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旅游业发展探析*

2011-08-09 01:01王涛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1年5期
关键词:赞比亚旅游业旅游

王涛

(云南大学 非洲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650091)

一、赞比亚旅游业发展的历程

18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探险家和传教士进入非洲,在赞比亚这块土地上的游历探险活动也陆续出现。英国传教士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e)于1855年在跨越赞比西河时看到了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并以当时英国女王的名字将这个瀑布命名为“维多利亚瀑布”(Victoria Falls)。1950年,诺曼·卡尔(Norman Carr)率先在赞比亚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当时他与赞比亚地方酋长建立了旅游合作关系,并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1]。

1964年独立后,赞比亚旅游业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赞比亚旅游业的被忽视期(1964~1991年)。赞比亚独立后,旅游业长期被忽视。当时在国际上,赞比亚成为反对南部非洲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前线国家”。赞比亚南部是白人种族主义控制的“南罗得西亚”,而东西的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都是葡萄牙殖民地,除东北与坦桑尼亚相通外,其他边界都处于封锁和半封锁状态。赞比亚唯一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维多利亚瀑布,也因1966-1980年南罗得西亚的边境封锁政策而游客罕至。在赞比亚国内,独立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是采矿业。虽然这一时期赞比亚也设立了旅游部(Ministry of Tourism),还建立了几个国家公园,但缺乏发展旅游业的战略目标和投入,旅游业的发展并未得到重视。

20世纪70年代后期,赞比亚周边局势逐渐改善。葡属殖民地相继独立并与赞比亚建立外交关系。1980年津巴布韦推翻白人种族主义政权,赞比亚南部出口也重新畅通。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削弱了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对赞比亚施加的压力。虽然国际环境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改善,但在1991年之前旅游业仍被卡翁达(Kenneth Kaunda)政府所忽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0年赞比亚国民经济总值的近80%、出口总值的91%都依赖铜矿业。随着1980~1990年国际铜价不断下跌,赞比亚经济一落千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赞比亚引入的经济多元化改革也在1987年被中止。赞比亚国内粮食危机频仍,外债累累,旅游业的发展无从谈起。

独立后20多年对旅游业的忽视导致1990年赞比亚吸引到的国际游客人数仅有14万,而同年南非的国际游客有100多万人,津巴布韦有60多万人,即使是才独立、百废待兴的纳米比亚都吸引了近20万的国际游客[2]。

第二个时期是赞比亚旅游业发展的起步期(1991~2001年)。卡翁达下台后,继任的奇卢巴(Frederick Chiluba)政府开始着手推行经济多元化和私有化改革,逐渐将国家经济发展重点从矿业向农业和旅游业倾斜。这一时期,旅游部制定了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目标。随着私有化改革的推进,赞比亚一时涌现出大量私营旅游服务机构,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但旅游市场的无序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也随之产生。

在国际上,这一时期对赞比亚旅游业影响最大的是1994年南非废除种族主义。随后,赞比亚与南非这个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建交并发展了密切的经贸关系。南非逐渐成为赞比亚国际游客的重要来源国。

在1991~2001年间,虽然在赞比亚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种种混乱,但旅游业毕竟开始起步了。相比1990年,2001年赞比亚的国际游客人数增长了3.6倍,达到近50万人。但同年南非的国际游客人数为590万人,津巴布韦为230万人,均超过赞比亚[2]。

