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永
(作者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
2011年,在全党全国隆重纪念建党90年之后,又有两件大事引人注目——
一场遍及中国新闻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使中国的新闻版面和形象焕然一新;一次远在外太空的“交会对接”,使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扣响了未来空间站的大门,中国航天人所创造的“航天精神”再次感动中国。
寻根式的“走转改”与充满科学探索感的“航天精神”,如果将它们进行一个比较,其间,会不会有耐人寻味的发现?从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创造和发展的航天精神中,中国新闻人又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与发现?
创新,让中国航天人大步拉近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走转改”,是中国新闻人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脚步的创新之举;
起步较晚的中国航天,要在这一科技尖端领域追赶潮流,必须创新。中国航天人几十年来,走的始终是一条创新之路。
从白纸上起步的“两弹一星”,到一步一跨越的载人航天工程,都在不断提醒人们,中国航天人以什么样奇迹般的速度,前行在征程上。
中国的新闻事业与中国航天远隔重重领域,但论境况却有众多相同之处。
同样的白手起家,同样的受到占有主流舆论权的国际同行排斥,中国新闻人,在服务国家和人民,在影响国际舆论之途上,同样走过了一条艰难奋斗之路,同样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从一张报纸四个版面到几十上百版,从一个综合频道到成百上千涉及政治、经济、民生各领域的频道,从互联网到手机,从“众报一词”到如今繁荣多元的舆论生态……几十年来,中国新闻事业这一切成就,靠的同样是创新。
2008年,中央提出了加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吹响了中国新闻人进军国际主流舆论市场的号角。2011年,一场深入的“走转改”活动,又吹响了中国新闻人攀登新闻顶峰的号角。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一提法更近乎寻根式的、打基础的行为,而非一个事关创新的行动。然而,从近几个月来中国各类媒体平台上生动感人、深入细致的新闻中我们可以感到,“走转改”这一行动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创新。
新闻要反映社会变化,为受众提供正在发生的信息,提供关于未来的导航信息,而在当下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在各种信息洪流弥漫式冲击下,面对这一空前挑战的中国新闻人,却选择了“走转改”——托起航船的是大海,而要了解大海,就得深入大海,接近那汇成大海的水滴。
如同欧洲“文艺复兴”并非复古,更是一场撑起现代文明的创新之举一样,“走转改”行动,正是中国新闻人面对信息爆炸、面对新的传播平台和方式纷纷涌现,面对受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所发起的一场貌似寻根实则旨在创新行动。
“走转改”不是一次寻常的“走基层”活动,从“走”到“转”再到“改”,其间深深蕴含着中国新闻人面对信息时代构建全新传播风格的努力和期望。
从传统的报纸、电台、电视报道到网络互动、微博直播,从短小的现场新闻到深厚的通讯分析……一场“走转改”,激发了无数媒体和编辑记者们创新的激情。
说到底,“走”只是手段,“转”和“改”,都要求我们离开既有的窠臼,要走新路,写新篇,要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2011年中秋节,一场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微博直播,将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所官兵与亲人与世界各地的网友联系了起来。采访组通过携带的海事卫星,将“走转改”的采访活动拓展成一场为官兵服务的活动:使他们在中秋佳节与家人在网上互动,与网友在网上交流,官兵们说:采访组不仅是来采访他们,更为他们带去了一个温暖团聚的中秋。网友们说,采访组把远在天边的哨所带到了他们身边,让他们真正了解了官兵们的生活与情感。
这仅是活跃在神州大地上成百上千支“走转改”采访小分队中的一支。
