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京
提高新生入馆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吴东京
每年,大批学子从四面八方涌入各地高校,他们对大学的一切感到新鲜好奇,对未来充满憧憬,对前途又有些许迷茫和困惑。开学时期的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课无疑具有重要的导航意义,向他们展示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服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因诸多要素影响,尽管很多高校图书馆对每年的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极其重视,付出很多心血,但效果差强人意。如何提高新生入馆教育的有效性?是我们应该认真思索并积极改进的问题。
进入大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图书馆在深化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很多学生对图书馆的印象停留在自己的想象或最传统的观念上,认为里面有很多书和杂志,想看时去看即可。殊不知随着网络化数字化发展,除最基本的借还书服务外,图书馆的文献服务也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一进校就接受图书馆利用教育,他们对图书馆会产生亲近感,既了解规章制度、文献藏量、馆藏布局,又掌握文献检索利用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文献检索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拥有持久的学习能力,为以后正确高效地学习创造条件。
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再丰富、再齐全,若利用率低,便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新生入馆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吸引大量学生到图书馆来,是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图书馆日常管理常见问题是学生不熟悉馆的规章制度,不熟悉馆藏如何有效借还书、书籍的爱护和保养等,给图书馆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麻烦和困扰。新生入馆教育让学生对图书馆基本利用有基本的了解,便于图书馆的管理。
目前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图书馆简介、馆藏布局、馆的规章制度和基本的借还书介绍。常采取发放宣传资料、集中授课法、实地参观法或几种方式相结合法。局限性是方式单一、讲授枯燥,学生心不在焉,培训后效果不理想,很容易流于形式。加之高校扩招学生人数众多,培训馆员老师的工作量巨大。
新生入馆教育遇到的最普遍问题是领导,各院系和学生的漠视。图书馆与院系沟通培训事宜时,大多部门也是反应冷淡,有些院系领导抵触,他们认为自己的学生功课紧张,根本没时间来图书馆。参加培训的学生多数也心不在焉,草草应付了事。认识上深化才能让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认同感和重视感,我们的工作也才好顺利开展。
新生入馆教育可以说很多时候是图书馆单方面的行为,很多部门认为可有可无,不值得重视。开展起来常遇到阻力和困扰。而“图书馆利用”带给学生的好处可以说是终生的,他们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利用方法是必须的,对信息素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很大作用。有必要将“图书馆利用”课纳入高校教学计划,设置为公共必须课,从制度上予以保障,让该门课教育形式正规化。
有些学校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年年开展,但墨守陈规,不思考,不创新,没达到理想效果。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者要做个有心人,多借鉴别人经验,多思考,敢于尝试与创新,结合实际,多种方式结合,提高入馆教育的有效性。笔者参看了这方面的许多论文,参照许多高校的做法,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基本的提高新生入馆教育有效性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
第一,新生一进校便面临许多抉择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的各种社团招新、新生紧张有序的军事训练、电信联通的手机促销活动、陡然增多的各类商品销售摊点,朋友亲人的走访探望,跨过高考“独木桥”后突然放松的心态等等,他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大学时的学习方式与中学差别很大,不再是被动地学与频繁的应试训练。这是更广袤多彩的天地,需要学生主动学习,会学习,学有专攻,又要一专多能,挖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作为高校图书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在学生学习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为一开始就让学生重视图书馆,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每年9月份开学可设为“新生入校读书宣传月”,具体活动由学校各部门配合图书馆完成。校园醒目位置挂动人的横幅标语和宣传画海报等,可请学校知名专家学者或优秀师兄师姐作“读书改变命运”、“享受阅读快乐”、“如何有效读书”等专题讲座,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给新学子发放图书馆利用资料,如宣传册、宣传单、宣传书签等,内容覆盖面要广,话语要简洁明了富有文采,纸张质量要好,制作上要精致美观,图文并茂,透出特有的书香韵味。
第二,专栏包括“新生入馆教育PPT或图书馆使用录像片”,“新生入馆教育试题库与新生入馆教育基础知识测试”等。新生可在网上观看图书馆利用的基本知识并进入测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检测合格者才能颁发图书馆借阅证,给新生规定必须在开学一个月期限内取得合格证资格,不合格者在期限内自主到网上学习再自主检测直至合格为止。
第三,集中讲解和实地参观是较传统的做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因学生人数少,图书馆面积小,取得的效果很不错,也很容易操作。但现因扩招学生人数众多,图书馆面积大,图书馆讲解的老师有限,开展起来需要相关老师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他们往往还有很多日常工作要做,工作量巨大。所以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各院系学生情况部分采取这种方式。也可通过各院系主动与图书馆联系来安排。为一改往日的沉闷气氛,授课时还可让学生分组对所授知识进行竞赛,有奖抢答等轻松方式。
第四,对刚进校的大一新生来说,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和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或许比起图书馆来说远具诱惑力。他们似乎无法把有限的精力用于图书馆,无法用平静的心态去接受对待图书馆。网络全球化背景下,他们有或多或少的上网经验。我们在教育方式上要避免枯燥说教,要抓住他们年轻好奇,追求新鲜浪漫的特点,寻求更有意义、适合年轻人特色、能博取他们兴趣又能打动他们的教育方式。DV图书馆利用情景剧就是很好的教育创新方式。在剧中要将新生入馆教育的基本内容如馆藏量、书库布局,如何借还书,馆内特色数据库使用等内容巧妙穿插进去,剧中的演员就是图书馆相关部门的老师和本校学生,因为有情节,有故事,有背景,会一下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久久不忘。
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实践性强,要在实际操作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多借鉴国内外高校做法,多思考,多探索,结合本校具体情况,用合适的方式,力求培训工作劳有所得,提高其有效性。
[1]王倩,刘翔,黄志强.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平台的研究和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 ,2010(应用版).2.
[2]郭剑衍.关于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3]罗莹.新生入馆教育应设为公共必修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2.
(吴东京: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馆员,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管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