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满 颖
船舶工业作为一项与全球经济贸易极度相关的行业,美债上限调整、欧债危机等全球性经济问题对它影响不容小觑。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面临多重难题,全球经济复苏已出现放缓迹象,对船舶市场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业界对此需多加关注,小心应对。
2011年以来,国际航运市场低迷,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而需求不足的背后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特别是,美国经济再度下滑,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这是1917年以来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首次被下调。短期来看,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将加剧,风险资产价格下行压力上升;中长期来看,美国融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同时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发酵,意大利及西班牙也被卷入其中。上述经济大国的增长乏力,需求减少,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全球贸易活动,进一步波及全球航运市场的需求。
对新兴经济体来说,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于经济增长过热和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目前,多数经济先行指数显示工业产出增速将放慢,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经济增长过热的局面,但也面临着风险,因为发达国家的商品需求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市场,这会进一步减缓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长速度。
造船市场是航运市场的下游市场,航运市场与造船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体现在手持订单量与船队规模的比例上,如果航运市场供过于求,则会引发航运费率下降,导致新船成交量萎缩,手持订单下滑,从而使得手持订单与船队规模的比例回归到正常水平。2003年以来,造船市场步入了高度繁荣时期,2007年新船成交量达到2.45亿载重吨,创出历史新高,2007年全球船厂手持订单与船队运力的比例为0.52,远远超过了0.11左右的平均比例。超高的船厂手持订单与船队运力比例显示出金融危机爆发前,船市由于供需严重失衡,本身存在调整压力。
金融危机爆发后,船市供需矛盾得到释放,新造船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2011年上半年,国际造船市场新船成交量共计1677万修正总吨,不及2010年全年3800万修正总吨的一半,与2007年9350万修正总吨的历史最高纪录相比,更是不及1/5。截至2011年6月底,全球手持订单量为4289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3%,全球船厂手持订单与船队运力的比例为0.30,油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分别占比为24.2%、44.2%和25.2%,散货船所占比例仍然较高,是2011年该船型持续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外部需求不足和内部供求过剩的影响下,2011年上半年,航运业陷于低迷,航运市场呈现高运力、高成本、低运价情况,船东经营环境比金融危机时期更恶劣;造船业新接单量同比大幅下降,船企手持订单量持续下降,加上船舶经营成本的不断上涨,大批中小船厂将面临困境。下半年,我国船舶业在汇率、资金链、产品结构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标准普尔对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在外汇市场引起大幅震荡,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已连破四关,从6.46、6.45、6.44 到6.43四道关口势如破竹。船舶业是外向程度很高的行业,受汇率波动影响大,由汇率波动引发的风险对我国船企的负面影响将会越来越大。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人民币会面临升值,美元继续贬值,将大幅削减中国船舶企业的营运收入,支出因人民币升值而成本增加,一升一减之间,船舶企业流动资金的充裕性会大受影响。考虑到国际社会不断加压人民币升值,管理输入型通胀加剧,我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应当会高于2010年,可能达5%~6%,即6.3左右。同时,与韩国造船业相比,中国造船业在汇率方面的优势已逐渐消失,这将相对加大中国船企新船成交的难度。
对于造船企业来说,当船舶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如果造船企业为承揽订单,不得不接受船东由于融资困难而缩小前期预付款要求,企业资金需求的缺口就将被放大,生产过程的资金将严重不足,融资问题将进一步成为企业生存的焦点。如果考虑到造船周期较长的因素,还要经受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风险,对存量订单较足的企业,减少企业销售收入,冲抵了企业利润;对存量订单不足的企业,还要忍受恶性竞争导致新承接船舶订单价格下降的结果,面临严峻的经营风险。
对于航运企业来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令全球最大的干散货航运商中远集团,也因为不愿履行此前签订的高价合同而一度遭遇船舶被扣的尴尬。目前航运企业的资金状况已经不太乐观,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船舶运输行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滑,20%的船舶运输企业出现了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船舶运输行业融资景气指数也连续下降了三个月,跌入不景气区间,企业融资难度明显加大。
从船型细分市场来看,2011年上半年,主要船型接单情况呈现两极分化,散货船由于运力严重过剩,运费暴跌,多数船东出现严重亏损,致使散货船订单同比下跌32%;集装箱船赢利状况极佳,船东订造新船能力增强,集装箱船订单同比飙升976%,尤其是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订单猛增;另因油价上升带动油气需求激增,拉动了海洋工程船台市场走强,节能环保型船舶订单也日趋增多。全球新船订单争夺日益集中在高附加值产品上,而我国成交船舶仍以散货船为主,手持订单中散货船占比高达70%以上。船舶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对严重依赖常规船型市场的船厂造成巨大风险。
关于下半年国际船市的走向,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财政状况不容乐观,欧盟债务危机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总体上正在进行调整,国际贸易增速将放慢,海运物流量增长也将减速,国际航运市场目前的低迷状态虽然有望于下半年改善,但不会出现根本性转折,因此,造船市场难以出现转机,新船下单量也会相应减少。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国船舶业需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提高经营策略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