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成效显著

2011-07-24 07:22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12期
关键词:通江县示范片高产

玉米作为通江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特点。在所有粮食产品中,玉米作为饲料加工和食品加工转换率达到90%以上,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和努力提高玉米产量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努力提高我县玉米的增产潜力、提升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和生产能力、提高玉米单产和优化品种结构,2011年我县实施了“玉米整乡推进万亩示范片的创建示范”项目,坚持政策驱动、科技推动、示范带动,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强化各项为农服务措施,提高了玉米产量水平,确保了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促进了玉米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部分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快了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和新型除草剂的推广利用;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提高了玉米优质率和市场竞争力,辐射带动了全县玉米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春玉米生产一直是我县旱作农业的重中之重,一直是我县开年后农业上的“一号文件”工程。春玉米生产直接让农民增产、增收、增效。2011年我县实施的“整乡推进玉米万亩示范片的创建”是以提升地膜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和生产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玉米单产和优化品种结构为主攻方向,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

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项目在通江县民胜镇、杨柏乡的52个村、328个社、19830户实施,落实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面积2.052万亩,万亩示范片建设数量2个,其中民胜镇1.02万亩,杨柏乡1.032万亩。辐射带动诺江镇、新场乡、三溪乡、广纳镇等10余个乡镇种植面积15余万亩,带动农户3万多户。通过开展协作攻关、技术集成和机制创新,大规模打造标准化玉米高产示范区,新品种及其集成技术推广率达到100%,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二、集成技术应用

集成配套优质品种、双膜增温育苗、测土配方施肥、降解膜和双色膜覆盖、缩行增株(宽幅带植、拉绳定距、双行单株、苗子分级、错窝打孔、定向移栽)、人工辅助授粉、绿色防控虫害等多项技术,制定成文字简单、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标准,编印成册发放到种植农户手中,采用“技术+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大面积应用。

采取“一换二推三改四增五促六防”的技术为核心:“一换”是更换品种;“二推”是大力推广“麦(芋)—玉—苕(菜)”种植模式,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三改”是改变行比,由窄幅“双二五”(1 尺=33.3cm,下同)、“双三○”改为“双五○”、“双六○”,改变播期,由4月初播种育苗改为2月底3月初播种育苗;改变育苗方式,由露地方格育苗改为双膜增温方格或肥球育苗;“四增”是增加地膜覆盖面积,重点推广双色膜和降解膜,增加栽植密度,增加施肥量,增加人工辅助授粉面积;“五促”是双膜增温方格育苗促苗壮,巧施磷肥促根系发达、重施攻苞肥促穗大粒多、及时人工辅助授粉促粒多粒重、叶面追肥促增重;“六防”是防冻、防旱、防鼠、防病虫,防早衰、防雀鸟。

三、项目取得成效

按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整乡整建制推进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方案(试行)》对我县“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项目进行验收,结果表明成效显著。

1.项目区产量创新高 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项目区(通江县民胜镇、杨柏乡)创造产量新水平。经市级专家组采取二次抽样法,实测高产田块12个、面积15.2亩,平均亩产746.4kg(其中杨柏乡骡子坡村1个地块最高亩产达到1020kg);中产田块11个、面积12.3亩,平均亩产637.1kg;低产田7个、面积7.1亩,平均亩产515.5kg。根据专家组实地勘查目测,项目区高、中、低产田块面积比例分别为35%、55%、10%,项目区加权平均亩产663.3kg。

2.辐射区增产效果明显 玉米高产创建辐射区(诺江镇、新场乡、三溪乡、广纳庙等)增产效果也十分明显。经县级专家进行自查自测,辐射区每个乡镇测10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测得幅射区玉米平均亩产609.5kg。

3.带动作用明显 通过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集中展示和推广了玉米地膜覆盖定向移栽、开沟施肥、配方施肥、玉米螟生物防治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了一批具有较高生产水平的现代农业生产者,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增产效果十分明显。通过辐射带动,促进了农业科技在周边乡镇的推广应用,带动了周边农民增产增收。