第三个时期是赞比亚旅游业发展的充实期(2001年至今)。2001年姆瓦纳瓦萨(Levy Mwanawasa)取代奇卢巴成为赞比亚总统,继续采取措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首先,调整旅游管理机构。2002年,姆瓦纳瓦萨将原先的旅游部和环境资源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合并为旅游、环境和资源部(Ministry of Tourism,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MTENR),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旅游开发三者整合起来。其次,颁布旅游政策文件。姆瓦纳瓦萨政府颁布了《国家旅游总体发展规划》(National Tourism Master Development Plan)、《旅游投资促进项目》(Tourism Investment Promotion Project)等,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推动。再次,加强对外旅游宣传和吸引外资的力度。姆瓦纳瓦萨政府提出“真正的非洲”(Real Africa)这一旅游业理念,加大对本国旅游的宣传;同时鼓励外国企业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领域开展投资。2008年班达(Rupiah Banda)就任赞比亚总统后,继承姆瓦纳瓦萨时期的政策,继续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2008年,赞比亚国际游客人数达到81万人,是2001年的1.62倍。游客人数的增幅与南非持平,而大大超过津巴布韦[3]。旅游业逐渐成为促进赞比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赞比亚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赞比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首先表现为赞比亚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第一,赞比亚境内有着种类丰富的地貌景观。赞比亚处于刚果河与赞比西河的分水岭地带,中部地区为分水岭山脉和间杂着的谷地、高原;北部地区为刚果河流域,分布着众多天然湖泊;南部地区为赞比西河流域,形成了冲积平原和盆地。在地势陡降的地带,赞比西河上形成了瀑布和急流。卡利巴大坝和水库建设完工后,还形成了一片人工湖区。在赞比亚与津巴布韦边境的非洲最大瀑布维多利亚瀑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第二,赞比亚拥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据统计,赞比亚拥有230种哺乳类动物、740种鸟类、156种鱼类,以及6 000多种植物资源。

经过多年发展,赞比亚依托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建立了19个国家公园和34个禁猎区,占地2 240万公顷。位于赞比亚东部的恩伊卡国家公园(Nyika National Park)地跨赞比亚和马拉维,由两国共同管理,是世界珍稀的小红羚生活地。位于赞比亚西部的琉瓦平原国家公园(Liuwa Plains National Park)是黑鬃狮和野狗的生活地,公园里还有很多随季节迁徙的动物群,如蓝牛羚,每年都会从安哥拉穿越平原到此。赞比亚西南部的西尔马·恩格威兹国家公园(Sioma Ngwezi National Park)里生活着3 000多头大象,其中多数都在赞比亚和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的边境上来回迁徙。位于赞比亚中南部的卡富埃国家公园(Kafue National Park)水草丰美,吸引了众多鸟类。公园里有记载的鸟类就超过400种。

其次,赞比亚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赞比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东部的东非大裂谷地区,是人类祖先最早活动的场所。进入文明社会后,在赞比亚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班图人大迁徙、洛兹王国的兴衰沉浮、探险家利文斯顿深入非洲内陆探险、英国北罗德西亚殖民地的建立等影响非洲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少历史遗存都被保存下来。据统计,在赞比亚全境有近2 000个考古和历史遗迹。在开发这些遗址的基础上,遗迹公园和博物馆陆续被建立。其中,利文斯顿博物馆设计独特、藏品丰富,参观利文斯顿博物馆已成为赴赞比亚旅游不可错过的重要行程之一。

在赞比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也陆续呈现给游客。西部省洛兹人(Lozi)的库姆博卡(Kuomboka)仪式;东部省恩戈尼人(Ngoni)的恩茨瓦拉(N’cwala)仪式;西北省的鲁瓦勒人(Luvale)的利库姆比·莱亚·麦兹(Likumbi Lya Mize)仪式;卢阿普拉省隆达人(Lunda)的乌姆托姆伯克(Umutomboko)仪式等,都被列为赞比亚国家文化遗产,游客均可以实地观赏体验[4]。

(二)旅游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完善

交通、通信、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交通方面,近年来,赞比亚国内通往主要国家公园的公路建设取得很大进展,道路里程不断增加,路面等级逐渐提升。其中从卢萨卡到利文斯顿的公路翻新拓建工程是个典型。卢萨卡-利文斯顿公路(Lusaka-Livingstone Road)是从首都卢萨卡到旅游城市利文斯顿的一条主干道。这条道路修建已久,路面损毁严重,游客从卢萨卡乘大巴去利文斯顿耗时耗力。2008-2009年,赞比亚政府着手翻新拓建这条公路,便捷了两地联系,此前从卢萨卡到利文斯顿要10多个小时,现在只需7个小时即可到达。从卢萨卡到国内重要景点的空中航线也已开通。

