们作个比较。不为能够给人什么思考,只为聊作一种谈资。
刘邦与项羽都是仪表堂堂的男子汉。项羽人高马大,令吴中才俊望而生畏,刘邦隆准而龙颜,相貌非凡,吕公一见,便将女儿的终身托付给他。我这里就从人体部分器官的角度来说。
先说手脚。
在身体各个器官中,手是项羽最倚重的力量。正如他别虞姬时高歌的,他的手能“力拔山兮气盖世”,史书也说他力能扛鼎。刘邦的手也有不俗的表现,斩蛇起义,却绝没有项羽那么大的力量。可最后的结果是,项羽难有其匹的有力的手却拔剑自刎,整个身体让人分了,而分了他身体的五个人全都得以封侯。
手应该是项羽使用得最多的身体器官。他24岁的时候,就替叔父项梁砍下会稽郡守殷通的头颅,并挥剑斩杀无数。因为手太喜欢杀人,为决策层所忌,所以在反秦路线上,便被派了北上救赵这个不太好的差事,而且还是个副将,而刘邦则分到一个肥差,西进入关。因为在救赵一事上卿子冠军宋义见死不救,他一气之下,又是手起刀落,将上司身首异处,掌握了指挥大权。巨鹿一战,他破釜沉舟,自绝后路,让脚们逃无可逃,退无可退,于是只得跟着手们,以一当十,斩关夺隘,势如破竹,竟将能征善战的王离兵团杀得人仰马翻,屁滚尿流。而同一阵营的那些作壁上观的眼睛,算是大开了一番眼界,在他们的眼前看到了一幕令他们胆战心惊的精彩场景。这双强悍的手,造就他成为风云一时的西楚霸王。可这双有力的手,也有很明显的缺点,就是容易冲动,喜欢随心所欲。杀掉义帝,使自己授人以柄;坑杀二十万降卒,大失人心;还很不冷静地一把火烧掉阿房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使自己臭名昭著……
刘邦的手其实不比项羽干净多少,同样沾满了血腥,而且还无情无义。项王的手能够体恤兵士,而刘邦在被项羽追杀得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时候,竟推自己的两个孩子下车,为的是车子能够跑快一点,可以让自己的命能够多一些保险系数。可就是这样的一双手,却最后扼住了项羽的咽喉,使得力大无比的霸王无能为力。什么原因?因为刘邦的手更能避实就虚,“吾宁斗智不斗力”,他的手用得更多的地方是笼络人心。比如用来搀扶那些归顺他的人,“以衣衣人,以食食人”。从而能够借助许多别人的手,比如原来是项羽左膀右臂的英布的手,彭越的手,周殷的手。最倚赖的还是韩信的手,这个曾经爬着从恶少的胯下经过的淮阴穷小子,手也一定没有霸王那样有力,但是手有力只是一个方面,有手段才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等量级的人在用力的时候懂得技巧与方法会显得更得心应手,韩信就是项羽等量级的对手。你有破釜沉舟,他也有背水一战,他还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所以打到最后,韩信成了项羽最致命的一手。
项羽的手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不像刘邦那样出手大方。部下有功该封爵位时,他把刻好的印信,揣在手里摩弄,将印的角磨圆了也不舍得授给该赏的人,所以别人觉得没受到重视,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自然不会再为他奔走效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利益,哪有动力?相反地,刘邦很懂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硬道理,大开支票,封官许愿,甚至可共天下。为了一个反间计,一出手就是四万斤黄金,这样的该出手时就出手,怎么不会让人屁颠屁颠地为之效命?舍得舍得,舍掉的是金子,得到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项羽能够扛鼎,脚力自然不错,他能够在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说杀谁就杀谁,可见他的勇猛,也可见他的迅疾。其它的不说,从他临死前对他的乌骓宝马依依不舍就可以看出,他已把马看做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乌骓宝马当然没有愧对他的厚爱,它快如闪电,帮了他的大忙。他很看重自己的这个脚力,这其实是他的一个误区。