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婷婷
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在非遗传承的应用研究--以昌黎民歌在燕山大学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为例》一般课题(编号:201103269)。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昌黎民歌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策略研究》(编号:HB11TQ002)。
衬词是歌词中音乐表现意义重于文学表现意义的一种特殊成分;衬腔是旋律中运衬词的歌腔。衬词和衬腔在民歌中运用很多,它是一种特有的表现手段,是词曲在表现功能方面的一种特殊的结合形式。昌黎民歌在历代的发展与传承中,将自己丰富的语言特色及地方民间音乐创造性的融合在歌曲中,尤其在在衬词衬腔方面的运用,真是丰富多彩,有感叹的、像声的、抒情的等等。本文主要从衬词衬腔的结构形态和所占篇幅大小,把衬词、衬腔分为衬字、衬词、衬句,分别进行论述。
衬词衬腔的出现,首先是歌唱者由于感情表现、音乐舒咏的的要求而使用的。人们说话是为了加强语气的表现而加了感叹词;长吁短叹还不足以表现。就是它有音调,形成歌腔。实际上衬词是感叹词的一种发展,衬腔是感叹音调的一种发展。它们被有机地歌曲的完整艺术形式中去,成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据历史上记载,昌黎县所处的地域是中原与东北诸民族接触的前沿地区,是中原文化与东北文化的交汇点。长期的民族冲突、杂居,使各民族的文化在这一地区撞击、融合,并逐渐形成本地区文化的特点。明朝以后,随着大量中原移民的相继迁入带来的中原汉民族文化,与带有东北诸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地汉民族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再次发生交汇和冲撞。各种民族民间文化都不同程度的得以发展、创新和传承。斗转星移,经历了无数朝代的更替、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昌黎民歌,就是在本地传统民间文化与地方、少数民俗民风的有机结合下产生,并最终形成了它清新质朴、乡音乡韵的艺术风格
昌黎县虽与滦县、乐亭构成“老 儿”腔调的方言三角带,但属于北方官话体系。昌黎方言的的四声音调与北方官话的四声音调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标准的去声音调在昌黎方言中变为近似乎阳平的音调,而阳平音调则又倾向上升音调变化,可以看出总体上昌黎方言的语势表情为“上调下滑”。这也是为什么在秦皇岛地区把昌黎人称为“老 儿”的原因。例如:《捡棉花》;歌词为:“年哪年啦,都哇有个,七月二十八”。
这里的歌词“都”dou 平声,要唱成“斗”dou 近似三声;歌词“七”qi 平声,要唱成“其” 近似三声;这里的“八”ba平声,要唱成“罢”ba 近似三声。可见“话 儿歌更 儿”!这样的发音音调和歌曲的旋律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昌黎民歌特有的衬腔。另外,昌黎人说话经常会有:“啦”、“哇”、“咧”、“嗯呢”、“吔”、“溜”等等后缀。同样,昌黎人说话的后缀出现在昌黎民歌中,也就自然形成了昌黎民歌中的衬字或衬词。
昌黎民歌在冀东艺术形式的影响下,自古就形成了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众多的昌黎民歌中都可以明显看出,它与乐亭皮影、乐亭大鼓、评剧、冀东喇叭曲,以及东北二人转等民间艺术形式在曲调和唱腔上,有惊人的相似。
衬字是在行腔过程中,在不增加音乐结构篇幅(不引起结构变化)、不单独使用乐汇的基础上加用的单音节词。衬字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接近语言的感叹词、助词形式的衬词,大多是单个的字。它常可使音乐的舒咏和日常生活中的口语结合起来,使人听起来感到亲切、富有生活气息。衬字大多是在正词演唱过程中唱出来的,它的表现作用不独立,使溶解在所处的整个唱腔和正词之中。