在旅游通信方面,赞比亚为国际游客提供了较以往更为便捷的通信服务。赞比亚电信公司(Zamtel)以及国际通信公司如扎因电信(Zain)等在赞比亚推广无线通信业务。目前,无线通信信号不仅能覆盖赞比亚主要旅游景区,而且还和南部非洲其他国家联网,实现了在南部非洲多国间的无障碍通话。赞比亚的因特网服务也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在赞比亚南部利文斯顿景区等旅游区的酒店里,都为游客提供有线、无线上网服务,网速也不断提升。

在旅游住宿方面,赞比亚旅游业发展长期受限于旅游景区住宿床位不足。赞比亚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积极鼓励外国企业扩大在赞比亚的旅游客房服务业务,吸引了太阳国际(Sun International)、遗产集团(Legacy Group)、王国集团(Kingdom Group)、荒野旅行公司(Wilderness Safari)、文化保护公司(Conservation Corporation)、雅高集团(Accor)等多家国际旅游企业来赞投资,有效缓解了客房短缺的问题。同时,赞比亚本国的经营者也瞄准了旅游市场,在游客较多的景区内建设了草棚、帐篷等具有非洲特色的住宿设施,发展出家庭旅馆、青年旅馆等多种住宿经营模式[4]。

(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旅游管理、服务及税收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赞比亚逐步建设了一套较完善的旅游管理与服务系统,发挥着组织、协调、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赞比亚管理与服务系统主要分为政府机构、私人组织两种。政府机构以赞比亚旅游、环境和资源部为核心。其下设的执行部门有赞比亚野生生物委员会(Zambia Wildlife Authority)、赞比亚国家旅游局(Zambia National Tourism Board)和国家遗产保护协会(Nation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Commission),它们的任务分别是对国家公园和禁猎区进行管理工作;开拓旅游业市场;对国家遗产进行保护。此外,政府下属的旅游机构还有国家博物馆管理局(National Museums Board)、赞比亚国家经济和旅游发展委员会(Zambia National Economic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Committee)等。私人组织更多,比较重要的有赞比亚旅游委员会(Tourism Council of Zambia)、“赞比亚视野”(Zambia Horizons)等。

1999年成立的赞比亚野生生物委员会是国家公园和禁猎区的直接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推动赞比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目前,野生生物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国家公园和禁猎区的开发、管理工作,如加强公共管理;开展与私人旅游组织的合作,将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景区承包给私人组织来经营;开展与非政府组织的旅游合作项目;与国际援助机构签署双边或多边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协议。

税收是引导和调控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赞比亚旅游业的税收系统存在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旅游业所有经营者征收营业税或增值税;第二层次是对旅游业某些地区、某些部门实行免税或减税的鼓励措施,目的是促进这些地区和部门的多样化均衡发展;第三层次是为了吸引某些外国投资流入赞比亚旅游部门而制订的特别的税收减免措施。3个层次兼顾到投资者、经营者的利益,同时还对旅游业发展薄弱的地区和部门有所照顾,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业税收系统。其中,为鼓励外国投资而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显著,吸引了大批国际知名旅游企业赴赞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5]。

(四)旅游业与周边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与周边国家相比,赞比亚旅游业具有许多比较优势。赞比亚自独立后一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政局不曾有过大的动荡,政权更迭也都是以较为和平的方式完成。赞比亚民众对祖国和平的政治文化感到自豪。赞比亚人自称是“热情友好的主人”,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希望旅游业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反观赞比亚周边国家,均存在发展旅游业的限制性因素(见表1)。这些比较优势,使赞比亚能够在周边诸多旅游大国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独特地位。随着南部非洲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赞比亚开通了许多通往邻国的旅游线路,实现游客共享;同时赞比亚还与邻国开展通用旅游签证的合作。这样就使国际游客在南部非洲各国旅游时,只须办理一次签证,免除他们的麻烦,刺激他们的旅游消费。加强同周边国家旅游业合作的举措,缓解了赞比亚内陆国对外联系不便这一劣势;而推进旅游市场一体化的建设,也使赞比亚旅游业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出来。