2011年9月12日,中秋节当天,本文作者贾永(右一)率采访组登上海拔5380米的南疆军区神仙湾哨所,在露天下吸着氧,主持微博直播。(李翔/摄)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一支支、一队队中国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以深入的采访推动报道的创新,以创新的观念、方法、手段,不断推动着新闻的变化。
飞船要飞得更高,就需要火箭装载更多的推进剂。对新闻的传播力而言,这推进剂就是生活,真实的、来自一线、来自源头的生活。新闻依赖于生活,新闻的创新,必然要求更深入的采访,更广泛的积累,更持久的努力,这就是“走转改”所要做的。
归零:让中国航天人从挫折与失败中奋起;
“走转改”,是中国新闻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的一次“归零”;
“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的这句充满感慨的话,道尽了航天人辉煌背后的沉重努力——每一个跨越和辉煌的背后,总是那数不清面对风险的坚定抉择,是凝聚着无数克服困难的不懈努力,是一次次挫折之后的坚决奋起……
对于极具风险的航天事业来说,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是时刻都要准备面对的。从明代的万户飞天到美国航天飞机的悲壮失事,人类在探索太空的历程中,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努力,遭遇过数不清的挫折和重大的牺牲。中国航天人不怕风险,不怕挫折,但这决不意味着蛮干。深入采访中国航天的高成功率,让我们看到支撑起这高成率的,正是“求实”这两个字——对方案严谨的设计、对计划科学的论证、对质量“苛刻”的标准、对管理精细的追求。
即便如此,在中国载人航天迄今为止的历程中,失误乃至失败也并非没有发生。就在2011年8月18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利。
如何对待工程中出现的失误?中国航天人在实践中发明了“归零”——
“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这就是中国航天人的“归零”五原则。
彻底查清问题及其机理,彻底解决问题及其相关可能存在的所有问题……正是这个“归零”原则以及其所体现的科学求实精神,让失误和失败不仅没有成为阻挡中国航天人前行的拦路石,反而成为中国航天崛起的另一种动力。
而“走转改”也是中国新闻人所发起的一场规模浩大的“归零”。
“归零”不是回到原点,而是面对新的历史使命、发起新的冲击前的检讨与准备。面对信息时代对新闻传播的全新挑战,面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挑战,面对受众日益多元的新闻需求,中国新闻界正在通过这场“走转改”活动,给自己“归零”。
这是一次“思想和感情的归零”行动。通过持久深入民间而不是匆匆一览,通过与那些最普通群众的并肩生活而不是袖手旁观,新闻人通过“走转改”,从纷繁匆忙的事务中走了出来,从埋头工作中抬起头来,真正用时间去了解接触,用心于体会感受,真正拉近了与人民的感情,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
一篇《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把中国新闻人的“归零”成果生动地展现于人们面前。巨量的事实积累,深刻的思索剖析,昂扬的笔墨精神,以及隐于这篇长篇通讯每一字背后的真挚感情,在所报道的事实之外,更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国新闻人在这一活动中的巨大努力和收获。
“‘走转改’,让我们的报道有了感情,有了灵魂。”一位新闻同仁的这句话,揭示了中国新闻人在“走转改”活动中的最大收获。
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带头到一线,田间工厂、高山海岛,处处都有编辑记者深入走访的脚步和身影,通过“走转改”,他们的心与人民一起跳,泪与人民一起流,正因为如此,他们所撰写的报道才会如此生动感人,因此,那冷静的笔触背后,凝有编辑记者们的深沉感情。
这是一次“真实归零”行动。对新闻工作者而言,真实性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也是一个极高的要求。
“不深入基层,不知道平时采访到的‘真实’之下还藏有更深的‘真实’”。众多参加了“走转改”活动的新闻工作者的感悟,道出的正是“真实”的多层性。匆匆的采访,哗众取宠的报道,最终必然是被误导的受众和媒体形象的受损。
“走转改”使更多的编辑记者越过生活表面的喧嚣,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平时易为遗忘的角落,投向了那些不动声色却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潜流”:《高速公路下的“贫困洼地”》《“看不见”的送奶工》《乡村新观察》……关注真实的生活,用笔挑开肤浅的表面,触及生活和事实的“深水区”,一点点的变化使中国新闻的版面和荧屏生动了起来,深刻了起来,真实了起来。