四、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县政府下发了《通江县2011年春玉米生产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统计局及相关乡镇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产创建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该技术方案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二是在整乡推进的民胜镇、杨柏乡也相应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高产创建领导实施小组,负责各自辖区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工作和高产创建工作组织实施。三是成立该技术方案专家指导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制定、技术指导和培训。四是明确工作责任。在核心示范区树立责任牌,明确责任,强化落实。由县农技站牵头,土肥、植保、种子管理站、乡镇农技站等全力配合,共同推进。明确县农技站具体实施,负责落实高产创建技术专家分片包干和业务站对口指导责任制,负责培训县、乡、村三级技术骨干,指导和开展各项技术试验。

2.增加资金投入 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支农政策和发展玉米生产的优惠措施,确保玉米生产面积核实及时、准确,及时、足额发放玉米良种补贴资金,提高群众大力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县、乡两级财政累计投入玉米高产创建专项资金260余万元,重点用于种子、地膜、肥料补贴,确保了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

3.强化宣传培训 在示范片内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达到核心示范片有技术专家、技术骨干、技术标兵的技术要求。通过网络、有线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会议、培训、科技咨询、宣传标语、专栏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培训,大力宣传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在通江农业信息网上报道20次左右,在通江县人民政府网上报道10次左右,在巴中农业信息网等报道8次左右。在《通江报》等报刊报道15次左右。共发放技术资料1.8万份,张贴宣传标语50幅,发简报8期,开现场会5次,做到了高产创建深入人心,任务、目的、技术家喻户晓和技术到田。

4.抓好配套服务 在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上,由农业部门组织牵头,对全县的农资流通领域进行全线监管。在质量上严格管理,在供应的品种上进行引导。要把那些高效、低毒、节支、环保的农用物资优惠供应给农户,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对种子、农药实行主推品种推荐制度和劣质品种淘汰制度。在玉米种的销售上,提供信息服务,做好农户与粮食购销、加工企业的桥梁,解决种植农户的后顾之忧。县农技站先后组织春玉米生产示范片建设购地膜150t,购膜资金190万元;购肥料200t,资金30万元;购优质良种2万kg,购种资金30万元;购各类农药10万元,合计投入资金260万元。

5.狠抓关键技术 县农业局组织了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深入一线,驻乡蹲点,切实抓好高产创建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全面落实定人、定点、定责、定效、定奖惩,包面积、包质量、包技术、包病虫防治、包产量,与评先选优挂钩、与晋职晋级挂钩、与职称评聘挂钩的“五定五包四挂”责任制,严把优质良种关、关键技术关。以双膜增温早育、地膜栽培为重点,以增密移栽为突破口,以提高整齐度为核心,以增施肥料、重施有机肥、攻苞肥、测土配方肥、水肥耦合为关键,以治虫抗倒为保证,以大抓增种田埂玉米为辅助手段,狠抓各项配套高产技术的落实,村村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社社摆现场,户户做示范,进院入户送技术上门,下乡到村入户传技术到人,及时将玉米品种特征特性及集成栽培技术培训到位,较好地推进了各项高产栽培技术的落实。

6.规范运作程序 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建立并完善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档案和详细的工作档案,指派专业人员负责,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做到有方案、有数据、有影像、有督导、有验收、有奖惩、有总结。项目区标牌醒目、规范,责任单位档案资料收集完整、整理有序。

7.健全考核机制 通江县政府把高产创建纳入县、乡村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奖励体系,制订了《通江县2011年春玉米生产督查考核办法》,强化目标考核,层层落实创建责任。县上专门成立了春玉米生产督导检查小组,切实加强玉米生产的工作督导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对抓得好的乡镇通报表扬,不好的乡镇电视曝光,限期整改,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黄牌警告,确保了各个阶段的进度顺利完成,技术措施高标准落实到位。

猜你喜欢
通江县示范片高产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通江县:创新推行“培训+”模式 助增技促就业
通江县:扎紧制度“笼子” 筑牢居保基金“防线”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山西将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丹霞彩虹”成为新农村名片