表1 赞比亚的主要竞争者在旅游业发展上存在的限制性因素

总之,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发展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管理、服务、税收系统,以及同周边国家相比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等条件都促进了赞比亚旅游业的发展。1999年赞比亚旅游业收入为8 500万美元,到2009年则达到7.1亿美元。2009年,旅游业的发展还为赞比亚提供了近6万个工作岗位,占赞比亚总就业人数的4.2%,部分缓解了失业问题[6]。1999年来赞比亚的国际游客为40万人,到2007年就达到89.7万人。预计到2015年将有200万国际游客来赞比亚旅游,旅游业也将成为赞比亚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7]。

三、赞比亚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赞比亚旅游业虽然获得较快发展,但因起点低,所以目前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周边旅游业大国如南非、纳米比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09年出行和旅游竞争力报告》中将赞比亚排在133个国家中的第100位。而南非、纳米比亚分别排在第61位和第82位。在赞比亚,旅游业收入只能贡献GDP的4%。而周边其他国家如博茨瓦纳、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和南非,旅游业收入都达到或超过GDP的10%。赞比亚旅游业目前只能提供6万个就业岗位,占就业市场的4.2%,而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旅游业创造的就业岗位都占总就业的11%~12%。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旅游业的增长率多年来都是赞比亚旅游业增长率的10倍[4]。

赞比亚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极不平衡

在赞比亚,维多利亚瀑布具有较高知名度,故国际游客多赴此旅游。相应的,赞比亚政府对瀑布及周边景区的旅游开发投入也较多,目前这片景区已基本开发完毕。南卢旺加国家公园(South Luangwa National Park)和赞比西河下游国家公园(Lower Zambezi National Park)发展速度缓慢。赞比亚北方尽管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有卡富埃国家公园和北卢旺加国家公园(North Luangwa National Park),但基本没有开发,也鲜有游客至此。维多利亚瀑布景区的国际游客人数多年来都是卡富埃公园游客的30倍,获得了赞比亚大部分旅游收入。

赞比亚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双重威胁。首先,过多游客将目标锁定在利文斯顿,对这里的旅游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利文斯顿的旅游资源被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随着商业化的旅游开发,所谓“原生态非洲”的旅游形象也被破坏了。其次,因为国际游客多把目光锁定在利文斯顿一地,所以他们在赞比亚旅行的行程就比较短,一般在这里的消费时间是两天一夜,随后就离开赞比亚,前往周边国家开发较好的旅游区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来利文斯顿的游客数量很多,但是人均消费量因受时间限制而变得很少,赞比亚获益极为有限。

(二)旅游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这主要表现在:国际、国内旅游交通运输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旅游点住宿条件和服务水平滞后,国际通信费用高昂,旅游点的电力、水源供应不足,旅游点卫生医疗条件落后。

其中旅游交通运输的问题最为突出。赞比亚旅游业的两个主要市场是欧洲(假日旅游)和南非(商务旅游和访友旅游)。但截至2009年底,赞比亚到欧洲的直飞航线只有一条(卢萨卡至伦敦),其他航班都必须经南非约翰内斯堡转机。这使赞比亚旅游业在游客运输上严重依赖南非。目前,欧盟帮助赞比亚在利文斯顿建设了新的空港。但东、南部非洲传统的航空大港是约翰内斯堡和内罗毕,它们的角色很难被其他机场取代;而且赞比亚到欧洲的长途直飞业务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旅游淡季,航班的维持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赞比亚政府对此捉襟见肘;即使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可一旦利文斯顿的航空业务开展起来,又将冲击首都卢萨卡的航空业务,并使利文斯顿的旅游业负荷更重,加剧赞比亚国内旅游的不平衡发展。赞比亚国内交通运输状况也不理想。公路系统不完善,很多国家公园内部没有道路;有些地区即使有了简易公路(土质路面),但一到雨季,也无法使用。赞比亚铁路只有两条干线,且运输速度极慢,安全性较差。国内航空费用过高,国内景点机场有限。严重滞后的运输条件不利于赞比亚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尤其当游客数量增多时,运输能力明显不足。