如《小看戏》:歌词:“姐儿巧打扮哪”;歌词中的“哪”,是最典型的衬字,在昌黎方言中常常出现在句尾或词尾,这种语言中的后缀出现在民歌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行腔过程中,衬字大多是处在语言比较集中的部位,所以将它加工、美化有助于表现歌曲的风格和内容。在这里,衬字“哪”,本来独na,三声,在这里衬字的衬腔往下滑的声调,拉长,体现出昌黎方言“上调下滑”的特点,增添了亲切的口吻。
衬词是在行腔过程中,在不增加音乐结构篇幅(不引起结构变化)、不单独使用乐汇的基础上加用的多音节词。衬词也往往集中体现地方语言的特点,所以常常成为民歌地方色彩表现的重要因素。
如:《绣灯笼》、《捡棉花》;歌词中的“的那个” 、“把那个” 是三个字节或三个音节,但未引起唱腔结构变化,不单独使用乐汇,自然对唱腔没有没有影响,一般称之为“衬词”。在这里由于多了衬词,使得节奏变得密集、均匀加强了音乐的跳跃性和灵活性。在唱腔上,要唱的短促、有力、咬字要清晰、准确。字头要短、迅速,很快过度到字腹,在紧接着咬下一个字。这样的唱腔,不仅使音乐上变得紧凑,而且给旋律赋予了更多的多变性。
衬句是在行腔过程中,未构成一个乐句、或构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乐句。在昌黎民歌中的衬句可谓是举不胜举,各有各的特色、寓意。在这里把衬句分为辅助性的衬句、衬腔;扩展型的衬句、衬腔。
辅助型的衬句、衬腔。一般出现在乐段中,附属在正词乐句后面的衬句衬腔,它能进一步发挥正词乐段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与丰富正词乐句的形象。它的独立性较小,起辅助性作用。
如:《二月二龙抬头》;在这里,前一句歌词写到“…打工去的年轻人乐悠悠…”,因为这里不足以表达出“乐悠悠”的心情,紧接着,借助这样两组相同的音型和节奏型,把人们高兴时走路“一颠一颠”的样子,形象化的表现出来。再看看衬词,品一品、嚼一嚼,像不像高兴时人们一边走道,一边哼哼的声调,而且还和走路的步伐、节奏、律动非常一致。在行腔过程中,注意衬字和衬字之间的换字;音符和音符之间的连接;字的声韵和音乐的线条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值得推敲和研究的。
扩充型的衬句、衬腔。一般出现在乐段中、后的部分,有较大的段落,旋律有新的发展。可能正词只有两句,衬句衬腔大约占全曲的四分之三,独立性较强,起扩充的作用。
如《红月娥做梦》;这首初具板腔体的昌黎民歌的衬词衬腔就长达53拍的时值。这样大段的衬句衬腔的使用从创作技法上分析:使音乐的旋律得以变化发展,具有补充、延绵音乐线条的作用;从表现手法上分析:能更鲜明的刻画红月娥对罗章的爱慕、相思之情。
歌词“独坐(那个)香(啊)闺呀 红啊月娥呦喂”,后面接着三小节的衬句、衬腔。这里,音型是:从a 到f 的上行六度大跳,歌词是:哎 哎 。不难发现大跳和歌词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感叹、急切又无奈的相思之苦。在唱腔上:要把第二个“哎”,要用甩腔的唱法,把第一个“哎”甩、抛、连的感觉唱到第二个“哎”。然后第二个“哎”,在尾音还要往下滑。很精致,很有意思,很地道,也很有特点。
综上所述,昌黎民歌的衬词、衬腔可以说是昌黎民歌的点睛之笔;是地方语言的提炼与升华;是地方民间艺术的交汇与融合。研究昌黎民歌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研究它对于带动我省的其它相关文化产业(例如:昌黎三歌中的另外两歌:地秧歌和吹歌;抚宁鼓吹乐;冀东民歌等等)以及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使得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效益得以有效激活,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经济基础。作为一名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对待任何一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不论是传承或是研究,都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