我们现在说脑体倒挂,项羽就是最典型的。他太过于重视自己身体的力量了,所以往往刚愎自用,而刚愎自用,就不怎么喜欢用别人。这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刘邦也是爱惜脚的,比如他就很喜欢泡脚,但是一旦有比让脚舒服更重要的事情,他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享受。一次,高阳酒徒郦食其求见,他坐在床上正让两个使女洗脚,等郦说足下不宜倨傲地对待长者时,便立刻起而延之上坐。因为他知道郦食其的嘴巴与头脑非同凡响,所以脚只能委屈一下。他的脚基本上是用来开溜的,在打不赢的时候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就留得了“青山”在。
再说口眼耳脑。
表面上看起来,项羽的嘴巴比刘邦要出色许多。你看他一出口就豪气干云,在还没有起事的时候,他就夸下海口:“彼可取而代也。”刘邦也说过相似的话:“大丈夫当如是也。”不过气势上就弱了许多。前一句很具有侵略性,咄咄逼人,后一句则是羡慕,显得稳重,较为温和。但都是有理想或野心的表现。项羽的嘴更厉害的还是能够作为武器,像后来三国里的张飞一样,大吼一声,能够退敌几里。韩信曾经做过他的手下,说他叱咤一声,千人皆废,应该不是大言。在他最后作困兽之斗时,一声大吼,就吓瘫一将。刘邦的嘴巴则不具有这样的狮子吼功,就是两个人难得地当面锣对面鼓,也要稍逊一筹,比如当项羽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刘邦就不敢跟他嘴硬。但刘邦也不可小觑,他还不发达的时候,去赴吕公的宴席,一分钱没带,却大言不惭说贺钱一万,大大咧咧被引入上座。打下咸阳,他与三秦父老约法三章,硬是将人心给足足的收买了过来。他还历数项羽十大罪状,气得项羽弩射其胸。当他成了皇帝的时候,他说了自己取得天下的秘密:……吾不如子房,……吾不如萧何,……吾不如韩信。但他能知人善任。这话不仅反映其有自知之明,更重要的还是对人的鼓励,也就难怪以蒯通的巧舌也不能说动韩信背叛他了。而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众口“铄金”,有许多的名嘴替他说,郦食其三言两语就说降了齐国,他所派出的特使也说动了英布与彭越,会战垓下,围剿项羽。
虽然项羽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但他的嘴巴有一个弱点,就是口无遮拦。言为心声,嘴上说的自然应该是心里想的,项羽的嘴就是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这么为人,是个真性情的真人,可这样去为官,为将,为帅,为王,嘴巴就会坏事。他说“彼可取而代也”的时候,就被叔叔掩住了嘴巴,因为这是灭族的话语。在鸿门宴上,他就把向自己通风报信的曹无伤抖搂了出来,无端地将自己安插在刘邦身边的定时炸弹替后来变得强大的对手给排除了。所以没有心机与城府的嘴巴只能明着有优势,而在暗地里,就得大吃哑巴亏。最后的结果自然是,项羽无奈地悲叹:“虞姬虞姬奈若何?”而刘邦则唱起了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项羽嘴巴关不住风把不住关,又还不容别人多嘴多舌,别人说一句“沐猴而冠”,便身首异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了别人的嘴不准说,就容易闭目塞听。所以项羽特别不如刘邦的还是耳朵。项羽的耳朵一听反面意见,便气不打一处来,吓得别人不敢多嘴,最后连亚父的话也不听。而刘邦则礼贤下士,而且还很善听。听了张良的一席话,便拜为军师;听了韩信的话,立即就登坛拜将;听了郦食其的话,便马上礼遇有加;听了魏无忌的话,就马上拜陈平为都尉;听了陈平的话,便立即拨四万斤黄金让他去行离间计;听了樊哙与张良的话,就不再留恋秦宫的宝贝与美女;听了陈恢的“投降者受封”的话,所过郡县,不费一兵,便纷纷开城投降。当韩信打下齐国,要做假齐王的时候,刘邦面对使者,怒火攻心,张良陈平附耳语之,他立即意会,强压怒火,转怒为喜,而且超出要求地封韩信为真齐王。而这些听,有些时候还是在别人阻挠的情况下进行的,这说明他对于局势的判断是准确的,而且一旦觉得很好,便当机立断。张良揣摩太公兵法而说出来的对策与方略,其他人都不能理解,而他偏偏能够懂得,所以说了“沛公殆天授”的话。刘邦的确有很高的智商,还有很高的悟性,能够接得住点子。凭这一点,他就是天生的帅才。
