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韧
先秦时代贵族子弟的教育分为两个阶段:8岁入小学,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15岁入大学,学习修身治国的道理。《大学》是四书之首,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这是先人为后学者画定的进业修德的路线图。在这张图的指引下,华夏文明世代繁衍,生生不息,成长为博大精深的洋洋中华国学。当国学再度成为民族个性之学,受到国人以至全世界瞩目的时候,作为其重要一个组成部分的写作,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我们在将封建制度送上历史的末路的同时,也将作为那个时代最为典型的写作训练模式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小学之学,当以奠基为目标;大学之学当以提高发展为旨归。然而,就写作而言,国人的写作素养却不那么令人乐观,特别是“大学”写作水平与其发展阶段的脱节,令人不得不怀疑我们过去与当下写作训练与学习方式方法是否有值得商榷之处。君不见,小学生写作无病呻吟?君不见,大学生写作文理不通随处可见?君不见,街头广告错字当道、别字横行?君不见,各级电视字幕文字出错已成常态,连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字级媒体也照样错字飘飘,别字飞扬?
8岁入小学,小学即当解决识字写句构段这样最为基础的写作问题,大学即开始进德修业人生事业的准备拓展阶段。如果将写作仅当作一门技能之学来看待,写作就是最为基本的表达手段与交际工具(事实上当代写作学的研究,已经远远突破了这种认识局限,得出了写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确证,引领言语、诗意人生的全新观念),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工具问题、手段问题,就会对后续的事业发展、人生品质提高形成制约,这是为大多数成功的或失意的人生所证明了的。在信息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以至不远的将来,全民写作已然或一定会成为必然的境况下,写作的这种关卡式的制约现象将越来越明显。
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学阶段,也就是古人所言对应的“大学”时期,大多数的中学生,没能具备最为基本的表达基本功,没能解决写作的基础问题,具体表现为中学生不懂得如何划分段落,不知道如何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不知道如何围绕一个主要问题将问题说清楚讲明白,不知道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力求逻辑严密、令人信服……更为令人心焦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学老师,将作文教学放任自流,或者干脆放弃作文教学,或者只是简单地布置布置题目,作个形式化的作文点评,或者平时没有真正的作文课,只在考试时例行公事般一考而已;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将自己的不作为、胡作为,美其名曰,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个人的天分,不是老师可以训练得了的,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本刊推出蔡风义老师的这个“阳光作文人人行素养奠基”专号,一是肯定蔡老师十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对作文教学研究做出的贡献;更主要的是想给中学生,特别是中学老师补上作文基础训练这一课。让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真实的、客观地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我们的教学,我们是不是真的过了基础这一关,是不是真正地与我们的“大学”年龄与阶段相符合,我们是不是需要补上这关键的一课。
这里,我不想对蔡老师的这个专号说过多的赞美话语,这个专号本身已一切尽在其中。我要特别说明的是,也许正是这些您见过的、听过的最为朴实的环节与细节、知识与能力,却正是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
对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学,做一次这样的深入细致的回眸,也许会发现许多我们当着力的或新或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