可以说,通过“走转改”,中国新闻人所展示和记录的时代,更加真实了。
同时这也是一次“文风归零”活动。新闻是对生活最及时的反映,是理应与生活最为接近的新闻,其文风却一直有与生活疏远的趋向。“走转改”犹如一场时雨,在无数版面和频道中催生了一股清新的文风。
《延安见闻:苹果树上“摘下”小车小楼》《宁夏:“免费午餐转学”给校长带来开心的“烦恼”》《“菜价涨了,受益的不是俺”》《200个学生“吃不完”一盆南瓜》……翻开新华社刚刚评选出的“清新文风”范文佳作,一股真实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没有“八股”气,没有“八卦”心,没有“脂粉”味,没有“惊悚”语,更没有“富贵”病……正如新华社记者侯严峰所说的,从“走转改”活动中,人们仿佛又闻到了“山药蛋”的芳香。
这芳香,缘于新闻事实的真实生动,缘于新闻语言的清新生动。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放在航天探索事业中,是一点也不夸张的事实,放在对事实无限追求真实的新闻工作中,同样有效。一次“走转改”,一次“归零”,让中国新闻人,在感情、在生活、在语言上,都“不差分毫”地与人民交会对接了。
以人为本,是中国航天人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走转改”,是中国新闻人对以人为本的一次新的攀登;
远在外太空的航天,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从精神需求上来说,它满足了人类最大的好奇心;从科学和技术上来说,它提供了现代人须臾不能离开的太空技术:从卫星电视、通信到气象预报、防灾减灾,从新材料、新工艺到走上餐桌的“太空作物”……
随着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中华民族已经可以期待,在未来的空间站中撷取超出想像的科学成果。
航天,表面上是科学的,其内涵却充满了人文性。
新闻,同样具有满足人民精神和物质双重需求的特征。然而,在节奏越来越快、信息越来越多的今天,一位普通的记者,面对大量的事件,要从中寻找和判断其新闻价值,难度显而易见。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媒体新闻版面和时段的喧闹与庸俗、猎奇与八卦。
新闻不应把自己淹没在具体事件的汪洋之海中,把泡沫一般幻灭变化的事件拿上版面津津乐道,而应深入事件的背后,将所处的时代、将新闻真实全面地奉送到读者面前。
在这个意义上说,“走转改”,体现的正是“以人为本”的追求。
笔者以为,新闻的“以人为本”有三重含义:
一是在宏观目标上,以受众的生存发展的利益为本。普利策所提出的“航船上的瞭望者”,其存在的意义便是为船上的人们提供观察和正确的指引;
二是在具体的新闻采写中关心人,通过人来展现新闻。新闻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对人的报道和关注来实现的。
三是在传播方式手段上适应受众的接受习惯,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向他们传播。
纷乱喧嚣,光怪陆离,猎奇与八卦,炒作与暴冷……这些常常被媒体乐此不疲关注的,真的是受众所关注和追求的生活吗?
2008年6月,一场因一名中学女生溺水身亡的事件,由于有关方面的处置不当,在贵州瓮安县引起了巨大的动荡:一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迅速蔓延……
三年过去,曾经引起举国关注的瓮安,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走转改”活动中,一篇《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引着人们眼光重新聚焦瓮安。
深入的采访,深刻的求索,使这篇报道成为瓮安事件的报道中最深刻之作:除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更深刻的社会背景是什么?经历了“乱之痛”的瓮安,今天的变化,对我们的社会有着什么样的启示?
从选题到立意,充满着记者对社会的深切关注和关怀。这就是“以人为本”。
从医院挂号、菜农收入到贫困地区学生午餐,从CPI调查员的工作到三峡移民的生活现状,关心一位女清洁工的梦想,帮助一些农民卖土豆……在“走转改”活动中,中国新闻人在自己的报道中,更深刻地寻找和刻画那个“人”字。
“走转改”,使我们的新闻中有了更真实的人,更真实的人的生活,使我们的报道能在更大层面和更深程度上关怀人、帮助人。
或许可以这样说,对于新闻人而言,“走转改”不是一场正在开展的活动,更是新闻人生活的本质——如此,我们或许便实现了与航天精神的“交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