刘邦的眼睛与项羽一样好色贪财。不过他较能克制住眼福之欲,他优于项羽的还是比较有眼光,慧眼识人,并且还有许多人充当他的“眼睛”,比如萧何就是他的眼睛,萧何月下追韩信,从而为刘邦留住了一个大人才。而项羽则是个睁眼瞎,看不清叛徒原来出在家门,项伯告密就没受到任何处置,是亲情把他眼睛给蒙蔽了。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用眼示意,他视若无睹,白白错失一次良机!
当然,说来说去,其实不用脑子才是项羽失败的最大原因。但如果说项羽真不用脑子也说不过去,“学万人敌”的他应该算是有勇有谋的人。他身经百战,几乎成为常胜将军,不用脑子是不成的。在每一个战场,或每个战役,他都是很能够用脑子的,破釜沉舟就是一个有力证明。即使战到最后剩下二十八人的时候,他也可以让他们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他把他们分成四个小分队,后又变成三队,杀敌数百人,自己只损失两个。他的战术运用是出类拔萃的,如果他不做统帅,他一定是一个非常棒的将才。可惜他身为统帅,却不在全局上或战略上用脑子。战术上用,在乎的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战略上不用,就没有经营,没有布局,最后弄得自己捉襟见肘,倒东墙补西墙,最终陷入战略被动。他是单纯的军事主义思想,基本上没用政治与外交手段,所以最后他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失败的。可见他的脑子一半清醒一半糊涂,而清醒的特别清醒,糊涂的也特别糊涂。他脑子糊涂的地方真可谓俯拾皆是:不能任用贤能;不赏有功;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所过无不残灭,天下多怨;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未识破拙劣的离间计,把一心一意为着自己的范增气走。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也就罢了,可是又因为太一帆风顺,自以为是,不屑于用别人的脑子。范增脑子比他高明,他不用,还有此前的韩信、陈平,原来都是自己的人,因为不用,结果都跑到敌人阵营里,而反过来对付自己。若用脑于某一场战争,就会成为这一场战争的当局者,而不能置身事外去谋全局,这是作为主帅最忌讳的。有人说项羽政治上幼稚,算是点中了他的穴位。
综上分析,从个人素质上,项羽比刘邦出色的地方相对来说是多一些的,但是刘邦能够虚怀若谷地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在自己的长处上又能够扬长。更重要的是,项羽大多用的是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与智慧,而刘邦则有许多左膀右臂。如果说韩信、萧何等是他的嘴眼耳与手足,或“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或“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那么张良、陈平等就是他的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当然,刘邦的脸皮也比项羽要厚。当项羽吓他说要烹了他父亲与妻子时,刘邦便说,到时候分他一杯羹。刘邦脸皮厚是一贯的,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得很充分,一个钱不花,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宾,也可见他的胸襟和胆量。而项羽脸皮太薄,宁死也无颜见江东父老。
孤掌难鸣,双拳难敌四手。项羽以一人之力,外加一张薄脸皮,敌刘邦众人之力,加上一张厚脸皮,如果不败,岂不怪哉?
责任编辑 陈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