(三)旅游业的管理、服务和税收系统中存在不少问题

赞比亚旅游业的管理、服务系统虽然机构较完备,但在运作过程中,机构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工作效率较低。在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中,常常出现相互冲突之处。政府在管理、服务系统的资金投入上也明显不足。2009年赞比亚政府仅向旅游行业拨款1 600万美元,占政府开支的0.5%。而即使是这么少的拨款,也无法全部到位。2003-2004年度,赞比亚政府向旅游行业的拨款只占到预计拨款的12%[8]。

税收系统在运作中也存在问题。赞比亚的营业税、增值税同周边国家相比偏高。沉重的税收负担损害了赞比亚旅游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税率会迫使企业把负担转嫁到游客身上,这在无形中加重了游客的消费负担,不利于吸引游客。而税收系统在设计上严重忽视了本国旅游业经营者的利益,导致赞比亚本土的旅游经营者和投资者必须在缴纳高额税收之后,与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外国企业竞争。赞比亚旅游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本身实力薄弱,加上税收系统的不平等,很难在外国企业的竞争下生存。

(四)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赞比亚人虽然生性和平、友好热情,且多能使用英语交流,但赞比亚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2008年赞比亚登记过的中学生入学人数为73.5万人,中学教师人数仅为2.9万人,而当年赞比亚全国人口已达1 260万。位于边远省份旅游区内的居民受教育水平更低。在赞比亚旅游资源丰富的东部省,识字居民的比例仅占总人口的37.9%,赞比亚全国平均水平为55.3%;这里的入学率为17.7%,全国平均水平为25.8%[3]。而且,多数经过专业训练的旅游业内人员都不愿到落后地区工作,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当地居民又无法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赞比亚旅游业培训机构也很少。在卢萨卡仅有一所正规的酒店和旅游培训机构,且课程10多年来都没有改变,早已落后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这就导致旅游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无法适应赞比亚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虽然一些国际援助项目针对人力资源培训开展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赞比亚目前旅游人力资源培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培训机构收费较高,很多人无法负担全部课程的费用。这既影响到他们专业技能的训练,也影响了他们的工资水平。第二,不少缺乏资质的培训机构为了牟利,招揽生源,但是培训水平低下,误人子弟。

此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最关键的因素是身体健康,赞比亚在这方面也存在问题。赞比亚从15~49岁的人群中,艾滋病传染率为16.5%,疟疾传染率为34.2%。这些疾病的蔓延大大损害了赞比亚旅游业的形象,令游客对赞比亚望而却步[4]。

赞比亚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使赞比亚逐渐摆脱单纯依赖铜矿业的局面,优化了赞比亚的经济结构。未来,赞比亚需要设计合理、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培训,逐步克服赞比亚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对经济贡献率低等问题,推动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Norman Carr Safaris.Responsible Tourism in Zambia[EB/OL].http://www.normancarrsafaris.com/cm/about_us/responsible_tourism/2010-07-25.

[2]Euromonitor.African Market Data and Statistics 2007/2008[M].London:Euromonitor Internatioanl Plc,2007:296.

[3]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et al.Afric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M].Tunis:ADBG,2010:349,388.

[4]Olivier Cattaneo.Tourism:Unfulfilled Promise[A].Services Trade and Development:The Experience of Zambia[C].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2007:215-216,223,248.

[5]D.Lewis.Can Rural Communities Be Partners in Tourism?A Hopeful Model for Zambia[M].Lusaka: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2005.

[6]Nicola Winter.Tourism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Zambia[EB/OL].http://www.mediaglobal.org/article/2010-01-21/tourism-for-economic-development-in-zambia./2010-05-12.

[7]MTENR.2007Visitors Arrivals Analytical Report[M].Lusaka:Ministry of Tourism,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2008:28.

[8]MFNP.Second 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y Paper Implementation Progress Report,July 2003-June 2004[M].Lusaka:Ministry of Finance and National Planning,2004.

猜你喜欢
赞比亚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赞比亚开国总统去世
赞比亚要驱逐美国大使
旅游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