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泉鹏 魏宇娜
(作者分别是《大连日报》专题活动策划部副主任、记者)
2011年9月8日,在大连市媒体大张旗鼓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富美丽文明大连”大讨论舆论攻势之际,《大连日报》专题策划部自发结合党报特点,提出了“让市民当记者”的想法,目的是着眼于“与市民互动”。
9月9日《大连日报》头版推出特别策划报道《征募百名“市民记者” 共同记录大连声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天早上6点即有人拨打报名电话。随之而来的中秋小长假里,在报社领导的直接指挥下,正式将“市民记者声音”纳入到“大讨论”的整体报道中。
“百名市民记者报道大连”活动以来,已接到通过各种方式报名者近200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试水”,目前,“市民记者”报道团稳定在120人左右。年龄层次、文化程度以及职业特点等统计信息,体现了市民记者多处于社会承上启下的“中坚”阶层。一定程度上,市民记者的群体性特点正是社会的缩影,其关注的话题体现了主流民意的方向。
大讨论中,在规定性报道外,搭建了“市民记者”参与报道的四个栏目:“打开天窗说亮话之来自市民记者的声音”“微博·民声”“民呼我应”“记者调查”,开创了网民、市民记者、党报记者与政府部门立体互动的新形式。并通过微博、QQ群等新媒介工具与市民、网民直接互动,记者“上网”走基层、开讨论会,从而将民情民意“请上报纸”。
在报道主题选择上,我们与市民记者一起开“网上碰题会”,将报社记者选题与“市民记者”关注话题结合在一起,使报道更贴近民生、耐看。“市民记者”跟随讨论出来的话题,进行“命题作文”,已刊发的内容涉及公厕是否应该24小时开放、市民如何文明出行、地铁建设、停车难等众多本地市民关心的话题,并相继得到市风景园林处、市城建局、市规划局以及地铁建设指挥部等多个部门的回应。
市民原汁原味的话语,发自内心的意见和建议,在原本似乎只能阅读、不能参与的《大连日报》上刊登,令很多读者感到兴奋和欣慰。甚至,市委书记在与市民“面对面”交流时,还频频提起当天见报的《与地铁“面对面”》报道。
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参政、议政的趋势下,“市民”在网络工具的帮助下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灵活、及时、多元等“自媒体”特点。尤其在第一时间发出消息或评论、转发某个消息时,“市民”已经不知不觉转变成“市民记者”。
《大连日报》发起的市民记者活动不只是为一次活动赚吆喝,而是传统媒体创新报道方式、探索“互动性”报道的尝试,并将以“市民记者”为代表的新锐媒体力量从市民中挖掘出来。他们不仅是新闻的阅读者,也直接参与新闻的报道,并在“互动”中成为报纸声音坚定的传播者,无形中扩大了党报的影响力。
作为新锐力量,“市民记者”虽然不是“正规军”,但是以新媒体工具为沟通载体,嫁接了新媒体“天时、地利”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在党报开放的市民舆论平台中,拥有了凝聚人心的“人和”优势。作为“市民记者”的荣誉感,将使其在加强大连市的信息传递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说,“市民记者”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党报的内涵,延伸了党报的触角,使党报更加贴近“民生”,同时也弥补了传统媒体容量小、鲜活度低的不足,将成为新闻宣传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